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对137例脑出血患者于首次CT后24小时内、7天内复查CT,病情加重者随时复查CT,结合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3.1%,24小时内占88.9%。早期血肿扩大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肝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压增高、年龄无关。早期血肿扩大18例中,长期饮酒者占72.2%,长期应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占77.8%,肝功能异常者占61.1%。早期血肿扩大出血部位以丘脑最多见,占50%,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血肿扩大,占55.6%。早期血肿扩大者死亡率高,为66.7%。结论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预防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最新临床诊治进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最新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0.07%,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112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45例,病死率20.0%;经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9例,病死率17.9%;给予开颅清除血肿治疗28例,病死率35.7%。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防治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登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所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脑出血患者。纳入发病24h以内入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详细收集所有与早期血肿扩大相关的指标,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HE)及非血肿扩大组(non-HE,NHE)。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6h内CT检查结果则是判断血肿扩大危险因素的重要依据。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h内CT检查提示血肿形态越不规则,发生血肿扩大的几率越高。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预测
  • 简介:目的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33例,根据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46例和血肿扩大组8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2组间各因素的差异,确定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发病≤6h行头颅CT者占84.8%。与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昏迷(15.2%vs3.4%,P=0.032)、抗血小板药物应用(8.7%vs1.1%,P=0.048)、入院24h体温升高≥1℃(26.1%vs2.3%,P=0.000)、首次出血量[(22.15±10.72)mlvs(14.28±6.72)ml,P=0.019]显著增高。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扩大组在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叶)和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发病、≤3h、〉3h且≤6h、〉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几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好发于小儿和老年人。虽经多年临床实验研究,但对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释清楚。在解释CSDH不断扩大原因的学说中,血肿外膜血管形成、出血理论正被普遍接受。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颅内血肿扩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进行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颅内血肿的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颅内血肿较对照组小;研究组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患者进行颅内降压治疗,有利于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扩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颅内血肿形态进行重建与分析,获取形态相关参数,考查形态相关参数与常规临床评估相比对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的预测与诊断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SICH患者。收集患者入院临床参数,对同一患者的常规头颅CT影像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常规评估:临床调查员根据血肿断层影像判别血肿边缘是否规则,出血量计算采用简化多田公式(ABC/2)。FEA分析:FEA调查员进行血肿腔FEA分析,得到血肿空间形态和血肿体积、表面积、血肿腔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the quantity of triangles per square millimeter surface,TQOT/mm2)等参数。出血量或血肿体积较基线水平增加>33%认为发生血肿扩大,根据两种出血量评估方法(ABC/2,FEA)将患者分为各自的HE组与非HE组,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别筛选FEA法、ABC/2法H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各自危险因素对HE的诊断能力。结果共有127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发病至首次CT时间为3.08±1.34 h,ABC/2法判别HE34(26.77%)例,FEA法31(24.41%)例,虽然两种方法判别血肿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53.66,P=0.000),但仍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5)。FEA实现所有患者血肿的三维重建,大体观察提示TQOT/mm2与形态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ABC/2法仅有ICH评分为HE的危险因素(OR=1.79,95%CI:1.19~2.68);FEA法HE危险因素为TQOT/mm2≥1.95个/mm2(OR=16.99,95%CI:5.98~48.33)和血肿生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 uHG),(OR=1.05,95%CI:1.01~1.09)。ROC曲线结果:ICH评分对HE(ABC/2法)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4。uHG(FEA法)为0.67,诊断能力低。而TQOT/mm2诊断HE(FEA法)的AUC为0.9,取值1.95(个/mm2)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83%。与单参数诊断相比,FEA的参数组合模式(TQOT/mm2+uHG)没有显著增加TQOT/mm2对HE(FEA法)的诊断准确性(AUC=0.91),常规评估参数组合模式(ICH评分+入院SBP >180 mmHg)对HE(ABC/2法)的诊断准确性仍不理想(AUC<0.7)。结论:FEA可实现颅内血肿形态重建与分析,获得参数TQOT/mm2可能与形态规则程度相关,以≥1.95个/mm2为界值判别的血肿形态不规则不仅与HE相关,而且有较优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显著优于常规评估参数及其组合。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血肿形态 有限元分析 每平方毫米表面积三角片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选择急诊干预的观察组(38例),与未实施急诊干预对照组(37例),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早期血肿扩大率,评价意义与价值。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小早期血肿扩大率35.14%,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6.22%,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急诊干预 脑出血 早期血肿 扩大
  • 简介:摘要:  高血压性脑出血 (HICH )是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而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此病致残率、病死率较高 , 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 ,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回顾性调查分析巨鹿地区医院所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病因 , 并对治疗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病因 危险因素 血肿扩大 临床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接受患者中是常见病例,在早期质量汇总中经常出现血肿扩大情况危及病人健康,本文运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进行了研究,得出早期血肿扩大与患者血压以及血肿部位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抑制早期血肿扩大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指南标准降压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降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肿体积变化以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NIH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强化降压,能够有效控制血肿扩大,有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早期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扩大颅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探讨手术方法.结果经CT扫描证实的2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无1例死亡,术后头颅CT复查12例有颅内积气,无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治疗CSDH可以减少张力性气颅发生,亦可减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扩大颅骨钻孔 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血肿扩大组(12例)和未扩大组(138例)在性别、年龄、易患因素、起病时间间隔、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结论:饮洒、肝脏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疚病、凝血功能障碍、起病时间间隔、血肿体积大小、血肿形态及血压升高程度都是影响和预测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肿 影响因素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外科收治的67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根据72 h内复查CT的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77例)和血肿稳定组(593例),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670例患者中发生血肿扩大77例,发生率11.49%(77/670),其中预后不良45例,预后良好32例,血肿稳定组593例,其中预后不良261例,预后良好332例,2组患者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首次CT血肿体积、血肿形态、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与血肿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卒中病史、血肿形态是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卒中病史、不规则血肿形态,血肿扩大可增加不良预后。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