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早期低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9例颅脑损伤早期发生低氧的原因及急救处理。结果119例患者中,因脑疝、脑干损伤引起低氧48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48例。因后颅窝血肿、小脑损伤引起低氧7例,经抢救后GOSI、Ⅱ级2例。因误吸引起低氧33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栓塞引起低氧2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因肺组织基础病变引起低氧5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1例。因合并胸外伤引起低氧24例,经抢救后GOSⅠ、Ⅱ级2例。结论及时正确诊断、纠正低氧,并针对其原因进行抢救,能提高颅脑损伤早期低氧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原因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发生低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体外循环心脏冠脉搭桥术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低氧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发生低氧患者24例中,有16例(66.7%)患者患有肺部疾病或术明胸部X线检查异常,而未发生低38例患者中患有肺部疾病及胸部X线异常13例(34.2%),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氧的发生因素与高龄、心肺功能不全、术前患者呼吸疾病等有关,监护中应加强患者心率、心律、心功能、氧饱和度等相关方面的监护,及早发现,及时纠正。

  • 标签: 低氧血症 冠脉搭桥 监护
  • 作者: 刘韬滔 赵沁宇 杜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外科ICU 100730,澳洲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堪培拉2600,澳大利亚,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合并低氧患者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中术后撤机时合并低氧(100 mmHg<PaO2/FiO2≤300 mmHg)并接受高流量吸氧治疗的成人患者,根据治疗48 h是否再次气管插管分为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机器算法XGBoost模型分析患者撤机后48 h再插管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高流量氧疗治疗失败预测指标,记录上述指标从撤机前至撤机后48 h的动态改变。采用t检验比较撤机成功和失败患者在各时间段预测指标差异,比较各时间段预测指标与基线数据差异。计算撤机前后4 h指标预测48 h再插管的准确性,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面积,与呼吸浅快指数(定义为呼吸频率与潮气量之比)和ROX指数(定义为脉氧饱和度与吸氧体积分数之比除以呼吸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筛查524 520份住院记录,最终纳入患者318例,48 h再插管患者38例(11.95%)。机器算法XGBoost模型预测撤机失败的特征重要性依次为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体质量指数、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心率(HR)、氧分压(PaO2)、平均动脉压、潮气量、年龄、脉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根据以上特征重要性,以HR/PaO2和HR/SpO2作为48 h再插管预测指标。根据撤机前4 h数据,HR/PaO2和HR/SpO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和0.617,高于呼吸浅快指数(AUC=0.537)及ROX指数(AUC=0.539)。根据撤机后4 h数据,HR/SpO2的AUC为0.657,高于ROX指数(AUC=0.587)。撤机后4 h,HR/SpO2由基线数据上升至1.2时,预测48 h再插管特异度可达92%。高流量氧疗治疗组患者撤机后4 h内,撤机失败患者的HR/SpO2较撤机成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0.92, P<0.05),同时段ROX指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27, P>0.05)。在撤机后8~12 h,撤机失败患者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HR/SpO2与ROX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后低氧患者,HR/SpO2比ROX指数能更早更准确地预测高流量吸氧治疗失败,但两者的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

  • 标签: 高流量吸氧 手术 低氧血症 重症监护医疗信息数据库Ⅳ
  • 简介:目的通过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低氧对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低氧病例150例,同步进行血气和心肌酶谱五项(CK、CK-MB、AST、α-HDBH、LDH)检测,比较Pa(O2)和心肌酶谱五项的变化。结果低氧时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中、重度低氧显著(P<0.05-0.01)。结论低氧时,缺氧对心肌代谢有明显影响,与心肌酶谱的变化呈负相关。

  • 标签: 低氧血症 心肌代谢 心肌酶谱 诊断 心肌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早期急性肺挫伤引起的低氧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患者各60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治疗方法1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结果A组6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B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高于B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进行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患者时,可以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早期急性肺挫伤低氧血症 临床疗效
  • 作者: 董星琲 张婷 霍真 王迁 葛瑛 李太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男,49岁,因“发热半年余”就诊。患者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予泼尼松60 mg/d口服治疗后热退,但泼尼松减量至40 mg/d后再次发热。入院后因发现培养及便培养示肠炎沙门菌阳性,先后予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共4周,但体温仍未控制。患者虽无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且胸部高分辨CT未见明显异常,但检查发现动脉氧分压降低,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显著升高,肺功能检查显示弥散功能减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见双肺弥漫性代谢增高,最终通过支气管镜下肺活检诊断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发热,原因不明 低氧血症 肺血管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与低氧的关系。方法128例AMI患者监测脉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并相应进行危险度分层,研究AMI与低氧的关系。结果全组AMI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泵功能与低氧正相关(r=0.79,P〈0.01)。结论AMI大多存在低氧低氧与泵功能正相关,重度低氧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不同流量吸氧模式对早期低氧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全肺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奇偶随机分为研究组(高流量吸氧组,30例)与对照组(低流量吸氧组,30例),氧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吸氧时间等。结果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持续吸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肺切除术后高流量吸氧能够纠正早期低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对并发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全肺切除术 吸氧模式 早期低氧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低氧的疗效。方法各种原因导致低氧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病因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PaO2、PaCO2、pH、Sa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是治疗低氧的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无创急性通气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PACU)严重低氧出现的原因,以优化护理质量,为保证PACU患者安全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PACU26例严重低氧出现原因,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PACU患者安全。结果 导致26例患者出现严重低氧的原因包括肌松药残留、镇痛类药物使用不够规范、复苏护理干预不到位等。结论 针对复苏室严重低氧诱发因素,通过加强药物使用管理、规范镇痛药物使用、强化PACU护理干预等,以有效降低PACU严重低氧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PACU 严重低氧血症 阿片类药物 肌松药残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并严重低氧的救治新方法。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以吗啡持续微量泵入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结果26例患者进行NPPV18例,IPPV8例,抢救成功23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左心衰并严重低氧的有效措施,在有创正压通气时持续微量泵入吗啡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护理肺部手术后麻醉清醒期低氧。方法: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脉搏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低氧。通过术前改善患者肺功能;术中充分供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拔管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量的氧供给等措施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结果:本组发生低氧5例均成功救治。结论:严密监护能及时发现低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足够氧供是术后有效地避免和救治低氧的关键。

  • 标签: 肺切除术 麻醉 硬膜外 麻醉恢复期 低氧血症/并发症 低氧血症/护理
  • 简介:摘要COPD患者经常出现睡眠障碍,究其病理原因主要由于夜间低氧所致。本文仅就我院2008~2009年间30例COPD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及其与夜间低氧关系进行分析,强调了加强夜间氧疗对改善COPD患者睡眠障碍,阻止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性。

  • 标签: 睡眠障碍 夜间低氧血症 氧疗
  • 简介:摘要低氧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而卵圆孔未闭是最常见的心内解剖变异。卵圆孔未闭在低氧相关肺部疾病的加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卵圆孔未闭与低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低氧血症 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