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材料及方法1.1本院2004到2006年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采用改良式鞘内子宫切除320例,筋膜内子宫切除282例为对照,两组年龄分别为35~52岁,34~53岁。患者年龄、手术适应证及子宫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 标签: 改良鞘内子宫切除术 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息肉,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肿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别采用了改良子宫切除和传统筋膜外子宫切除进行临床效果观。结果本改良子宫切除操作简便,出血少,时间短,损伤少,恢复快,住院短,费用少,切口美观,性生活无影响,体力劳动无障碍。结论改良子宫切除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筋膜内 全子宫切除 腹部横切口 电切电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对非脱垂子宫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对子宫肌瘤、功血、子宫腺肌病而无子宫脱垂病变的患者施行改良TVH。对手术时间、副损伤、术后肠功能恢复、感染率、出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08例非脱垂子宫成功经阴道切除切除子宫平均重约280g,中无一例反转开腹。结论对于熟练的阴道手术医师来说,80%的良性子宫疾患可经阴道途径解决。

  • 标签: 非子宫脱垂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全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110例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1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性生活影响小之优点。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筋膜内 全子宫切除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子宫切除改良方法,经腹小切口改良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经腹子宫切除(改良组)与45例传统经腹子宫切除(传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经腹小切口改良子宫切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基层医院 子宫切除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将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并给予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97例病例设为观察组,另31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TVH手术,观察两组间隙分离的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观察组97例96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中粘连操作困难中转开腹,对照组31例,2例中转开腹,1例出现膀胱损伤,观察组在间隙分离的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能成功治疗妇科疾病并有手术暴露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式相对简捷等一定优点。

  • 标签: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 常规TVH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进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改良组),并与前期采用传统子宫切除的55例(传统组)的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组相比传统组而言,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优于传统子宫切除,对有子宫切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筋膜内全子宫切除具有安全、创伤小和术后保留功能好的优点,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组(研究组)和筋膜内子宫切除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各指标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FSH、E2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性生活无明显改变。研究组术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AUA)、子宫动脉卵巢支(UOA)检出率为100%。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子宫动脉卵巢支的血流基本不受影响,术后近期卵巢功能影响小,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子宫动脉 卵巢功能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份间140例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90例传统TVH子宫切除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4小时排尿困难,随防阴道残端肉芽组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中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式。

  • 标签: 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 传统TVH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改良子宫切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宫颈或者子宫良性的病变患者采取该切除。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都获得成功,未出现损伤和并发症;术后二个月和六个月的随诊都显示无阴道的断端脱垂的现象,其中1例残端有肉芽组织的增生,性生活无影响。结论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其操作容易,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都减少。患者恢复速度快,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改良 阴式 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娩出宫体、肌核剜除、碎解等缩小子宫体积的方法,对50例子宫增大如6~17孕周,重150~570g的子宫肌瘤,肌腺病病人,行经阴道子宫切除。对手术方式、时间、出血量等进行分析。结果47例成功经阴道切除,3例改开腹手术。中膀胱损伤1例,大出血1例,子宫粘连2例。手术时间为30~210min。除1例大出血外,手术出血量30-300mL。术后住院时间4—9d。术后随访2-48mo,均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对部分因良性病变子宫≥6孕周、150g的子宫,如活动好,估计无粘连,阴道宽松,者具备足够的阴道手术经验,通过先娩出宫体或适当缩小子宫体积均可经阴道安全切除

  • 标签: 子宫肿瘤 改良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及经腹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96例,根据子宫切除方式不同分为A组(阴式子宫切除)、B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C组(经腹子宫切除),比较三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C两组,而B组的以上指标低于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手术临床路径切除子宫各有利弊,在临床的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36例子宫及宫颈病变患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结果36例手术时间60~140min,平均86min,术后肠功能恢复1~2d,体温恢复正常1~3d,出血量100~300mL,平均118mL。结论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安全有效。

  • 标签: 改良阴式 非脱垂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TVH)的式。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8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非脱垂大子宫76例(LTVH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中出血、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LTVH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H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式 非脱垂大子宫 阴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式子宫切除与腹式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经阴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无临近脏器损伤,无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不仅切除了病变,也符合现代美容观念,因此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与经阴道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经阴道子宫全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阴式子宫切除无中转开腹,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手术时间短,中处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结论阴式子宫切除为较好的式选择,值得推广。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