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把72例骨科术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患者予以常规止痛措施,而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6小时、术后1天以及术后2天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科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消毒供应室应用碱性洗涤剂对护理清洁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9年 11月起使用至 2020年 5月,以我院消毒供应室设备管理为例进行总结分析。选择消毒供应室清洗的 2000台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质量比较。实验组用碱性洗涤剂清洗,常规组用 rukov多酶洗涤剂清洗。总结医疗器械相关交叉感染发生率及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洗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感染事件数和清洗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碱性洗涤剂对护理清洁质量有显著影响。干血迹和变性蛋白的清洗能力更为突出,成本低,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碱性洗涤剂 消毒供应室 清洗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总结 对于妇产科贫血患者提供蔗糖铁的治疗方式及效果。 方法: 在 2018 年的 7 月到 2019 年同月份,以我院治疗的 妇产科贫血患者 60 例作为 疾病 案例。 在患者入选同时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常规组采取口服铁剂方式治疗。实验组根据患者体征采取蔗糖铁。 总结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干预之前两组产妇的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对比无意义( P > 0.05 )。常规组产妇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P < 0.05 ) ;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具备显著的数据优势,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拥有统计学价值( P < 0.05 )。 结论: 妇产科贫血患者提供蔗糖铁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显著改善贫血症状,值得普及 。

  • 标签: 妇产科 蔗糖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以期为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基础。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行急诊消化内镜治疗的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观察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8. 3±5. 1)分、 (48. 9±6. 2)分,护理后分别为 (24. 1±4. 9)分、 (25. 8±3. 1)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9. 6±4. 7)分、 (48. 5±6. 7)分,护理后分别为 (37. 8±5. 0)分、 (35. 3±6. 2)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也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5. 13%vs. 12. 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35)。结论对急诊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辩证治疗眩晕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眩晕症患者 8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45%,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中痰浊上扰总有效率为 100.0%,其次为肝阳上亢 90.9%,肝肾阴虚 90.0%,最低为血气两虚 85.71%,血气两虚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它 3种类型患者(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眩晕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 中医辨证 临床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流程优化管理效果情况。方法:对比分析观察组(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 100名受检查者)与对照组(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 100名受检查者)的体检流程情况,对照组仅在常规管理健康体检流程中完成体检任务,观察组受检者在优化管理健康体检流程中完成体检任务,对不同体检流程中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受检者的体检流程了解度以及体检服务满意度,观察组受检者的了解度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对比价值 P< 0.05;观察组受检者的耗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对比度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对比意义 P< 0.05。结论:优化管理健康体检流程的实施可有效提升受检者的体检流程了解度与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体检耗费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体检流程 优化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急诊科实施输液治疗的1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 心理疏导 输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 2016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58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 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采用中医内科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患者 10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 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方案治疗(对照组,n= 50)与加用中医内科方案治疗(观察组, n= 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慢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 94%,明显高于对照组 7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前 Hp阳性 30例,治疗后 8例,阴转率为 73.3%;对照组治疗前 Hp阳性 31例,治疗后 24例,阴转率为 22.6%,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症状,且具较高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 慢性胃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麻醉护理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研究组患者给予麻醉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效果好于一般常规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麻醉护理 全麻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98例慢性胃溃疡病人视为研究对象,电脑任意编号法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49)。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97.96%,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83.67%,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及一般健康状况测评得分均相对较高,与参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慢性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胃溃疡病人 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无痛分娩的产妇加强护理支持,提升护理应用的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为对象,其均选择无痛分娩,通过回顾式分析对 160 例产妇进行分娩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分析分娩疼痛度、依从率等指标。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产妇的总产程用时为( 106.5±15.2 ) min ,对照组为 ( 166.1±16.3 ) min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上,观察组更高,两组分别为 95.0% ( 76/80 )和 88.8% ( 71/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产妇的满意程度评分为( 91.7±2.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4±3.0 )分,说明针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必要性。 结论: 采用 无痛分娩技术有利于控制疼痛度,而针对性护理支持可以缩短总产程,提升产妇分娩的满意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痛分娩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酮替芬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 66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 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 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 19例、 12例、 2例,总有效率为 93.94%;对照组分别为 13例、 11例、 9例,总有效率为 72.73%;组间总有效率对比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患者中采取酮替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哮喘 酮替芬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患有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观察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60 例自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入住的患有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来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用中医治疗,并分析其结果。 结果: 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发现采用了中医治疗的研究组中总共有 28 人的治疗是有效的,占总体的 93.3% ;而采用了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中总共有 23 人的治疗是有效的,占总体的 76.7% 。具有差异性( P<0.05 )。 结论: 。对患有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十分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内科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到本院接受牙齿健康体检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龋齿预防指导,观察组予以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指导,两组具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龋齿发生情况及口腔卫生指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在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67%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后每日刷牙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多,每次刷牙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周进食甜食次数较对照组少,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开展口腔综合保健能有效预防龋齿发生,保证儿童口腔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综合保健 儿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本院内科收治的 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 5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53例)和观察组( 53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内科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病房开展贵宾式(VIP)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义乌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25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采取VIP产科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321.13±28.91)min,第二产程时间(23.25±8.66)min,第三产程时间(6.12±1.02)min,总产程时间(259.18±36.03)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08、13.874、12.194、15.879,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71.43±19.06)mL,疼痛评分(1.78±1.01)分,住院时间(4.02±1.12)d,护理满意度评分(95.13±3.76)分,剖宫产率12.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38、12.398、14.392、15.093、χ2=4.013,均P<0.05)。观察组发生产褥期感染2例,宫颈裂伤1例,产后尿潴留4例,新生儿窒息0例;对照组发生产褥期感染11例,宫颈裂伤13例,产后尿潴留16例,新生儿窒息6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8、3.917、4.018、4.881,均P<0.05)。结论产科病房开展VIP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围生期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医院,产科 产妇卫生保健服务 产科护理 护理实践模式 分娩过程 时间因素 产后出血 分娩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3月-2020年6月之间作为研究时间。研究患者纳入我院诊治的88例血小板聚集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血小板聚集患者数量均为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采集并分析所有血小板聚集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27%(1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为:2例(4.55%)。对照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5.91%(7例);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为:9例(20.45%)。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此外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流指标数据相对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胃扭转的 X 线临床诊断效果 。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一共 35 例,是截取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3 月的住院治疗患者,患者采取站位或者卧位拍摄正侧位 X 线片,观察 X 线片诊断胃部扭转类型,并经手术作为最终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结果: X线诊断方式接近手术诊断,其 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X2=0.016, P> 0.05)。 X线诊断 胃扭转分型准确率 接近手术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X2=0.016, P> 0.05)。 结论: X 线诊断胃扭转有极高的准确率,对胃扭转的分型诊断也有很大意义,有简便、低价的优点,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办法。

  • 标签: 胃扭转 X 线诊断 临床效果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