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24例细胞性贫血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并予以合理治疗后,患者中23例均痊愈。结论巨幼细胞贫血具有较为复杂病因,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极易发生误诊,及早发现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贫血 巨幼细胞 消化道症状
  • 简介:摘要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细胞贫血少见,且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50岁女性患者,以贫血入院,贫血病史30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我们讨论了此病的病理分型、治疗措施和鉴别诊断。

  • 标签: 巨幼红细胞贫血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组42例,地中海贫血组42例,健康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红细胞容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比较红细胞容积,对照组数值大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照组均小于贫血组,且与缺血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临床应用使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方案包括补充铁剂、补充左旋肉碱、高通量透析、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干细胞移植等。其它的促红细胞生成物质正处于研究之中。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EPO抵抗 肾性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对某地区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整体发病状况及治疗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影响非血液系统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判定预后以及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后,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初诊时治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以及贫血整体治疗情况以及贫血的发病状况、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民族、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病程、出血情况、并发症、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方法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关系;采用合理的分析法分析贫血程度、纠正贫血与否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345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排除放化疗因素后345例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21.7%,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贫血发生率最高(34.22%),1级贫血发生率14.36%,贫血发生率5.18%,多发生于消化道肿瘤,病种与低蛋白血症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非血液系统肿瘤贫血的发生与肿瘤患者肿瘤分期、肿瘤功能评分、乳酸脱氢酶以及性别年龄等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说明其与这些因素无关,与病种和低蛋白血症相关。

  • 标签: 肿瘤相关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农村儿童与城镇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缺铁性贫血儿童,分析并比较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来自农村的儿童在各个时期的血红蛋白均数要显著低于城镇儿童(P<0.05),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喂养不科学,包括辅食添加不当、饮食结构不当以及偏食。结论应该加强科学喂养的相关知识宣传,特别是对于农村的育龄期妇女,尽可能的普及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减少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数据来源于门诊确诊的缺铁性贫血(IDA)60例儿童。对照组200例为此期间健康体检儿童。结果缺铁性贫血时RDW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更好的资料。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在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内的60例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60例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60例儿童患者中,有34例儿童患有轻度贫血,15例儿童患有中度贫血,有11例儿童患有重度贫血。其中0.5岁(6个月)到1岁的儿童有28例,1岁到2岁贫血儿童患者有13例,2到3岁的儿童患者有17例。并对所有的患儿都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情况、贫血状况以及病史等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与儿童的病因以及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1。结论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要加强对儿童饮食的指导,并且要定期的做好检查工作,从而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浅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22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6例,缓解2例,明显进步4例。在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注重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患者应用左卡尼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完成血液透析后,每周均给予100~150U/kg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每次血液透析后另外给予左卡尼汀静脉注射。结果两组Hct和Hb数值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出现血压升高症状,占4.8%;对照组7例出现血压升高症状,占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肾性贫血患者过程中给予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左卡尼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