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运动能力,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康复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7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经计计算及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好转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康复疗法 中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采用经络导平针灸和功能性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康复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患者治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Barthel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Barthel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经络导平针灸、功能性电刺激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综合康复治疗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小儿脑瘫患儿120例进行研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家庭组采取家庭康复治疗,医院组采取医院康复治疗,联合组采取家庭康复联合医院康复治疗。观察记录3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家庭组与医院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与医院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尽管均有一定疗效,但相比二者联合治疗效果要差,为此建议临床实施联合康复治疗

  • 标签: 小儿脑瘫 家庭康复 医院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早期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基于镜像神经元的康复治疗主要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视觉刺激,激活镜像神经元的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研究发现1,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缺损、减轻疼痛方便疗效显著。

  • 标签: 镜像神经元 康复治疗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此研究中,并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与此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比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MAS、FMA以及BI评分,差异性显著提升,统计系意义产生。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综合康复方法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康复疗效。

  • 标签: 综合康复 脑卒中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效果作用。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治疗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是单纯行康复治疗治疗的34例产妇,研究组是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治疗的34例产妇,对2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产妇术后1d、3d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3.53%、94.12%,对照组分别为50.00%、70.5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改善排气,适合临床借鉴及推广。

  • 标签: 产后康复剂 康复治疗仪 剖宫产 康复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二位原因,中国现有脑血管疾病600~700万人次,每年新发病200万人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康复干预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预防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康复的常见问题处理及康复治疗。方法选取对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34例的康复特点及临床治疗分析。结果经1~3个月治疗,主动活动范围优15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有效率97.05%。被动活动范围优15例,良17例,中2例,有效率100%。结论预防、减轻肿胀,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误用、失用或过度疲劳,避免关节再损伤,恢复与重建感觉功能等。在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治疗师应有完备的手解剖知识,遵循损伤愈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才能实现预期的康复目标。

  • 标签: 手外伤 康复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康复治疗运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再入院率和猝死率均较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运动耐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猝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3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4例患者为康复组,在常规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辅以肢体运动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ADL能力评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肢体运动康复 针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