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自1978年我国实行免疫规划以来,我国预防接种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预防接种行业不仅要保障受种者的生命健康,还要保障受种者的人格尊严。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尊严接种这个新概念。尊严接种在预防接种行业中的具体体现为保障受种者的知情权和决定权。该行业为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尽管充分告知的理念已被大部分接种者所接受,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保障告知工作顺利进行的相关法律,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接种者开展告知工作时,没有给受种者创造良好的私密环境;接种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告知工作,导致受种者无法充分理解接种相关内容等),导致告知工作的落实情况尚不理想。由此可见,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完全实现尊严接种,还需群策群力。

  • 标签: 人格尊严 决定权 知情同意 安全接种 尊严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对发生预防接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预防接种风险水平以及各项风险的风险影响和概率应用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划分并排序,确定了发生预防接种风险的各项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第一层预防接种风险疫苗接种实施风险为极严重风险(E级),疫苗和冷链管理风险、健康宣传和预检告知风险为危险度高风险(H级);第二层预防接种风险接种前的“三查七对”为极严重风险(E级),H级风险有人员责任心、专业素质、接种途径等,接种前“三查七对”所占权重风险最大。讨论在预防接种服务领域综合应用风险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这种新手段、新模式、新思想,可为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 接种风险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高度重视免疫工作,而进行疫苗接种是防治传染病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社区预防接种工作,总结了预防接种每个环节采取的安全措施,目的是避免接种不良反应,促进免疫事业的提升。

  • 标签: 社区 预防接种 安全接种措施
  • 简介:近日,门诊中碰到一位女士匆忙前来咨询,因本人快进入试管周期,但其先生需要去某地区出差,时间紧,没有和她商量就打了黄热病及霍乱疫苗,她担心这样做会对试管妊娠会产生不良影响。类似的情况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但由于疫苗种类繁多,加上生殖医生在疫苗安全方面的知识受限,无法给病患较好的咨询。因此将有关常见部分疫苗安全和注射原则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接种疫苗 疫苗安全 怀孕 霍乱疫苗 不良影响 注射原则
  • 简介:目的:研究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接种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医院的136例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未接种流感疫苗的1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4%。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流感疫苗 安全性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和接种成功率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市疾病控制中心门诊部疫苗接种室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接种剂量、接种成功率等接种资料。结果20微克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照程序接种,免疫成功率明显比10微克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高。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首先考虑按照程序选用2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组接种失败后,进行2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照程序重新接种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剂量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为儿童开展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16例预防接种儿童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预防接种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护理配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评分以及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项差异对比均得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童的配合度,保证接种成功,也能够获得儿童家长满意,极具应用价值。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行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8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疼痛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接种儿童采取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减轻儿童接种时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流感样症状的效果与接种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受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8日至2018年05月10日,按照是否接种类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选择已接种流感疫苗人群,对照组选择尚未接种流感疫苗,各60例,且对两组受检人员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发热、硬结)进行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人员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且未发生流感症状例数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受检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P值小于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意义重大,能够在一定程度预防流感样症状的出现,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流感疫苗接种 预防 流感样症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87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87例儿童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接种,观察组则给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方式接种,比较两组儿童接种效果。结果观察组疫苗接种率和配合度分别为97.73%、95.45%,对照组疫苗接种率和配合度分别为81.40%、76.74%,观察组疫苗接种率和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儿童家长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中加强对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其有助于提升疫苗接种率、配合度,同时促使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以及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儿童安全预防 接种护理 预防接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324例,按接种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探析组(n=162)与对比组(n=162),分别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儿童最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探析组儿童配合率、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家属满意度及成功接种率均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成功接种率,保障家属护理满意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预防接种 成功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到10月收治的220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分析,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照组11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出现恶心8例,呕吐5例,头晕6例,发热3例,总发生率20.0%。观察组11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出现恶心3例,呕吐2例,头晕1例,发热2例,总发生率7.3%。对照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评分80分以上75例(68.2%),60-79分为32例(29.1%),低于59分为3例(27.3%)。观察组护理评分80分以上100例(90.9%),60-79分为8例(7.3%),低于59分为2例(1.8%)。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疫苗接种中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儿童配合度的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安全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5月在中心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11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接种护理,观察组予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调查,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接种预防疫苗时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提高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 儿童
  • 简介:摘要2015年9月17日接种卡介苗后于2015年12月23日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AEFI)。江油市疾控中心及时在AEFI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报告,并组织江油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开展了调查处置。该儿童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四川大学第二医院医师指导下按照2HRE/10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每2月定期门诊随访。现将患儿发生AEFI后开展的调查和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接种卡介苗 预防 接种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儿童在接种疫苗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减少儿童注射时的恐惧感,保证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针对不同儿童心理特点,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在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后,减轻了儿童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论提高接种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接种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 标签: 儿童 疫苗接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4月我市某院接诊且已经接种过卡介苗的新生儿800名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800名新生儿中,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的阳性率为89.0%,当中外地组的阳性率为90.76%、本地组的阳性率为88.69%,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800名新生儿中无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强阳性反应的病例。本组的卡疤率为97.0%,当中外地组的卡疤率为94.12%、本地组的卡疤率为97.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卡疤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的阳性率为90.34%,明显比无卡疤组的58.82%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效果比较好,对于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提示阴性者,需及时对其进行补种卡介苗处理。

  • 标签: 新生儿 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效果 卡介苗
  • 简介:摘要将免疫规划安全接种工作做好,是目前对传染病进行防治一种主要措施。随着近几年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小儿机体免疫能力较差,使得传染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对此,有效控制传染病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将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对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采取免疫规划安全接种时,将免疫管理与质量控制予以加强,以及加强接种工作人员的安全接种意识,能避免一系列不良情况的发生,确保接种安全性。

  • 标签: 安全接种 计划免疫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其效果目前已得到世界性的公认。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h后即可进行卡介苗接种,但新生个体较小、易哭闹,这大大增加了卡介苗接种的难度,降低了接种成功率。良好的接种操作和护理能够保证接种新生儿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基于此,本文对接种卡介苗的护理做一综述。

  • 标签: 新生儿接种 卡介苗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