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2015年5月5日某蛋鸭养殖场带8只产蛋期蛋鸭到我处就诊,8只蛋鸭有3只死亡,其余精神萎靡不振。经问询,鸭场存栏蛋鸭2000只,产蛋骤降,有零星死亡,有的精神不振。治疗4d,疗效不明显。

  • 标签: 蛋鸭 病毒病 防治 产蛋期 养殖场 死亡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综合卷上的一篇研究认为,一个新的血液诊断测试可以帮助医生在2小时内找出病人是因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将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抗生素困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类型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小儿肺炎及40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以43例患病毒肺炎者为A组,以51例患细菌性肺炎者为B组,以39例患支原体肺炎者为C组,以40例健康儿童为D组。对比四组间血清CRP含量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差异。同时分析CRP对病毒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间血清CRP含量及血常规WBC计数存在显著的差异,B组血清CRP及血常规WBC计数含量分别为(54.43±6.44)mg/l及(13.38±2.08)×109/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为(31.27±1.19)mg/l及(9.49±0.15)×109/L明显高于A及D组(P<0.05);而A组及D组分别为(6.82±0.81)mg/l、(8.96±0.37)×109/L及(6.03±0.86)mg/l及(6.62±2.25)×109/L,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血清CRP对于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的诊断价值,且高于血常规WBC计数(P<0.05),但对于病毒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无明确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小儿不同类型肺炎间血清CRP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血清CRP含量对于小儿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的诊断机制。

  • 标签: C-反应蛋白 病毒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重症病毒肺炎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武汉市第一医院ICU2014年1月到5月收治的7例重症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病毒肺炎的诊断有提示价值,胸片或CT对病毒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病毒检测是明确诊断重要手段但结果获取困难。对7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发现,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必需的,而传统治疗手段如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等措施并非必需。结论医生需提高对病毒肺炎的认识,争取做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并改善病毒肺炎预后。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各种临床特征,同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肺炎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照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32例研究对象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实验组有30例达到有效标准,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1.25%。同时,实验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出现4例(12.50%)并发症病例,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小儿重症巨细胞病毒肺炎大多出现于半岁以下的婴儿群体中,且通常会合并系统受损、器官受损等症状,需以机械通气作为主要治疗方案,从而不断提升病人生存质量。

  • 标签: 小儿 重症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病毒肺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49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关键词小儿病毒肺炎;临床特点;护理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4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特性相比较,怎样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的分类、特征展开分析,就如何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提出几点意见。

  • 标签: 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总结32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由于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威海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及其转归。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收集病案资料,对威海地区2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与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5例病例感染初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下降,病程中发生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以及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经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炎抗病毒治疗,21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威海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多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呈多脏器损害,及时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 发热 血小板减少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通过维普医学网站、中国知网,筛选出自1985—2014年有使用价值的80篇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中医文献,采用纵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此病中医证型和治疗规律。文献分析发现,本病表证为风热闭肺、风热犯肺,里证为痰热闭肺、痰热蕴肺、热邪闭肺、血瘀证,兼证血瘀和气虚常贯穿疾病的始末,其中痰热闭肺证占据大部分文献,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证治规律 小儿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感染疾病中,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感染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研究中病人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研究中病人在经过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后,其疾病治疗情况如下有25例(83.33%)病人显效,有4例(13.33%)病人有效,另外只有1例(3.34%)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6.66%;对比组病人在经过常规模式护理后,其疾病治疗情况如下有13例(43.33%)病人显效,有12例(40.00%)病人有效,另外有5例(16.67%)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有效率达到83.33%。研究组病人明显要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感染疾病中,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极大的提升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改善病人身体状况,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积极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道合胞 小儿重症 病毒性肺炎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H7N9属于新型禽流感病毒,主要并发于禽类之间,但是对人类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机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疾控中心加强对H7N9病毒的特性研究,继而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可以为人们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H和N病毒的发病史、H7N9病毒特性、禽流感病毒特性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可以对禽流感进行科学的预防,进而可以减少禽流感的发病机率。

  • 标签: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 病毒特性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喜炎平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8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的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参照组,共有54例)以及应用喜炎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共有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喜炎平治疗,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显著好,p<0.05。结论喜炎平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喜炎平 呼吸道 胞病毒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CV重组体J6/JFH1在Huh7细胞中复制并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方法将HCVRNA转染至Huh7细胞中,待转染效率达80%左右,收集上清液,感染新的Huh7细胞,得到的病毒命名为一代病毒,取一代病毒感染效率达80%左右的上清液,感染新的Huh7细胞,得到的病毒命名为二代病毒,测定转染与2次感染收集病毒的滴度。结果在将HCV病毒转染和感染Huh7细胞后,HCV阳性细胞达80%的时间分别是第13天、第5天及第5天,三次最高滴度分别是3.9FFU/ml,4.5FFU/ml及4.6FFU/ml。结论成功在Huh7细胞内培育出带有适应性突变的J6/JFH1病毒,为HCV体外培育提供了新思路,为耐IFN的丙肝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HCV Huh7细胞 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