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压力。方法选择某基层部队官兵121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心理压力。结果85.53%的部队官兵认为可以与人轻松愉快的相处,84.66%的人认为可以轻松应对工作压力,83.22%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83.31%的人对基层部队官兵这一职业感到满意或荣耀,84.79%的人对社会支持系统感到满意。军官、士官和义务兵三者在是否知道愤怒、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以及是否可以轻松表达感情这两方面的测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的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当重视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心理压力的疏解和教育,改善其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基层部队 心理状况 心理压力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关爱干部心理健康,了解绵阳地区干部心理健康需求状况。方法我们依据以前的经验设计了问卷对绵阳参加党校培训的干部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回收问卷结果参与调查的360名干部。结论调查显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中非常必要。

  • 标签: 绵阳地区 干部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150例,患者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状况。针对性对慢性湿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SCL-90评分系统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疗效。结果慢性湿疹患者在躯体化、偏执、恐怖、抑郁和焦虑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与全国常模,经过护理干预后这些指标得分有显著性的降低。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慢性湿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 标签: 慢性湿疹 心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本组148例患者中97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占65.5%,108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73.0%;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69.8±8.6)分、(70.6±10.6)分;经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49.8±4.3)分、(45.9±7.6)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则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方法采取随机选取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较实验组患者差结论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树立患者的治愈信心,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妊娠 治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费用类别的癌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9项相关因素问卷,对癌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癌症患者家属的各项心理症状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癌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治疗持续时间的长短相关。

  • 标签: 癌症患者家属 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 意义
  • 简介:调查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干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对406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新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情绪幸福感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城乡、独生子女和家庭氛围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新生整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中等,积极心理健康与人口学变量及家庭氛围和家庭月收入有关,应有的放矢地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积极心理健康 大学生 调查
  • 简介:为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笔者对陕西省21所中职学校3862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以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同学校32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对于其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的评价和意见。结果发现,近20%的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明显的困难。面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笔者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效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所接收的82例产妇,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下产妇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孕妇及婴儿的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产前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心理状况
  • 简介:采用自编《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以编制身份、工(兵)龄、学历等为变量,对某市某区166名消防员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消防员心理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编制和工(兵)龄的消防员的心理压力水平存在差异,个人发展和职业安全是消防员的心理压力核心。

  • 标签: 消防员 心理压力状况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针对皮肤科的特点,对门诊210例皮肤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解除了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了治病和防病意识。结论心理干预是对皮肤科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各类突发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性,这些因素都会使急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只有正确评估急救护士群体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积极适时地维护,才能有效地抗衡工作压力。

  • 标签: 院前突发事件 护士 心理状况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调查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并观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进行评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强迫症等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为一体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躁狂症 青少年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140例择期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其术前心理状况,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并采用FAVS、SAS、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经调查,白内障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以恐惧、紧张、焦虑、抑郁、孤独等为主;护理后观察组的FAVS、SAS、SDS评分分别为(4.35±0.34)分、(38.7±4.5)分、(40.1±5.3)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1);护理前后对照组的各项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术前多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给予围术期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心理 干预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阶段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方法对本单位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孕期门诊做常规孕期检查的35-44岁的100例孕妇,采用问卷调查、个别指导、个案访问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调查统计100例,全部为经产妇。调查对象包括公务员、老师、医务人员、军人家属、工人、城市居民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程度,心理健康各有不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①担心孩子异常;②担心分娩时孩子和自己的安全;③抚养孩子的经济方面的能力;④自己身体对妊娠的承受能力;⑤其它

  • 标签: 高龄孕妇 心理健康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其工作性质、环境、年龄、家庭情感、社会因素等有关。应采取自我应对措施和针对性管理,以提高急诊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心理状况分析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重度烧伤后的负性情绪情况以及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成人重度烧伤患者,根据其挂号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参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明显出现了好转,SDS和SAS得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成人重度烧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成人重度烧伤 负性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