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作为搭桥血管的Rex手术术后血管并发的发生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8月54例接受初次Rex手术(采用IJV作为搭桥血管)治疗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9例;中位年龄5岁(0.8~14岁)。观察其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恢复情况,应用Pearson χ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手术前后脾长径、脾厚度、血小板计数及胃镜静脉曲张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患儿中,无血管并发47例患儿术后均无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或消失,患儿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108.49±100.98)×109/L和(171.54±92.22)×109/L比较,数值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脾长径[(133.93±32.91)mm和(111.89±35.21)mm]和脾厚度[(44.88±11.03)mm和(34.72±9.04)mm]比较,数值均有所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2-F3食管静脉曲张比例由术前73.9%(20/23)降至术后13.0%(3/23)。术后出现血管并发7例(13.0%),其中血管栓塞2例(3.7%),血管狭窄5例(9.3%)。术后出现血管栓塞2例分别表现为脾功能亢进无缓解和消化道出血,均再次行Rex手术术后血管通畅。血管狭窄5例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缓解不良或消化道出血,超声及CT检查可见吻合口直径<3 mm、流速增加3~4倍。其中,2例行球囊血管扩张成功;1例行球囊血管扩张后效果不佳而行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均血管通畅,症状缓解;余2例暂未接受治疗。结论IJV搭桥Rex手术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根治的手术目的。血管栓塞和吻合口狭窄是影响IJV搭桥Rex手术术后效果或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出现血管栓塞患儿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患儿行血管介入治疗并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儿童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并总结引起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5月行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14例患者出现并发,发生率是17.5%。其中伤口炎症4例,呼吸道感染6例,术后出血4例。引发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的应用。结论:为了保证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在分析危险性因素后要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的发生风险,保证患者治疗后有理想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耳鼻喉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之后相关并发的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妇科疾病患者共计50名,通过随机均匀分组的形式,将此50名妇科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名妇科疾病患者采取的是腹腔镜手术之后综合性的护理,而对照组的25名妇科疾病患者采取的是腹腔镜手术之后的常规护理。在通过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的发生概率。结果:通过切实有效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妇科疾病患者同比对照组的妇科疾病患者来说,在总并发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是较为优秀的,P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术后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复合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血管内治疗)术后并发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经复合手术行颈动脉血运重建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从病历系统中获取个人基本信息、手术时长、术中麻醉管理、术后并发、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相关信息;主要结局指标采用复合终点指标,即发生术后任何一种重要器官并发,次要结局指标为住院时长、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应用易侕统计软件与R软件对术后并发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血运重建成功率94.3%。术后10例(18.87%)出现神经系统并发,4例(7.55%)出现呼吸系统并发,2例(3.77%)发生心脏并发,1例(1.89%)出现肾脏并发,合计13例(24.53%)患者发生术后重要器官并发术后并发组患者年龄[中位数,67.0(63.0,76.0)岁]显著高于无术后并发组[61.0(55.0,66.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发生率(P=0.010),比值比(odds ratio,OR)=1.13(95%CI 1.03~1.24)。调整混杂因素后,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组中年龄是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95%CI 1.02~1.42),而静吸复合麻醉组中年龄不影响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发生率。结论经复合手术平台行颈动脉血运重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TIVA时年龄是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吸复合麻醉时年龄不影响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手术膀胱灌注并发的护理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皮疹、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膀胱肿瘤手术膀胱灌注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术后血尿、皮疹等各项并发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肿瘤手术 膀胱灌注 并发症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接受骨科手术的骨科疾病患者在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引发不同类型并发的发生,据相关报道指出,老年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另外,由于骨科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且麻醉手术治疗方式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并发,故对骨科患者的护理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分析骨科手术并发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特征情况患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的因素制定适宜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避免术后并发提供依据,现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骨科  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均为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锁骨骨折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组中35例采取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为对照组,余下35例采取询证护理干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8.57%(3/35)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当中,患者的并发发生率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询证护理 锁骨骨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的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抽取需进行急诊手术的23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围术期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并发情况,将其分为有并发组和无并发组,分析术后并发的单因素,再将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进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年龄增加、ASA 分级升高以及手术级别升高与术后并发的发生均呈正相关,低血压持续时间>20 min、术中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风险。结论: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加、ASA 分级升高、手术级别升高、低血压持续时间>20 min、术中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为此,围术期应对患者予以液体平衡、稳定血压、等具有前瞻性的循环管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而入院治疗的40例患者加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其并发进行护理,并将其分为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并发产生率也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对比度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实施循证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的产生,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手术 并发症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50例脑肿瘤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指标,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手术并发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负性心理指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患者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护理安全护理方法对术后并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20年0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54)和常规组(n=54),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并发发生率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常规护理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讨论急性阑尾炎手术并发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68名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4名。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出现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并发出现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对急性阑尾炎病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并发出现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组(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周期结束后,护理组患者总蛋白(62.14±1.91)g/L、白蛋白(37.22±2.10)mg/L、血红蛋白(91.36±0.98)g/L,并发发生率(0.00)%,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肝癌手术 术后早期进食护理 并发症 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