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京市孤残儿童护理职业应激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缓解职业紧张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于2017年2~ 5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257人作为调查对象,采集孤残儿童护理的一般人口学信息,采用职业紧张指数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tor, OSI)调查职业应激反应及职业应激因素,共发放问卷257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1.83%。采用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职业应激反应中工作满意感得分为(43.99±6.83)分,心理健康得分为(36.09±4.59)分,抑郁症状得分为(17.31±2.44)分;在工作满意感方面,工作单调性、逻辑性与负荷变化为贡献因素(P<0.05),任务策略、任务控制为负面因素(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提升机会、参与决策、自尊感、技术利用度、环境控制、时间管理、任务策略与同事支持为正相关(P<0.05),抱负与角色冲突为负相关(P<0.05);在抑郁方面,工作投入、参与决策、提升机会与行为特征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孤残儿童护理职业应激状况不容忽视,职业应激反应较严重,应针对性减少职业应激因素,增强个体紧张应对能力。

  • 标签: 职业应激 影响因素 孤残儿童护理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京市孤残儿童护理职业枯竭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孤残儿童护理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2至5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整群抽样选择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在职孤残儿童护理236人作为研究对象,用《职业应激指数量表》(OSI量表)和《职业枯竭问卷》(MBI)调查孤残儿童护理的职业应激和职业枯竭状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应激因素对孤残儿童护理职业枯竭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南京市孤残儿童护理职业枯竭发生率为67.37%(159/236);职业枯竭发生率与行为特征、家庭支持呈负向关联(P<0.05);在职业枯竭3个维度中,情感耗竭发生率与任务控制、工作单调性呈正向关联(P<0.05),与角色模糊和工作满意感呈负向关联(P<0.05);人格解体发生率与工作单调性、同事支持呈负向关联(P<0.05)。结论孤残儿童护理职业枯竭较为严重,职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缓解因素对职业枯竭的发生有影响。

  • 标签: 护理 孤残儿童 职业应激 枯竭 特征
  • 简介:<正>王振治,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民警。家境并不富裕的他,3年来和妻子一共收养了4个非亲非故的孤残儿童,被同事和群众亲切地称为"交警爸爸"。2011年9月,王振治被评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08年6月的一天,王振治和妻子看到了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则招募"爱心家庭"的启事。孩子们不幸的身世让他们心里很不平静。

  • 标签: 儿童福利院 甲状腺肿瘤 自理能力 大小便失禁 过度劳累 让王
  • 简介:摘要我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孤残儿童的数量也多,尤其是这几年来我国遭遇了各种自然灾害,孤残儿童的数量进一步的增加,为了能够妥善安置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人员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再加上孤残儿童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的缺陷,其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所以对孤残儿童人性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对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孤残儿童 特殊性 人性化护理 对策 综述
  • 简介:在中国0~14岁儿童中,有残疾儿童900余万人,占全国同龄儿童总数的2.66%。《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包括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娱乐、福利等权益。这些也都适用于残疾儿童

  • 标签: 孤残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康复护理对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康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市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收治的76例孤残儿童,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孤残儿童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8例。参照组所有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所有儿童实施康复护理。将两组儿童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儿童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福利机构 孤残儿童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寄养中孤残儿童的康复与护理作出深入探究。方法:对244名家庭寄养中孤残儿童的康复护理疗效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家庭康复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通过家庭寄养的形式来为孤残儿童提供康复护理,不仅简便、经济,取得的效果也较为理想。

  • 标签: 孤残儿童 家庭寄养 康复与护理
  • 简介:福利院内特殊儿童融入集体班级生活,需要根据儿童实际,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和人性化奖励机制,帮助特殊儿童更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 标签: 个案分析 行为问题 教育 沟通
  • 简介:摘要:沟通能力对于人至关重要,而孤残儿童往往有沟通障碍,本文探析了孤残儿童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和应对策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传统发展中,孤残儿童救助是政府提供的一种正式的、法定的服务。但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中,由于孤残儿童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导致传统单一的救助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就要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科学合理的服务模式,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打造孤残儿童融合服务模式的策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孤残儿童 融合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0 例福利机构孤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0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儿童的焦虑程度和恐惧程度改善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的 SAS 评分和恐惧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 > 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 SAS 评分和恐惧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焦虑程度,降低其恐惧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福利机构 孤残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护理现状进行浅析并对护理策略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孤残儿童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盲分法对其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25例儿童为参比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的25例儿童为观察组,对两组儿童发展及行为量表(PEP)以及孤独症评定量表(ABC)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PEP以及ABC评分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PEP评分高于参比组,ABC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开展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儿童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护理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孤残儿童的数量多,为了能够妥善安置这些孤残儿童,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就需要人员针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再加上孤残儿童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的缺陷,其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所以对孤残儿童人性化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对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孤残儿童 特殊性 人性化护理 对策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福利院孤残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儿童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收治的86例孤残儿童,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儿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儿童的心理护理康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福利院孤残儿童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孤残儿童的心理沿着正常的轨迹发展,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 标签: 福利机构 孤残儿童 心理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孤残儿童营养不良的临床护理及预防保健方法。方法:选择我市社会福利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养的30例孤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规营养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加强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结果:进行加强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后儿童的生长速度和体质都明显优于加强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在某福利机构选择孤残儿童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参照组,120例,提供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儿童各项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SAS、SDS都要优于参照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也更低,可展现出更高的护理依从性,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心理健康,不良行为会大幅度减少,整体护理依从性会显著提升。

  • 标签: 心理护理 福利机构孤残儿童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孤残儿童是全社会重点救助的特殊对象,而孤残儿童的管理和登记档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孤残儿童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能使儿童帮扶和援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开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飞跃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充分的融入进了信息技术,而管理孤残儿童的档案工作也能通过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孤残儿童的管理和登记档案工作,可以使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避免侵害,从而使他们能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

  • 标签: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档案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院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 标签: 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问题 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