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父亲以前是个运动健将,但随着年岁渐长,心血管疾病逐渐缠上了他,前不久还因为冠心病多次发作给心脏装上了支架。我们让他多待在家里,不要出去运动,可父亲变得不快乐了。我们很担心,也很矛盾。请问心脏植入支架后可以运动吗?

  • 标签: 心脏植入 运动 支架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父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407例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Oswcsty积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有明显疗效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运动疗法 舟桥作业手 腰痛
  • 简介:摘要总结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从心理、饮食、服药、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脏猝死外科急救中的措施和可行性,术后对症治疗中的若干问题,以及事发后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共3例心脏猝死,均为男性。3例中2例行剖胸直接心脏按摩救治成功,1例因院外心脏停跳时间较长,来院后行胸外心脏按摩无效而死亡。结果2例救治成功者,剖胸直接心脏按摩最长时间达1小时,短的约20余分钟。其中1例术中出现心脏二次停跳,经再次按摩以及药物治疗后脱险。2例术后ICU复苏治疗,意识逐渐恢复至痊愈出院。结论胸内心脏按摩对抢救运动心脏猝死效果显著,施救者须当机立断,但尚需相关法律支撑以及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存在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易形成二次心脏停跳值得外科医生关注。

  • 标签: 运动性心脏猝死 外科救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心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比较普遍,因此加强疾病康复非常重要,本文重点阐述老年心血管疾病运动康复指导。

  • 标签: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术后,组织多普勒检测心室同步化运动情况。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室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达峰时间。结果起搏可引起心室内同步性改变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以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组织多普勒在评价左室同步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临床重要价值。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多普勒 心肌
  • 简介:目的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riskadjustmentforcongenitalheartsurgery1,RACHS-1),病种类型、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FT的影响。结果总体FT比率为42.65%。按年龄分组(0~6个月、6~12个月以及〉12个月)3组FT比率分别为19.70%、40.20%、6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4.06)hvs.(58.07±74.81)h,P〈0.05;(2.05±1.06)dvs.(7.64±8.7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质量、高RACHS-1分级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T治疗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可行FT治疗,高RACHS-1风险分级、疾病类型、年龄〈6个月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治疗 快速康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关于PNF牵伸技术在运动健身等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还仍是体育保健与运动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PNF牵伸技术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对PNF牵伸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在发展柔韧性素质,预防运动损伤和防治非特异性慢性疼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PNF牵伸技术 机制 康复 柔韧性 运动损伤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护理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h进行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照组在绝对卧床1周后,开始接受康复运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死亡、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死亡,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h,对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护理,是安全可行的,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运动 早期 安全性 住院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指导方法与护理体会,达到优化其生活质量目的。方法对2010.4-2011.4我院收治的47列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康复程序。结果病人经过康复指导和护理,偏瘫肢体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防止脑血管病的继发性障碍,避免患肢关节挛缩,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病患者 运动功能 康复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求诊中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早期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50例中风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配合治疗两个月后,疗效显著。基本痊愈患者共15例,占30.0%;显效患者18例,占36.0%;有效患者14例,占28.0%;无效患者3例,占6%。总有效率为94.0%,没有发生褥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治疗效果良好,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复运动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2011年4月~2011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快步走的有氧运动;对照组36例采用饮食和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步走,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无任何副作用,还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值得在糖尿病病人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运动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历年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选取条件的患者100例,其中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50例并作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患者接受AMI必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卧床治疗且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与之相对进行适当适量有氧运动心脏康复治疗。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来评判早期康复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不管在治疗后的恢复时间还是治疗费用方面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以84%的百分比比对照组的46%高了38个百分点。且并发症较少。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更有利于AMI患者心脏恢复,减低并发症,降低经济成本,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传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康复手册在指导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至2012年行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65岁)共67例进入研究,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加简易康复手册组、常规护理加详尽康复资料组。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后3天、出院后10-14天的运动和疼痛评分数据。结果简易手册护理组的运动康复进程明显好于其他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康复手册可以提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率。

  • 标签: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康复期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愈显率46.7%,总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愈显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康复期颈椎病的愈显率优于常规手法疗法。

  • 标签: 悬吊运动疗法 常规手法治疗 康复期颈椎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对照的研究手段。我们在本社区选取了患有该病症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3例选为对照组,27例选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成员仅限于常规的治疗。对观察组成员除了进行常规治疗以为还增加社区简易的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成员在进行对照的第一个月内行动力数据的差异午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之后的三个月的治疗中行动力的统计学数据就有个明显的差异

  • 标签: 社区简易康复技术 脑卒中 运动 平衡功能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