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七所三级甲等医院545例MODS患者(老年373例,非老年1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MODS患者的患病特点。结果老年组MODS患者的病死率、既往有慢性基础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5.1%vs47.1%,81.5%vs41.9%,均P〈0.001)。老年组住ICU时间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5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8.6%vs70.3%,P=0.037)。老年组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5.1%vs62.8%,P=0.003)。老年组发生肺、胃肠、脑、心、肝、肾、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MODS患者病程迁延,病情重,病死率高,合并慢性基础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症 老年人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并器官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进行新生儿窒息并器官功能发生率以及患儿临床特征的分析总结。结果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38例患儿并发器官功能,并发率约为58%,并且根据临床分析显示患儿的器官功能与患儿的窒息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器官功能导致的死亡率与患儿窒息程度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功能器官数量越多患儿的病死率也越高。此外,新生儿窒息并器官功能的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降低新生儿早产率以及低体重儿出生率,有利于避免器官功能的发生,对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并器官功能引起的死亡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 功能不全 临床关系 死亡率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新生儿脏器功能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MODS诊断参考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MOF诊断标准.结果全组252例危重儿,137例出现程度不等的器官功能损害,84例为MODS,死亡32例,MODS死亡率38.1%(32/84).发生肺、心、脑、胃肠道、肾、肝及血液方面功能构成比及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2.1%、20.6%、15.7%、13.2%、11.1%、5.6%、1.7%和26.1%、30.5%、35.6%、13.2%、62.5%、18.8%、60.0%.1~5个器官功能时病死率分别为1.8%、15.0%、41.7%、77.8%、100%,P<0.05.产伤、严重窒息、早产儿及胎粪羊水污染者易发MODS.结论MODS在NICU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预后与发生衰竭器官的严重度、数目有关,围产因素影响MODS的发生,故提倡围产保健,早期有效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诊断 治疗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器官功能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69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器官功能综合征完整临床资料,对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出现频率以及累及器官与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心内直视手术后器官功能综合征术后发生早,肺脏为“高发”器官且常常首先受累。结论重视预见性防护,完善与注重循环检测,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合理的代谢支持以及有效的预防感染,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NF-κB在器官功能小鼠各脏器中的活性变化,以期探讨其在器官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酵母多糖制作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的小鼠模型,提取小鼠脏器的细胞核蛋白,用凝胶阻滞分析方法观察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后,小鼠发生了三个阶段的生理学变化,表现为体温和体重的波动;在第三阶段小鼠脏器发生了严重的病理学改变.同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有显著性增加.结论酵母多糖有效地诱发了小鼠发生器官功能综合征.在此模型小鼠的各脏器中,NF-κB活性显著性增加,提示NF-κB可能是多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 标签: 实验模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小鼠 生理学 NF-ΚB
  • 简介:目的通过对老年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0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临床分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肠内营养、静脉营养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对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肠内营养,B组进行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心功能的恢复情况(BNP、左室射血分数)、肺部感染控制情况(CRP、白细胞计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内营养的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老年心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 简介:器官功能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vndrome),缩写MODS)是指在重大创伤或严重感染、出血等条件下,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发生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症状。该病常见于重症外科或监护室,成为患者死亡的重大威胁。

  • 标签: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防感冒 危害 护肺 严重感染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器官功能综合征临床发病特点及其相关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作者所在单位及其他医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2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器官功能综合征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合并器官功能中主要是患者的肺、心以及肾功能出现衰竭,此外患者的胃肠、肝、外周循环以及凝血功能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死亡,所占比例为41.2%。结论对于老年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器官功能综合征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最先引起肺、心以及肾功能的衰竭,此后引起其它器官的衰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及时的寻找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

  • 标签: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伴器官功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重症急性胆管炎伴器官功能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6.1%(2/33);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1.2%(7/33),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伴器官功能患者而言,对其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从而帮助患者平安度过围术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重症急性胆管炎 多器官功能不全 护理
  • 简介:患者男,21岁。因发热、咳嗽、腹泻伴胸闷不适一周,经当地治疗效果欠佳,于2002年12月21日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lO/min,呼吸20/min,血压60/40mmHg,急重病容、嗜睡状、口唇紫绀、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l0/min,心界略向左扩大,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四肢未见

  • 标签: 多脏器功能不全 心肌梗死
  • 简介: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黄蜂螫伤致器官功能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用PRISMA床旁血滤机对10例重症黄蜂螯伤致器官功能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注意有无水肿、心衰现象发生。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不宜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及休克发生。10例患者,死亡4例,痊愈出院6例。

  • 标签: 蜂蛰伤 多器官功能不全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四格表7。检验分别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r=0.232,P〈0.001),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0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岁是影响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明显分界年龄,70岁以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高危人群。结论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老年人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重型老年器官功能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MODSE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另根据功能器官数目将MODSE患者分组,将不同分组情况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比。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01),APACHEⅡ评分随着功能器官的个数以及实际病死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有效估计MODSE患者的病情,并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型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小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重症急性胆管炎 多器官功能不全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