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摘要:王祥卧冰为母亲求鲤治病的故事,在平舆县早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为了印证这些故事的真实性,笔者试图从史料文献中找到有关王祥卧冰求鲤故事发生地在平舆的记载。

  • 标签: 王祥卧冰 求鲤 平舆考
  • 简介:据新华社4月29日报道,河南平舆县政府坚持“开门接访”,为民解忧。平舆过去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积累较多,县委县政府成员认为“除了经济落后之外,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怕群众、躲门群众,对群众反映接的问题见怪不怪、访久拖不办,造成千群关系冷漠,是不安定的重要症结。”

  • 标签: 平舆县 群众观念 河南 经济发展 社会矛盾 经济落后
  • 简介:内容摘要:河南省平舆县地处淮北平原,境内71%土地是沙姜黑士,属于黄淮海下缘冲积平原,土层深厚,矿物质钾丰富,适应芝麻生长发育。历史上农民群众习惯于种植芝麻,明史上曾记载“芝麻茎山积于庭”,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最高面积 53万亩,总产26411吨,而且品质佳,风味浓,长期以来,均为该县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白芝麻栽培技术,现将平舆县白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加以总结。

  • 标签: 平舆县 白芝麻 栽培技术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平舆县近5年的缺陷儿发生情况,掌握本地区缺陷儿的发生率,病谱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成因。方法对2005-2009年在平舆县23所医疗机构分娩的孕14周以上至产后1个月以内的病理性引产和新生儿出生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5年分娩总数58539例,BD儿发生率为3.44%;病理性引产占1.32%;活产儿中BD儿占2.15%;活产儿出生总死亡率0.55%,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0.19%,有缺陷活产儿出生死亡率16.57%。结论平舆县近5年BD儿发生率和病理性引产率呈逐年上升,2005年与2009年数据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05;生后BD儿发现率逐年下降,但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缺陷儿出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缺陷儿出生死亡率,统计学处理P<0.005。预防BD儿的出生需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放在一、二级干预上。

  • 标签:
  • 简介:内容 摘要: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传统农业由于技术和产量限制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建立在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的基础上,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现代石油农业”确实能够使生物学产量大为提高,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却接踵而至。因此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 标签: 绿色农业 发展 调查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与气候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有利的气候资源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并且获得丰收,而气象灾害则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导致农业减产。所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本文根据河南省平舆县气象服务实施情况,着重对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气象服务 农业防灾减灾 应用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白粉病是一种非常让人感到头疼的病害,因为小麦白粉病,不仅危害严重而且爆发快,如果没有及时做到正确防治,就会严重影响产量。这里着重介绍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 标签: 小麦白粉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内容摘要: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各类化学除草剂已经广泛应用到小麦生产中,并普遍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全面提高冬小麦产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妇女,他们年纪偏大,就麦田化学除草而言,他们很难做到按照要求科学使用。笔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和广大农民朋友谈谈如何科学使用麦田除草剂及在除草剂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为广大农民朋友在冬小麦生产中提供参考。

  • 标签: 麦田 除草剂 使用
  • 简介:内容摘要:位于豫南驻马店市的平舆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机械在该县得到快速普及,但不少农机手对农业机械基本的田间作业还不够熟练,造成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故障经常发生,甚至打不到技术要求,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为了广大农机手对农业机械使用技术的正确认知,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潜力,本文主要就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要求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农业机械 田间作业 技术要求
  • 简介:摘要:设施大棚蔬菜农业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有效的控制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化学、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更加科学的施肥、控制病虫害,不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还有效的提升了蔬菜品质,对推进农业绿色化生产和农产品高品质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河南省平舆县为例,来探讨设施大棚蔬菜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与推广。旨在为高品质设施大棚蔬菜建设及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设施 大棚蔬菜 生态农业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平舆县目前的国储林项目现状,对国储林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实的总结,对下一步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

  • 标签: 河南 平舆 国储林 现状 发展建议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而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因而,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小麦品质已成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农民急需解决的农业生产中重要技术难题。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小麦生产潜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小麦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小麦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值得广大农民朋友重视之。

  • 标签: 小麦增产 有效途径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如今我国的各个行业发展都极为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人们提供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气象预报对于人们的日常出行以及社会生产方面都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关系,能够对于自然气象灾害起到一个提前预测预防的作用。在新时期下,人们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要求就会更高,文中针对于平舆县气象预报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新时期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对策。

  • 标签: 新时期 气象预报服务 需求 发展 对策
  • 简介:内容摘要:平舆县是豫南驻马店市农业生产大县,冬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均在90万亩以上,冬小麦生产不仅是全县广大农民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尤其是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技推广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冬小麦赤霉病在平舆县又被广大农民普遍称作烂麦头、麦穗枯、红麦头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条件许可,从幼苗到抽穗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如不及时、有效防治,就会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冬小麦健壮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简要介绍了平舆县2021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要领,对全县冬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冬小麦 赤霉病 防治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常年种植面积在9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80%。因此,小麦产量的丰歉,对全县人民的生活及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严重降低了冬小麦的产量, 给广大的农民朋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病虫害的防治十分重要。通过适当的防治方法, 不仅能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还能降低防治成本, 因此,笔者就和广大农民朋友谈谈冬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标签: 冬小麦 病虫害 防治技术
  • 简介:内容摘要:河南省平舆县地处淮北平原,境内71%土地是沙姜黑士,属于黄淮海下缘冲积平原,土层深厚,矿物质钾丰富,适应芝麻生长发育。历史上农民群众习惯于种植芝麻,明史上曾记载“芝麻茎山积于庭”,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最高面积 53万亩,总产26411吨,而且品质佳,风味浓,曾经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己经全程实现机械化种植,农民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芝麻生产日前只是在施肥、旋耕、播种、病虫草害防治实现了机械化,而在间苗、定苗、同属科草害防治、收打等方面还需人工操作,尤其是芝麻生育期间,气候炎热、酷暑难耐,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 标签: 稳定 白芝麻 生产基地县 应对策略
  • 简介:内容摘要:平舆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盛产小麦。每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90%以上。每年的冬小麦播种和各个生长阶段的管理,是各级农技推广和广大农民的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平舆县冬小麦田间不仅病虫草害种类多,而且防治困难。尤其是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肥、争空间、争光照,在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持续低温和降水为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一般麦田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发生地块达30%左右。麦田杂草种类以繁缕、野燕麦、猪殃殃、荠菜为主,部分田块野油菜、黑麦草、早熟禾、节节麦、播娘蒿及各种等也较多。本文主要介绍平舆县冬小麦田间杂草的种类和防治方法,希望给广大农民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冬小麦,春季麦田,杂草防治
  • 简介:平舆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展以来,进展较为顺利,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平舆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缴费档次不高,保障水平偏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力量薄弱,机构体系不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经济规模小,地方财政压力大;农民收入水平低,投保能力有限。完善和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规定农民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 标签: 农村 社会养老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