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护理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生。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现从带教老师的角度出发浅谈带教体会。

  • 标签: 带教教师 实习护士 体会
  • 简介:小儿外科择期手术可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当天手术、当天麻醉清醒后离院。由于患儿的精神恐惧得以减轻,陪护时间缩短,手术费用显着降低,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如何安全实施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值得探究。今根据我院4000例小儿门诊手术麻醉的实施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诊手术 小儿外科 外科择期手术 手术费用 患儿家长 实施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及感染控制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外科换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门诊外科换药的护理及感染控制方法。结果150例患者规律换药1—2个月后均创口愈合良好,换药过程中未出现化脓、感染情况,感染控制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做好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 外科换药护理 感染控制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7年8月8日-2018年8月15日内40名外科门诊小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护理干预前后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对40名行外科门诊小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后,调查问卷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科门诊 换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门诊中针对外伤缝合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方法:将2022年1月到2023年4月因为外伤于同一医院门诊接受医疗干预的患者总共60例作为研究开展的全部观察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实施外伤缝合为主的治疗措施,对于其所接受治疗的干预效果进行统计。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患者为甲级愈合,2例患者属于乙级愈合,无丙级愈合。

  • 标签: 外科门诊 外伤缝合 创口愈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外科换药相关护理方式以及对感染的控制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将此期间于我院门诊外科进行换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心系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感染情况。结果: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2.04%,对照组为16.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96%,对照组为83.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门诊外科换药患者提供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感染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门诊 外科 换药 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护理方法及常见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选择门诊外科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0例外科治疗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伤口均良好愈合,无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结论门诊外科护理和感染控制是减少伤口感染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外科门诊 换药护理 感染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焦虑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138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SA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门诊手术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门诊手术 焦虑 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中在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的手术患者在心理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情况,以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100例我院门诊外科收治的各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并就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更少、护理投诉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手术患者给予人文关怀化护理,有利于缓解其恐惧和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度,且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和护理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 人文关怀 门诊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的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收治的2458例门诊换药患者的换药护理方法以,综合分析对患者的交叉感染潜在风险,分析控制感染措施。结果2458例门诊换药患者的创口均痊愈且没有出现交叉感染,护理效果优异。结论严格遵守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换药室环境管理、器械物品消毒措施,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为患者换药时可以有效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交叉感染。

  • 标签: 门诊外科 换药 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以手术室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为对比标准,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的手术案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的手术案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试验组从患者、环境和医护人员三方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本文提出的患者、环境和医护人员三方面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小整形外科门诊手术室发生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与护理缺陷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整形外科 手术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提高口腔外伤缝合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口腔外科门诊中外伤缝合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口腔外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比观察采用清创缝合术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清创缝合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采用清创缝合术治疗对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外伤 清创缝合术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门诊外科换药护理方式,分析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门诊外科换药病人62例,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指标评估包括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实验组病人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评分比较,实验组病人的评价分数更高,出现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取换药、感染控制等综合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门诊外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病人每次换药的安全性,综合性护理干预更满足于临床大众的需求。

  • 标签: 门诊 外科 换药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的护理及感染控制情况。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06月本院门诊换药室130例外科换药患者,给予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处理伤口及换药,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及监管力度,观察130例患者创面愈合率、感染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愈合率达到98.46%。13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0例,感染率0.00%。结论:门诊外科换药期间,结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并落实管理对策,有助于伤口感染发生率降低与创面愈合率升高。

  • 标签: 门诊外科 换药 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患者严重并发症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在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人。结果与对照组(18.60%)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低(P<0.05)。结论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患者严重并发症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口腔外科门诊 拔牙 严重并发症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