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儿科护理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素质,患者依从性、环境设施因素等。结论重视儿科护理中的影响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降低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故的产生以及最大程度的改善儿科护理,最终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儿科护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该院2014年1—12月综合性ICU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具体原因,实施相应对策。结果ICU患者管路护理安全率由93.1%(2013年1—12月)提高到97.9%(2014年1—12月)。结论成立管道护理组、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明确标识、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提高ICU患者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管道 护理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心理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也可以良好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舒适护理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肛肠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分析以及给与相应护理干预,来提高病员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肛肠科各个环节护理安全,并及时给与护理干预,结果有效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来提高病员满意度。结论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护理的安全,管好每一个细节是保证护理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病员满意度的关键。

  • 标签: 护理安全 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外科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管理方式开展护理管理工作,试验组患者针对护理风险采取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同时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外科护理 对策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从2014年4月1日至今发生的36例血液透析护理缺陷为研究对象,从护理缺陷的分类、时间、发生原因和与护士关系等方面,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护理缺陷的分类中,透析过程中失血及坠床患者20例,合占55.6%;在36例血液透析护理缺陷中,其中上机环节为12例(33.3%),透析过程中为18例(50.0%),透析治疗结束后为6例(16.7%)。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为透析时的评估和观察不细致;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力。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失血与跌倒为主要的护理缺陷,比较容易发生在入科2年内的护士当班时,以及透析的过程中。完善与落实护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等是避免血液透析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保证血液透析的护理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的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孕妇行剖宫产术,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返回病房,母婴均安全。结论术前详细、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进行精心术前准备加强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术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母婴安全及手术成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术前 术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产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流产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孕妇出血逐步减少或消失,维持正常生命体征。孕妇能复述流产相关知识,从而使再次流产的发生率降低。孕妇情绪平稳,接受事实,配合治疗医护。结论流产患者护理过程事要控制出血,防治休克,解除焦虑,预防感染,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流产 人工流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患者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骨科近2年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后接受相同骨科病人入院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3±0.5分、95%、9.5±0.1分)、(3.8±2.6分、85%、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产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56例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后,无人流综合征发生,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对流产患者的全方位护理,能有效减少人流综合征和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流产 护理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探讨医院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收集、整理、统计不良事件记录,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科室分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完善护理管理的办法和策略。结果医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管理失误、对患者的护理失误、其他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三个方面医院、护理人员、患者本身。结论医院应当健全和完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机制,从而促进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回顾性研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肿瘤术后化疗多次的50例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健康与疾病知识教育,并进行身体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情况,可知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均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通过采用以健康教育和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疼痛护理 治疗分析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哮喘病全科护理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98例哮喘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96%,对照组为81.63%,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护理可有效提高哮喘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病 全科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内科病房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45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阶段性的考核和日常考核,在内科病房中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风险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1年后,随机选取内科的患者45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调查,将实施风险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后,内科护理护理风险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结论实行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内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骨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防范骨科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促进骨科护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 标签: 骨科护理 风险管理 因素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