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向Glenn手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后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共18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双向Glenn手术.结果本组术前肺动脉压(12.4±2.1)mmHg(1mmHg=0.133kPa),术后(17.6±2.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儿紫绀明显减轻,末梢血氧饱和度0.89±0.05,与术前的0.73±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上腔静脉压(8.3±1.9)mmHg,术后(19.6±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3.2±7.2)h,住ICU时间(3.2±1.6)d.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病死率为5.56%(1/18).结论根据双向Glenn手术的方式、术后血流动力学、手术前后病理生理的改变等特点,对患儿进行监护和处理,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重症监护 双向GLENN手术
  • 简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是指主动脉与肺动脉出自心室的位置反位,属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Rastelli术是解剖纠治D-TGA/VSD、PS(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2].2005年3月我院为1例D-TGA的患儿成功地施行了该项手术,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 标签: 大血管错位/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20例成人心脏手术2h内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体会。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酸碱平衡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及血容量管理;做好感染和溶血的预防;观察引流液颜色;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患者加强早期下床锻炼,早期肺部管理,合理休息与饮食等。本组20例患者中,2例并发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紊乱,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当天并发左心室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标签: 心脏手术 非计划再次手术 术后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抽签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后监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脑外伤 手术后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监护体会。方法自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选出心胸监护科行心脏手术医治的48例CHD病儿,监护病儿术后临床资料。结果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表现的不良症状以低O2、肺不张、低心排、心律失常以及喘憋为常见表现,总体有3例婴儿死亡,死亡率为6.25%,分别有喘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低心排有2例。结论对于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需严谨防御低心排、呼吸衰竭、喘憋、等各项并发症状,能有效降低婴儿死亡率。同时也包含恰当运用对小婴儿血管活性药物、输液速度与量的掌控、增加呼吸道管理和营养支持,整体控制和防御院内感染等措施。

  • 标签: 先天性 小婴儿心脏病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满意度、重症监护室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比较,P>0.05,而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心理护理组重症监护室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患者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在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对照组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行两组患者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效果的观察与比较,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后。结果:实验组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且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普遍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必须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的快速康复,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给予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治疗结局的直接改善以多重保障。

  • 标签: 重症创伤脑出血 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术后监护是其早期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移植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监护室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 40 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入院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并予以患者术后监护室护理。记录分析术后护理结果。 结果:死亡 5 例,占比 12.50% 。其中, 发生 1 例心肌梗死,占比 2.50% ;发生 2 例恶性心律失常,占比 5.00% ;发生 1 例低心排,占比 2.50% ;发生 1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比 2.50% 。剩余 35 人病情得到改善,痊愈后出院。 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机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同期手术 监护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的5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组)及监护室综合护理(护理组),比较患者术后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死亡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9.26%(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行监护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监护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本次临床分析资料,分析手术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险因素。结果由患者心理健康导致的危险因素所占比例为10.53%,患者依从性引起的危险比例为12.63%,病房环境导致的危险为13.68%,患者的护患关系导致的危险为8.42%。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身体比较脆弱,需要细心护理,才能消除重症监护病房至的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胸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 简介:1例51岁男性患者,最近1个月出现头痛、高热,体温38~39℃,诊断为脑脊液漏合并感染。入院后用头孢曲松静脉治疗14d,效果不佳,加用万古霉素,同时行脑脊液腰椎穿刺引流术,体温一度下降,后又上升。入院28d,行局部伤口清创术,同时行细菌培养、涂片,可见真菌。遂给予氟康唑加美罗培南治疗10d,治愈出院。提示脑脊液漏合并感染患者在保守治疗时应注意选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收集病原学结果,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手术清创。

  • 标签: 脑脊液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药学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鼾症PSG监测及有效开展术后监护对治疗鼾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门诊及病房因打鼾就诊的患者进行PSG监测,对其中86例重度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确诊实施手术治疗,提出鼾症术后监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脉氧饱和度监测,防止术后大出血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各项综合护理,86例手术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开展多导睡眠监测并对符合鼾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尽早诊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鼾症 PSG监测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监护仪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电监护仪。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结论 心电监护仪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电监护仪 妇产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