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研究对象均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治疗,实验组术前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组织因子为(215.3±74.6)ng/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为(184.6±29.9)%,与对照组的(398.6±88.6)ng/L、(293.3±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能有效缓解心肌微循环障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所收治接受经皮下冠状动脉临床介入治疗急性的心肌梗死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80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0例病患。干预组实施专项护理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达到导管室的时间、卧床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手术各项指标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经皮下冠状动脉临床介入治疗急性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专项护理路径,能改善病患各项临床症状指标,抑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促进病患疾病转归。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本院一共收治 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结局。结果:实验组 49例的并发症(心包填塞、出血、前臂血肿、造影剂过敏)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49例护理后的心功能优于 对照组(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常规护理 全面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经桡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穿刺部门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4例,桡动脉闭塞3例,前臂骨筋膜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后,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拔管困难2例,对照组存在拔管困难6例,心室颤动2例,冠脉穿孔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经桡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和围术期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经桡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分析,将1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穿刺部门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存在穿刺皮下血肿4例,桡动脉闭塞3例,前臂骨筋膜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后,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存在拔管困难2例,对照组存在拔管困难6例,心室颤动2例,冠脉穿孔2例,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经桡动脉介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和围术期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4例为研究样本。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上述84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流程展开护理,研究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院内再次介入手术治疗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79.82±11.37)min,住院时间为(8.34±3.05)d,临床相关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次介入手术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各项护理指标,提升治疗质量,减少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路径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相关危险因素在造影剂肾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冠状病变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是否出现造影剂肾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75例患者为非造影剂肾病患者,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为造影剂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水化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造影剂用量多于对照组,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水化程度,造影剂用量,尿素氮等均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介入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60例进行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介入护理,对比并观测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的预后改善明显,相关指标改善及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病人满意度更高。结论:采取介入护理方法对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提升临床有效率,同时可促进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介入护理 临床体会
  • 作者: 王一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西大同 037003)     【摘  要】目的:初步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者的异同。并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吸烟饮酒者占比40.54%、糖尿病患者占比27.03%、心肌梗死患者占比56.76%、LDL-C(3.10±0.01)mmol/L、LVEF(58.91±0.35)%、支架直径(3.00±0.12)mm、支架长度(31.01±1.95)m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有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5.41%。结论:导致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与吸烟饮酒、糖尿病、心肌梗死、血脂水平、心功能及支架长度与直径选择不当有关。给予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胸痛中心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入的7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举措。结果7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呼吸、心率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存活,存活率100%。结论给予胸痛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率,确保生命体征指标的平稳。

  • 标签: 胸痛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配合
  • 简介:非老年组有9例病人缝合失败,我们对前40例缝合成功及21例缝合失败的病人行股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老年病人和非老年病人使用Perclose缝合装置的即刻和术后6h效果

  • 标签: 介入术 冠状动脉介入 外周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64例行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实施双心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PCI治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双心护理 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uideLiner延长导管在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某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因冠心病复杂病变行PCI的患者56例,归纳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心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6例患者在行GuideLiner延长导管作用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5例辅助球囊通过,41例辅助支架通过,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半年内均为出现支架内血流堵塞,支架脱载等心脏不良情况。结论使用GuideLiner延长导管可以有效辅助球囊或支架达到心脏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并提高支架支撑力,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长导管 Guide Liner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以此评判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性,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能提高术后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 保护动机理论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冠脉血流情况、造影剂用量、生化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STR、CTF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造影剂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肌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血流量,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 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介入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价值。方法我院急诊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CCU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及B组(入院尾号偶数),每组各(n=53)。A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B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P<0.05。结论CCU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卧床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

  • 标签: CCU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价值。方法:我院急诊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 CCU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06例,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分为 A组(入院尾号奇数)及 B组(入院尾号偶数),每组各 (n=53)。 A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