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3.15±0.78)分vs(5.58±0.94)分],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综合疗效显著,有利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射频消融 甲状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房颤患者采用专项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房颤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项护理,比较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专项护理 房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患者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21年4月,因早期食管癌就诊于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且病变范围超过食管3/4环周的51例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均行RFA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热分成发热组(n=15)和未发热组(n=36),主要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病变长度、病变范围、消融能量和消融次数用于单因素分析,其中P<0.1的变量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长度(t=-3.89,P<0.001)、病变范围(χ2=11.52,P=0.001)和消融能量(P=0.001)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显示,病变长度与病变环周长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P<0.001),而病变范围由病变环周长度决定,因此最终将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这两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长度每增加1 cm,患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前者的1.21倍(95%CI:1.01~1.43,P=0.037);术中使用12 J消融能量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使用10 J消融能量者的0.43倍(95%CI:0.22~0.85,P=0.015)。结论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是导致食管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节段早期食管癌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术中使用低消融能量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

  • 标签: 发热 危险因素 早期食管癌 射频消融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明志强 曹金明 陈天武 吴玉平 杨丽芹 高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充 637000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自贡 643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南充 637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例52例,共60个病灶。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的MRI平扫、多期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图像,评价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率。结果(1)完全消融,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9.5%、92.7%、85.0%、95.0%、91.7%;(2)肿瘤残余,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1.8%、91.8%、69.2%、95.7%、90.0%;(3)局部肿瘤进展,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84.6%、93.2%、78.6%、95.3%、91.2%;(4)新发肿瘤,MRI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4.7%、88.9%、100.0%、96.3%。结论MRI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价时,其对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的评价效果良好,尤其是在完全消融及新发肿瘤方面,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疗效评价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消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射频消融(RFA)在肾上腺转移瘤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效果。RFA可有效地控制肾上腺转移瘤的局部进展,并且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与外科手术相比,其有着住院时间少、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RFA治疗肾上腺转移瘤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本文拟对肾上腺转移瘤行RFA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射频消融 肿瘤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两组,组别名称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然后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射频消融术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子宫肌瘤由平滑肌、结蹄组织、腺体组成,又称平滑肌瘤,多发年龄为35- 50岁的女性,发病率为20%,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良性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常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血管介入治疗等。射频消融(RFA)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应用热能彻底破坏靶组织同时对周围机体的正常组织不产生损伤。现从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超声影像技术应用、疗效评价、生育相关影响、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关影响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概述。

  • 标签: 子宫肌瘤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了将当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护理水平提升,首先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1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即常规护理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在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护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加速其康复速度。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100例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例研究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而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其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也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配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甲状腺结节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2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对照组;另外20例接受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为实验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射频消融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少于外科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术区疼痛、发热、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射频消融组均少于手术组,射频消融术组的1、2年生存率为80%、60%,手术组为90%、60%,两组2年肿瘤复发率均为40%。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5cm的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切除相媲美,而且创伤更小、费用更低、适用人群更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外科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URVTA)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12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4例。常规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E)。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URVTA),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止痛药使用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超声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原发性肝癌中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及治疗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方法 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射频消融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均少于外科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术区疼痛、发热、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射频消融组均少于手术组,射频消融术组的1、2年生存率为80%、60%,手术组为90%、60%,两组2年肿瘤复发率均为40%。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5cm的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切除相媲美,而且创伤更小、费用更低、适用人群更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外科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冷冻消融术(CBA)与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排除性别、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最终获得9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RFCA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CBA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参数[肺静脉电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I成功率、消融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X线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膈神经麻痹2例;对照组出现血管并发症1例,心脏压塞1例,腹股沟血肿1例,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观察组平均无病生存期为171.37 d,长于对照组的151.15 d(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率(15.22%,7/46)低于对照组(34.78%,16/46),P<0.05。结论CBA治疗阵发性房颤相较于RFCA可表现出良好的远期疗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房颤复发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冷冻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肺静脉电隔离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术(CBA)与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与RFCA组,每组45例。RFCA组采用RFCA治疗,CBA组采用CB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CBA组消融时间短于RFCA组,冷冻最低温低于RFCA组(P<0.05)。术后6个月,CBA组LVEF高于RFCA组,LVEDD、LVESD低于RFCA组(P<0.05)。CBA组hs-CRP、NT-proBNP水平低于RFC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BA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11.11%,5/45)低于RFCA组(28.89%,13/45),疾病无进展生存率(71.11%,32/45)高于RFCA组(33.33%,15/45),P<0.05。结论与RFCA比较,CBA术式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冷冻最低温低、消融持续时间短,可减轻炎性刺激、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和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年 冷冻球囊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9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影响其术后1年复发的因素。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以及肿瘤分期、合并症等因素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90例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27例(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有饮酒/吸烟史、喉癌位于声门下区者更易发生局部复发(P<0.05);病理分期/N分期/T分期越高以及肿瘤累及前联合者越容易复发(P<0.05),性别、肿瘤累计声带突、向深部累计声带、合并症以及切缘情况均对复发无显著影响(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肿瘤部位(声门下区)、高肿瘤分期(Ⅲ级病理分期、N2分期、T2分期)均为喉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无饮酒/吸烟史、肿瘤未累计前联合是喉癌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喉癌患者,术后1年复发与年龄、肿瘤位置、分期等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喉癌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局部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后计78例,均选自2020.12~2021.12间,依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及观察组(接受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各39例,从多角度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消除率及生存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转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低,且p<0.05。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在肝脏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可以完全消除肿瘤,同时还可防止复发与转移,对减少并发症及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在肝脏肿瘤患者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介入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临床疗效 转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治疗颈性眩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开始/结束)72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消融术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消融术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消融术组眩晕、头痛、耳鸣、颈肩痛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性眩晕患者,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头痛、耳鸣、颈肩痛等症状,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性眩晕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头痛 颈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择我院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工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结束后通过护理效果就循证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具有优势;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3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其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癌射频消融术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