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治疗耗时长、方案复杂、药物毒性大、疗效差。MDR-TB治疗成功率低(52%)、病死率高(17%)、失访率高(15%),而XDR-TB治疗成功率仅26%,迫切需要开发新药和构建新化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德(Delamanid,Dlm)在体内、外对处于复制、休眠期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含Dlm的最佳背景方案(Optimised background regimen,OBR)治疗MDR-TB患者可增加2个月末的痰培养转阴率,并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本文主要对Dlm的药物特点、体外活性、动物实验、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德拉马尼 耐多药结核病 广泛耐药结核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试验角度探讨TACE联合索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018年全球范围内TACE联合索治疗肝癌的4个证据级别最高的随机对照试验(Post-TACE、SPACE、TACE-2、TACTICS研究)。采用对比陈述的方法,分析入组患者人数、肿瘤情况、肝功能、全身状况等一般资料及TACE治疗方式、用药持续时间、主要观察终点、评价方法、中位随访时间等资料,进一步对比不同联合模式下患者的临床获益,找出TACE联合索的最佳模式和优选人群。文献综述中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两组生存状况。结果Post-TACE、SPACE、TACE-2研究均以阴性结果告终。TACTICS研究发现,TACE联合索组的中位血管侵犯时间、中位肝外转移时间和TACE时间间隔分别为31.3、15.7个月和21.1周,明显长于单纯TACE组的4.0、6.9个月和16.9周(HR=0.26,0.21,0.59;P=0.008,0.006,0.018)。结论从临床试验视角来看,TACE联合索可能延长不可切除的早中期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对肿瘤进展起到稳定作用。

  • 标签: 癌,肝细胞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序贯微波消融(MWA)和TACE联合索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两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1例(潍坊医学院附属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30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31例)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采用TACE联合索序贯MWA治疗设为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索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治疗和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2)近期疗效。(3)随访和生存情况。(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住院、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治疗后6个月内每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实验室指标、肿瘤标志物、腹部增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了解患者生存与疾病进展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Pearson校正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个时间点生存率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为(58±8)岁,年龄范围为43~73岁。61例患者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1)治疗和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①治疗情况,观察组患者TACE治疗次数、MWA治疗次数、首次TACE治疗至首次索服药时间、索服药时间分别为1次(1~5次)、2次(1~4次)、5 d(5~9 d)、24个月(6~72个月),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次(1~5次)、0、6 d(5~9 d)、16个月(6~60个月),两组患者TACE治疗次数、MWA治疗次数、索服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01,-7.213,-2.614,P<0.05)。两组患者首次TACE治疗至首次索服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3,P>0.05)。②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无TACE并发症发生;观察组3例患者发生MWA并发症,其中肝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胸腔积液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③索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口服索2个月后均出现≥1种与索相关的Ⅰ~Ⅲ级不良反应,无Ⅳ级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发生手足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皮肤色素脱失、腹泻、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疲劳、肝功能障碍、骨髓抑制分别为8、3、4、3、10、18、20、20、20、15、3、2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9、3、3、2、13、19、23、12、21、12、6、2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0.000,0.000,0.000,0.796,0.177,1.082,3.674,0.208,0.435,0.601,0.000,P>0.05)。发生索不良反应患者经对症治疗、减少索剂量或间断停药后均缓解。(2)近期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甲胎蛋白(AFP)为16 μg/L(3~538 μg/L),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AFP为292 μg/L(9~642 μg/L),两组患者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4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肿瘤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肿瘤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4、11、6例、0,80.6%(25/31),100.0%(31/31),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3、12、3例,50.0%(15/30),90.0%(27/30),两组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3,P<0.05);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61例肝细胞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7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2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8例为肿瘤局部进展,4例为门静脉主干癌栓,11例为肝内转移,5例为肺转移;对照组30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13例为肿瘤局部进展,6例为门静脉主干癌栓,6例为肝内转移,5例为肺转移。61例患者中,观察组28例死亡,对照组29例死亡。观察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8.0个月、18.0个月,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5个月、11.5个月,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21,10.506,P<0.05)。观察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37%、20%,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3%、13%、7%,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635,4.623,3.139,P<0.0167)。观察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40%、27%,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3%、13%、7%,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5,4.900,3.684,P<0.0167)。(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83,6.196,12.646,5.049,2.950,4.791,95%可信区间为0.284~0.823,3.198~12.003,5.031~31.785,2.586~9.858,1.366~6.369,2.507~9.155,P<0.05)和(风险比=0.427,5.804,7.032,5.405,2.925,4.410,95%可信区间为0.248~0.735,3.043~11.070,3.071~16.101,2.685~10.881,1.364~6.270,2.331~8.34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BCLC分期、肝硬化、HBV感染是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0.183,5.886,17.544,4.702,3.801,95%可信区间为0.090~0.370,2.648~13.083,5.740~53.622,1.928~11.470,1.368~10.562,P<0.05)和(风险比=0.201,3.850,3.843,3.598,3.726,95%可信区间为0.098~0.411,1.761~8.414,1.526~9.682,1.444~8.963,1.396~9.947,P<0.05)]。结论与TACE联合索比较,TACE联合索序贯MWA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安全、有效。治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BCLC分期、肝硬化、HBV感染是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动脉化疗栓塞 超声 微波消融 索拉非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联合与未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92例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男性8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3岁。所有患者依据血管侵犯和其他器官转移分为血管侵犯组(n=24)、转移组(n=48)和血管侵犯合并转移组(n=20)。所有患者均服用索,部分患者联合TACE。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甲胎蛋白>20 μg/L(HR=1.90,95%CI:1.13~3.12)、碱性磷酸酶>125 U/L(HR=1.60,95%CI:1.03~2.49)、未联合TACE(HR=2.11,95%CI:1.23~3.54)是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侵犯组中,联合TACE患者(n=4)的累积生存率优于未联合TACE患者(n=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索相比,索联合TACE治疗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更佳。亚组分析显示伴有血管侵犯患者联合TACE可有明显生存获益。

  • 标签: 癌,肝细胞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索拉非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帕替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胸苷激酶(TK1)、胰岛素样子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卡培他滨)与观察组(43例,卡培他滨+帕替)。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TK1、IGF-1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05%,37/43)高于对照组(66.67%,28/42),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TK1、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及呕吐、心脏损伤、肝功能异常、皮疹、间质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与帕替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拉帕替尼 卡培他滨 胸苷激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1例62岁男性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口服洛替400 mg、2次/d治疗。首次用药后5 h出现轻微乏力、心前区不适和胸闷,休息后缓解;当日第2次用药后1 h再次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症状,休息后缓解;次日再次服用该药后1 h,前述症状复现且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钙蛋白Ⅰ2.67 μg/L,肌红蛋白195.1 μg/L,肌酸激酶MB 37.7 μg/L;心电图检查示Ⅰ、Ⅱ、Ⅲ、aVL、aVF、V1~V6导联ST段压低>0.1 mV,T波倒置,QT/QTc 350/402 ms。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考虑与洛替有关。停用该药并予扩张血管、抗凝等治疗3周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钙蛋白Ⅰ未检出,肌红蛋白21.7 μg/L,肌酸激酶MB 0.8 μg/L;心电图检查示Ⅰ、Ⅱ、Ⅲ、aVL、aVF、V1~V6导联ST段和T波恢复正常,QT/QTc 370/376 ms。

  • 标签: 抗肿瘤药 白血病,髓样,慢性期 心肌梗死 尼洛替尼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中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预后较差。布和吡非酮是目前上市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在IPF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认可。我们就两种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为抗肺纤维化药物适应证的拓展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吡非尼酮 临床实验,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应用索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7例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有MVI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单纯手术,B组术后应用索,C组术后行预防性TACE,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用Kaplan-Meier计算无瘤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肝癌合并MVI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无瘤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A、B、C三组病例数分别为49、36、52,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患者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4%、51.0%、38.8%,86.1%、75.0%、66.7%和82.7%、75.0%、59.6%,A组和B组比较(χ2 = 9.105,P = 0.003)、A组和C组比较(χ2 = 5.958,P = 0.015),1、2、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B组和C组1、2、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27,P = 0.268)。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HR = 0.622,P = 0.046)、肿瘤最大直径(HR = 1.661,P = 0.033)、是否行预防性TACE(HR = 0.544,P = 0.019)、术后是否应用索(HR = 0.419,P = 0.007)是影响肝癌伴MVI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复发类型上,B组以肝内单发为主,A组和C组以肝内多发为主。结论对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合并MVI的肝癌患者,应用索或预防性TACE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3年内的复发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索拉非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无瘤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洛替与伊马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各 39例的研究组和参考组,分别给与洛替与伊马替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洛替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早期分子学反应( EMR) BCR-ABLIS小于等于 10%,以及分析学反应 MR4.5 BCR-ABLIS小于等于 0.0032%的患者比率分别为 94.9%和 53.8%,均显著有接受伊马替治疗的参考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且均在耐受范围,符合用药安全性要求。结论: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洛替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于伊马替,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NC00467调控肝细胞癌(肝癌)对索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GEO数据集GSE73571,筛选与索耐药相关基因;并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确认与LINC00467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调控的下游基因。构建索耐药细胞株HepG2-R,正常HepG2细胞设为HepG2-。CCK-8检测索细胞毒性和计算IC50值;荧光定量RT-PCR检测LINC00467、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5(CDC45)的mRNA表达水平。两组LINC00467、CDK1、CDC45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与索耐药相关基因LINC00467,GO和KEGG分析确认与LINC00467相关功能及其调控下游基因CDK1和CDC45。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现HepG2-R细胞LINC00467 mRNA相对表达量为2.49±0.30,明显高于HepG2-P细胞的1(t=4.91,P<0.05);siRNA干扰后LINC0046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6±0.04,干扰前为1,LINC00467 mRNA表达明显降低(t=-14.60,P<0.05)。转染siRNA-LINC00467可将耐药细胞对索的IC50值从14.03 μmol/L降低至7.33 μmol/L。CDK1和CDC45在HepG2-R耐药细胞中表达升高,而siRNA干扰LINC00467的表达导致CDK1和CDC45在HepG2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基于公共数据库挖掘发现LINC00467在肝癌中高表达,LINC00467可能通过上调CDK1和CDC45参与调控细胞周期以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从而促进肝癌对索耐药。

  • 标签: 癌,肝细胞 索拉非尼 耐药 LINC00467 CDK1 CDC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0~80岁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接受二线奥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以及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后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21例,联合组接受奥(300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治疗;单药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治疗。结果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5.5%和10.0%(P=0.14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8%和70.0%(P=0.63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5.93和3.53个月(P=0.036),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43和8.43个月(P=0.063)。联合组和单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和70.0%(P=0.311),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36.4%和10.0%,P=0.311)、胃肠道反应(9.1%和10.0%,P=1.000)和其他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8.2%和30.0%,P=1.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目(P=0.006)、铂类敏感性(P=0.036)和乳酸脱氢酶水平(P=0.022)为影响患者联合用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奥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可耐受,或可成为SCLC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奥拉帕尼 帕博利珠单抗 二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索耐药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RLR)对骨肉瘤U2OS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空载对照(LV-NC)和慢病毒lncRNA-SRLR过表达载体(LV-over/SRLR)转染U2OS细胞,并建立细胞稳转株U2OS/NC和U2OS/SRLR。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lncRNA-SRLR和赖氨酸羟化酶(PLOD2)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lncRNA-SRLR细胞定位。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LOD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LOD2和F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U2OS/NC和U2OS/SRLR细胞中lncRNA-SRL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1和3 964.9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OD2 mRNA在U2OS/SRLR细胞中的表达量为2.77±0.11,明显高于对照U2OS/NC细胞(1.00±0.04,P<0.01)。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均显示,U2OS/SRLR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U20S/NC细胞(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U2OS/NC和U2OS/SRLR细胞上清液中IL-6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5.38±11.22)pg/ml和(119.97±13.4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U2OS/SRLR细胞中PLOD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U2OS/NC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U2OS/SRLR细胞中PLOD2、p-FAK和p-STAT3等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U2OS/NC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SRLR可能通过作用于PLOD2,激活FAK/STAT3通路诱导了骨肉瘤U2OS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标签: 骨肉瘤 索拉非尼耐药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赖氨酸羟化酶2 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 在窝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桂山街道通过支持引导窝人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文艺比赛、收集整理窝山歌小调、民俗传统等多举措, 帮助窝人树立民族自信,传承和保护濒危的窝传统民族文化。

  • 标签: 文化传承 民族自信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类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与BCR/ABL融合基因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显著改善CM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洛替一线治疗CML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反应快、缓解程度深并且安全性高。在获得持续深层分子反应后,实现停止洛替用药并达到无治疗缓解是CML治疗的新目标。此外,由于疾病耐药及突变的产生,洛替治疗失败后如何开始新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慢性期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尼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涉及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下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索对肠嗜铬细胞(EC细胞,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增殖的影响,以确定索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将EC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索组、索+短发夹RNA以下调荧光素酶的质粒(shLuc)组和索+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下游作用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Elk-1)短发夹RNA(shElk-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Elk-1、Mcl-1、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5和10 mol/L的索作用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7.42±5.08)%、(50.81±6.11)%和(38.49±5.41)%,显著低于0 mol/作用浓度(99.98±0.25)%(t1=5.148,t5=2.142,t10=1.76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索作用12、24和48 h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5.41±4.61)%、(49.64±4.73)%和(42.49±5.02)%,显著低于0 h作用时间(99.99±0.18)%(t12=4.624,t24=1.856,t48=1.751,P值均<0.05);而与作用6 h比较,EC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266,P>0.05)。与对照组比较,索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12.235,P<0.05);与索组比较,索+shElk-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9.271,P<0.05);各组间bcl-2相对表达量、bax相对表达量和bcl-2/bax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cl-2=0.198,Fbax=0.541,Fbcl-2/bax=2.679,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索组细胞Elk-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lk-1蛋白=1.426,P>0.05),而Elk-1 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 mRNA=2.266,tElk-1 mRNA=0.045,tMcl-1蛋白=2.774,tMcl-1 mRNA=2.98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索组比较,索+shElk-1组细胞Elk-1蛋白及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蛋白=5.340, tElk-1 mRNA=6.240, tMcl-1蛋白=6.248,tMcl-1 mRNA=5.21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索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3.579,tAkt mRNA=3.641,tGSK3β蛋白=2.694,tGSK3β mRNA=3.091,P值均<0.05);与索组比较,索+shElk-1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8.041,tAkt mRNA=6.342,tGSK3β蛋白=4.391,tGSK3β mRNA=8.32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可促进E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lk-1/Mcl-1和Akt/GSK3β通路有关。

  • 标签: 索拉非尼 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蛋白降解 肿瘤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调微小RNA(miRNA,miR)-21与肾癌细胞舒敏感性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肾癌细胞株786-O、ACHN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miR-21的表达。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miR-21抑制剂及阴性对照无义序列至肾癌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转染前后舒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miR-21对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应用SPSS 20.0和GraphPad prism 7.0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HK-2比较,miR-21在786-O(0.005±0.001比1.001±0.063,t=27.269,P<0.01)、ACHN(0.005±0.001比0.257±0.060,t=7.218,P<0.01)中呈显著高表达。舒对转染前后786-O、ACHN的24 h IC50分别为16.52、4.79 μmol/L;15.31、3.66 μmol/L。miR-21抑制剂组PTE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86-O:5.295±1.088比1.005±0.119,t=6.789,P<0.01;ACHN:3.248±0.720比1.017±0.220,t=5.135,P<0.01)及无义对照序列组(786-O:5.295±1.088比0.966±0.212,t=6.763,P<0.01;ACHN:3.248±0.720比0.933±0.175,t=5.414,P<0.01),PTE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出现一定程度升高。结论下调miR-21通过调控抑癌基因PTEN表达,影响肾癌细胞对舒敏感性,并且能使舒在一个较低浓度下发挥抑制肾癌细胞活性作用。

  • 标签: 肾细胞癌 微小RNA-21 舒尼替尼 靶向治疗 化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患者肾癌复发并脾脏转移,口服舒(50 mg/d,用药4周、停药2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减量至25 mg/d),因病情需要,加用帕博利珠单抗(100 mg静脉滴注,1次/3周)。应用舒3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5个周期后,患者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肢端感觉异常,并陆续出现排便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后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考虑可能与联合应用舒和帕博利珠单抗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3 d后患者可自行翻身;5 d后吞咽、呼吸困难和肌肉、关节疼痛症状缓解;10 d后可在床旁站立;1个半月后可以独立行走。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肿瘤药,免疫性 抗体,单克隆,人源化 舒尼替尼 帕博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 ]: 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调节等过程,这一通路更参与与造血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等有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当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时,将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芦可替是一种非选择性 JAK1/2抑制剂,可有效阻断 JAK/STAT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治疗相关疾病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 标签: [ ] JAK/STAT信号通路, 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导致新生儿及婴儿胆汁淤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高浓度胆汁酸的细胞毒性作用是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主要机制。胆汁酸受体法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在维持胆汁酸稳态、免疫炎症反应、肝损伤修复、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BA发病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尚无定论。本文对FXR与BA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BA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洛替和达沙替作为二三线药物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二线TKI治疗失败并接受洛替或达沙替作为二三线治疗的CML-CP和AP患者资料。结果共收集183例洛替和达沙替作为二线治疗和43例洛替和达沙替作为三线治疗的CML-CP或AP患者。二线TKI治疗患者中,中位随访21(1~135)个月,完全血液学反应(CHR)率为80.4%,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为56.3%,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为38.3%,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8.7%和93.1%。二线TKI治疗中,Sokal积分为高危、女性、一线TKI治疗期间获得最佳反应<CHR、诊断CML距转换二线TKI治疗时间≥18个月、二线TKI治疗前为AP/血液学耐药、二线TKI治疗前未检测出BCR-ABL特殊突变、二线治疗中发生≥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是获得细胞遗传学或分子学反应或PFS的不利影响因素。三线TKI治疗患者中,中位随访6(3~129)个月,CHR率为95.7%,CCyR率为29.3%,MMR率为18.6%,2年PFS和OS率分别为66.8%和93.8%。三线TKI治疗中,诊断距一线TKI治疗时间≥6个月、二线TKI治疗期间未获得细胞遗传学反应、诊断距三线TKI治疗时间≥60个月或转换治疗前疾病分期为AP患者获得治疗反应的比例显著降低或预后不良。结论洛替和达沙替作为二三线药物可以有效治疗TKI耐药的CML-CP和AP患者,前次TKI治疗期间获得的最佳反应、换药前疾病分期和本次TKI治疗中是否发生≥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等因素影响治疗结果。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BCR-ABL阳性 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 伊马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