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年人因突发急症,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在胸前区叩击.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发生心跳呼吸4-6分钟后脑损伤发生不可逆改变。但如果在患者心跳4分钟内,患者身边的亲人朋友,能够进行CPR(心肺复苏术)急救,患者存活率为50%;如果超过10分钟再进行cPR,存活率则几乎是零。而当急救医生赶到现场时,往往超过10分钟。

  • 标签: 心跳呼吸骤停 急救 心肺复苏术 存活率 患者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跳呼吸(cardiopulmonaryarrest,CPA)为儿科危重急症,是指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由于血液循环终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或抽搐、窒息、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仪示心率极慢或搏。小儿心跳呼吸停止与成人不同,突然的、原发的心跳停止在年幼儿童中很少发生。

  • 标签: 儿童 心跳呼吸骤停 护理
  • 简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心跳呼吸146例患者中,5min内CPR存活者10例,脑卒中82例(56.2%)

  • 标签: 例复苏 停例 呼吸骤
  • 简介:摘要目的不断提高呼吸心跳急诊救护的成功率和护理配合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31日40例心跳呼吸患者的抢救经过,探讨急诊急救的护理对策及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方法,提出护理对策中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严格掌握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等。

  • 标签: 呼吸心跳骤停 急诊急救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动脉血压、心电监护下的胸外按压对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1—2015年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0例有有创动脉血压和心电监护的病例为研究对象。设定胸外按压目标值1.胸外按压出现规则接近正常的血氧饱和度波形,最好有血氧饱和度值显示(最好在94%以上);2.有创动脉平均动脉压尽量控制在65mmHg以上。在血氧饱和度波形不显示时,以动脉血压为主,参考心电波形。复苏人员胸外按压时同时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波形及有创动脉血压。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根据监护结果进行调整,尽量达到目标值。结果30例患者有18例心肺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60%,最终成活出院5例,出院成活率16.7%。复苏成功率和按压频率相关。30例患者中有18例需120-140次/分的按压频率才能达目标值,最终复苏成功13例;9例需150-200次/分的按压频率才能达到目标值,最终成功3例;而2例只需90-100次/分按压频率就能达到目标值,最终两例均复苏成功。结论心电监护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下的胸外按压能够给复苏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按压效果信息,为复苏者调整按压频率和深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减少了心肺复苏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和按压频率及深度有关,如果能以较慢和较浅的胸外按压达到目标值,复苏成功率较高。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心电监护 呼吸机
  • 简介:摘要心跳呼吸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紧急危重症,一旦出现该类症状需及时了解病因,对症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及时恢复自主呼吸,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本院收治1例心跳呼吸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抢救后成功,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

  • 标签: 心跳 呼吸 骤停 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缢的死亡率较高,我院急诊科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协作曾抢救1例自缢致呼吸、心搏者,经心肺复苏20分钟心脏复跳,自主呼吸恢复,但陷入昏迷状态,并发肺水肿、脑水肿,经应用大剂量ATP、胞二磷胆碱、速尿和复方丹参液等综合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停抢救 呼吸心跳 心跳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患者心跳呼吸时,急救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120例心跳呼吸的急诊患者的病情信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期间,采取急救护理模式将有利于心跳呼吸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跳呼吸骤停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1例28d男性新生儿患感染性腹泻给予头孢甲肟0.1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开始后约2—3min,患儿突然出现紫绀,意识丧失,HR80次/min,股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0.1%肾上腺素0.3ml和地塞米松3mg。约20S后,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及输液扩容。抢救约4min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

  • 标签: 头孢甲肟 新生儿 心跳呼吸骤停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患者急诊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本院接受急诊心肺复苏治疗的70例呼吸心跳患者资料,以不同抢救结果分为成功组(58例)和失败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性别、APACHEⅡ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心源性疾病情况、复苏地点、电击除颤情况、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心源性疾病、院外复苏、未进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开始时间>6 min是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呼吸心跳患者,应特别关注心源性疾病的存在与否、复苏地点选择、及时电击除颤以及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这些因素的有效管理可能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 成功率
  • 简介:1例41岁女性因粘连性肠梗阻入院行回肠末段切除术。术后给予血凝酶1K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1次/2h,连用3次。前2次用药时患者无不良反应,第3次用药过程中,患者突然神志不清,叹息样呼吸,口唇青紫,面色苍白,双侧瞳孔散大,心跳。立即停药,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面罩给氧,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抢救30min,患者心跳呼吸恢复。

  • 标签: 血凝酶 过敏反应 心跳骤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CPR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和脑复苏的护理。认为患者抢救成功护理的主要经验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序、系统的护理监测及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得以生存。

  • 标签: 药物过敏 心跳骤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