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吸毒人员的心理情况及情绪的特这作出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常用到的方法为SCL-90,本次的调查和研究选取了60例吸毒者,并构建与常模的比较,将这60例吸毒人员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心理差异进行比较,这些比较包括对吸毒者的工作岗位、性别、是否结婚、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存在反复吸毒这几个方面。结果根据SCL-90对吸毒者的各个方面的评分(因子分)来看,均高于常模(P<0.0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吸毒人员中,焦虑和抑郁是十分常见的,这两者的存在使吸毒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在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引入降低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并且多与患者沟通,引导吸毒者的心理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SCL-90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护理,对社会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妊娠、分娩是女性一生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重要的心理应激源,妊娠、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压力增加最普遍性的心理状态,这种压力状态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有报道显示1-2妊娠高血压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后者称为独立危险因素,大量循证调查也显示妊娠、分娩女性焦虑与抑郁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在临产前达到高峰。剖宫产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因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医院严格把握剖宫产术指征,剖宫产产妇多见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滞产等负面临床因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上升,这些都成为产妇负面情绪的应激源。故对剖宫产产妇开展更积极的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进行子宫癌术治疗后的病患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然后分成对照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为40例),对照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下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护理组好,且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护理组,对比p值在0.05以下。结论在分析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后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子宫癌术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的分析深井内科患者住院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情况。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进行情绪变化的分析,采用焦虑评价分析,抑郁自评标准对比分析的方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水平,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分析效果,准确的分析观察随访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伴有焦虑问题,占78%,35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总比例的35%,干预前的患者SAS和SDS评分标准为75分和80分左右,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实际的评价分析标准为55分和58分。准确的分析心理干预后,患者实际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的情况。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伴有多种情况的焦虑和抑郁问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各类不良情绪问题,临床价值水平较为显著,是值得有效的推广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心理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临床护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相应的心理维护对策。方法从我院普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儿科每个科室随机抽取10名临床护士(共40名临床护士)参与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2016年11月-2017年1月对所选护士实施心理维护,对比心理维护前后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1)40名临床护士中,强迫表现占比为67.5%,显著高于焦虑、抑郁表现占比(P<0.05),而不同科室护士的焦虑、抑郁、强迫表现占比也具有一定差别;(2)实施心理维护后,与心理维护前相比,本组临床护士的31项心理健康测评表(MHAF-31)、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分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焦虑、抑郁、敌对等表现,且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问题构成状况具有差异性,而通过针对护士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维护措施,则有助于改善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临床护士 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心理维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善ICU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调查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对更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提高其治疗恢复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ICU患者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广东某大学本科4772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SCL-90多个因子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富裕生与贫困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良好生,农村生显著高于城市生;不同院系学生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城乡、专业学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

  • 标签: 本科新生 心理健康 类别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ICU清醒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不良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结石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n=3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依从程序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护理依从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心理护理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绞痛患者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军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整群调查97名心理(兼职)医师,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兼职)医师一般情况,所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频率、形式、对象、年限。结果有76.47%的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平均频率为5次/年。38个基层部队以集体讲座、发宣传手册、板报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以集体讲座、发宣传手册为主。结论推进心理专业人才建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 标签: 心理 健康教育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痛风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0例痛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痛风组SAS评分、SCL-90的焦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患者的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以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痛风 心理状况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科治疗的肠癌术后1~5年生存期患者10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测试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试组采用常规心理疗法结合团体心理护理方法。结果SA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显著;SD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有显著性,干预有效。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并能够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了解90后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目的,主要研究了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系列关于兴趣、专业水平的问题,学习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为良好,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些成功中汲取经验,强化心理教育的手段方法,更大程度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90后 心理 SCL-90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宫外孕手术患者中抽取90例作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术后焦虑发生率、焦虑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咨患者术后HAMA评分是(10.36±1.29)分,与对照组患者术后HAMA评分(14.83±2.49)分相比较低(P<0.05);②研究组患者强烈自卑感、担心别人看不起、担心术后不孕、担心夫妻不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况有正性影响,可见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对 常规护理 宫外孕 术后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高三阶段面临着升学压力,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古,心理状况变化较大,可能会承受不住压力而出现焦虑、抑郁和烦躁情绪,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而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对于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还需要保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高三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旦发现萌芽,寻求合理措施及时进行解决,以求高三学生可以保持稳定的心态,提升学习成效。本文就高三学生心理应激状况进行分析,以某高三年级的165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把握高三学生的心理应激情况,以期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三学生 心理应激 调查 应激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妇科肿瘤疾病病患的心理状态问题,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进行缓解。方法收集因妇科肿瘤疾病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为研究人员,从中抽取86例,其收集的起止时间为2016年04月,终止时间为2017年03月。对86例病患的心理状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进行缓解。结果86例病患的抑郁评分、内外向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高于常模,统计得到P<0.05。相较于不同类型的妇科肿瘤患者,其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无较大的差距,统计得到P>0.05。结论妇科肿瘤疾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灵问题,其最主要的体现为抑郁与焦虑等负性心理,该心理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需开展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缓解。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的解决病患的错误意识,在该疾病的护理中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 焦虑评分 妇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