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数及防护措施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加强管理和教育,以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 标签: 妇产科医护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住院期间的健康干预对妇女产后避孕知识的影响。从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在医院等待分娩的孕妇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658)和对照组(654)之间。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提供常规护理和其他干预措施,包括在住院期间分发避孕手册,在住院期间提供产后避孕咨询,以及24小时避孕咨询热线。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在为期42天的医院检查中,参与研究的妇女在产后检查期间再次使用了相同内容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543名妇女和537名妇女在产后42d期间分别完成了干预后问卷调查。干预后两组的避孕知识水平均有所提高,干预组的避孕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只有75.69%的孕妇在分娩前考虑过产后避孕。结论:助产士缺乏产后避孕知识和意识,男性避孕套成为产后避孕的首要建议,长期可逆避孕方法推荐率低,应加强对产科医生的避孕咨询。

  • 标签: 妇产科 医护人员 产后避孕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取代了2002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此医疗纠纷的类型更多,鉴定范围更大,赔偿范围更大,标准更高,且赔偿没有底线。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产科 医疗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科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评估现状,为研发科学、有效、实用的产后出血预警评估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4月6—13日抽取全国92家医院的产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其一般资料和产后出血评估现状等。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 490份,问卷回收后进行审核,检查填写内容的完整性,有效问卷为4 490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结果4 490名调查对象中,有4 406名产科医护人员所在的医院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占98.1%。不同类别的医院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的医院中,77.6%的产科医护人员所在的医院由医生和护士或助产士共同评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62.1%的产科医护人员所在的医院运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的时机排名前2位为产后评估与产时评估,产科医护人员对出血量的测量方法采用最多的是称重法,产科医护人员认为在开展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工作遇到的困惑,"没有合适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工具"排名最高。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较为重视,但缺乏连续动态评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出血量的测量方法也有待统一,各医院管理者及产科医护人员急需适合临床应用的产后出血评估工具。

  • 标签: 产科护理 医护人员 产后出血 预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对患者性健康指导现状,分析影响性健康指导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4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性健康指导知信行问卷表,全面评估了医护人员的性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性健康知识不足、性健康指导态度消极的问题。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但整体性健康指导能力有待提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询问不足、医护人员自身知识不足等。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普遍存在性健康指导知识缺乏、忽视患者性健康问题、健康行为受限的诸多问题。对患者的性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

  • 标签: 妇产科医护人员 性教育 知信行 现状
  • 简介: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120例患者为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制度,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120例患者为医护组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选取两年度科室内工作人员67例,观察比较两年度科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医护人员对传统组护理制度满意度为64.18%,明显低于医护组91.04%,两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23,P〈0.01);传统组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技能、实践能力及护理态度等指标评分均较医护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妇产科实施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

  • 标签: 妇产科 分级护理制度 医护人员共同制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妇产科医护人员90名,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关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妇产科医护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的认知现状整体处于低下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业、学历、工作年限、ERAS培训、年龄及职称均为影响妇产科医护人员对ERAS认知现状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作年限及职称均为影响妇产科医护人员对ERAS认知现状的独立因素(OR>1,P<0.05)。结论我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对ERAS认知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若想促进ERAS的临床应用,则必须要加强ERAS理念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建立多渠道资源获取方式,让更多医护人员了解和认识这一理念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利用循证医学指导和修正既往传统的临床行为,不断优化和改进当前临床诊疗欠缺之处,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临床诊疗服务。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认知现状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1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疾病。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实际工作的经验,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中妇产科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及建议,以期在完成妇产科诊疗工作的同时,实现妇产科工作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时常可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家属有直接地感染作用[1].其情绪变化不是个人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心境不佳时要随时加以调节,以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面对医疗护理工作.作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工作中如何改善不佳心境的应对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标签: 情绪 调节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资料,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2年1月—2014年7月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发生职业暴露8例,医生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手术中,以针刺伤为主。结论重视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和职业安全教育,加强督促及考核力度,可最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发生。

  • 标签: 感染性产科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发生的原因,探讨进一步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43名在岗产科医护人员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医疗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结果大部分医护人员均有羊水、血液、分泌物等体液污染的情况和锐器损伤情况以及防护行为不当。结论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工作的主要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名医生和5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⑴护士平均压力值高于医生压力平均值;⑵医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家长及病人亲属,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儿科专业压力;⑶压力最大的三个因素是风险大,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和家长要求高,期望值高,过度维权。结论儿科医疗护理是压力较高的行业,儿科医生和护士的压力有所不同。

  • 标签: 儿科 医生 护士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面向社会招聘方式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文职招聘首要途径,在上岗前需要进行任职能力培训,提升职业能力和对工作职责的了解。分析目前培训现况并提出相应的思考议建,进一步提升任职能力从而更好地减少部队医疗力量。

  • 标签: []非现役文职 医护人员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医生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SCL—90对本县954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并与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对954例受试者和中国常模的 SCL—90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 SCL—90分中,临床医务人员的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 标签: 医护人员 医技人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并探讨相应策略。方法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角度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特点。结论口腔科职业暴露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口腔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有效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将口腔科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地步。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危险的相关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不良的工作姿势导致骨骼损伤,锐器刺伤,噪音因素,材料污染,心理因素。针对相关因素,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口腔医护人员职业风险。

  • 标签: 口腔 职业风险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