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痴呆在临床上诊断与鉴别很困难,两组症状在老年人发病中通常同时出现,应基于临床、生物、病因学及影像学去分类。对于痴呆抑郁症潜在的遗传学及生物学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为二者今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 痴呆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45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 认知功能 系统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舒适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时,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抑郁症 抑郁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于2018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抽取我市辖区内5所全日制中学学生共4000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对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抑郁症状产生频度,网络成瘾青少年中男女性差异,以及发生过自杀意念、有过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与无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对比,并以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在引入抑郁相关行为后对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相关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共960人(27.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发生过自杀意念,共330人(9.43%)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计划,共89人(2.54%)在接受调查过去1年时间内有过自杀未遂经历。在35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中,既往一周时间内抑郁症状产生频度为(15.6±7.7)分。青少年中男性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χ2=82.6,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发生率显著低于无网络成瘾学生(P<0.05),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并且抑郁相关行为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关联性OR值在网络成瘾变量引入、前后基本保持不变。结论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成瘾与自杀意念以及自杀计划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关系,且两者关联路径可能由抑郁行为产生介导作用。

  • 标签: 网络成瘾 青少年 抑郁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利用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HAMD评分为(20.16±1.96)分、(11.63±1.27)分,对照组(27.95±2.03)分、(18.54±1.08)分,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选择蒙医槟榔十三味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抗抑郁症症状得到更明显改善,值得用于推广。

  • 标签: 蒙医 槟榔十三味丸 抑郁 治疗
  • 简介:听说局里最近要进行人事调整,提拔一批干部,田一丰内心有些纠结。他想提副科,又觉得自己一无背景二无人脉,希望渺茫。朋友小吴提醒他:“你得活动活动,不然没戏。”田一丰说:“我这人不会来事,在领导眼里存在感为零。”

  • 标签: 抑郁 人事调整 干部
  • 简介:摘要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这也使得抑郁症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1)。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2)。方法我们研究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 心理干预与护理 临床疗效 家庭功能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具体心理状况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心理的相关原因,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之前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评分均要高于常模值,且患者手术之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手术之前,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与多方面原因相关。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而言,患者术前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较为正常,但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缓解,医护人员需对此现象进行重点关注,并给予科学干预。

  • 标签: 妇产科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 手术 分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狂躁症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狂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的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氮平治疗,治疗周期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5%。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为4.7%,对照组为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狂躁症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的治疗方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奥氮平 狂躁症发作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在临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及其施行疗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10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53例。对照组(n=53)施以西医治疗;探析组(n=53)施以心理治疗。将2组的施行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复发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探析组的施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TESS评分情况、复发情况得到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采用心理治疗,疗效更为突出,能大幅减轻青少年患者的抑郁情绪,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复发现象,医学实践价值高。

  • 标签: 心理治疗 青少年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接受分娩预演对自我效能以及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100名定期产检且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只接受产前常规健康教育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在常规产前教育基础上结合采用分娩预演健康教育初产妇50例为观察组,实施不同教育方式后对比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效能以及产后抑郁情况,并统计两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培训后分娩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产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分娩预演,可提高自我效能及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产后抑郁,对于提高分娩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分娩预演 初产妇 自我效能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成年抑郁焦虑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前来门诊咨询的50例成年抑郁焦虑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接受一般治疗的咨询者为对照组,另外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接受心理治疗的咨询者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咨询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结果心理治疗前,ADL、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心理治疗后,研究组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ADL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成年抑郁焦虑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继续给予心理对症治疗,能够显著的缓解咨询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其精神状态。

  • 标签: 心理治疗 成年人 抑郁和焦虑者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引产并发现胎儿畸形的孕妇,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孕妇的焦虑抑郁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4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由70例患者所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进行改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通过护理之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3.98±5.34),抑郁评分为(51.28±5.26),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3.68±5.48),抑郁评分为(51.46±5.37),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0.58±4.61),抑郁评分为(29.54±3.32),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0.49±5.02),抑郁评分为(35.67±3.46),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引产孕妇发现胎儿畸形后,对孕妇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患者能够极大的改善心理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儿畸形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运用到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丙戊酸钠协同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协同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蒙哥马利抑郁评分,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蒙哥马利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蒙哥马利抑郁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蒙哥马利抑郁评分,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双相抑郁发作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首发抑郁症(FED)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50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对33例TRD、37例FED35名健康对照者(HC)进行P50认知功能检测,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TRD患者的S2-P50波幅以及S2/S1、S1-S2100(1-S2/S1)三种表达式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TRD患者的总智商、操作智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与FED、H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③TRD患者的P50异常指标与其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再生触觉功能损害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TRD患者比FED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感觉门P50异常认知功能损害,其P50异常与患者的短时记忆损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首发抑郁症 听觉P50 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方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0例抑郁症患者,以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抗抑郁药物方案,观察组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方案,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HAMD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 标签: 认知疗法 抗抑郁药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双心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我院肿瘤科的食管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双心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及出院4个月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4个月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双心护理 食管癌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