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吗啡类药物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PCEA)效果肯定,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也颇为常见。我院从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对472例术后PCEA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镇痛药液配方,观察哌利多在预防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吗啡副作用的效果。

  • 标签: 氟哌啶 PCEA 吗啡类药物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肤瘙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哌啶醇预防危重患者发生谵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9月的关于哌啶醇预防危重症患者谵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2 4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危重症患者间28 d谵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 = 0.96,95%置信区间(CI)(0.65,1.43),Z = 0.19,P = 0.85]、28 d无谵妄及无昏迷时间[均数差(MD) = 0.05,95%CI(-0.06,0.15),Z = 0.88,P = 0.38]、28 d存活率[RR = 1.00,95%CI(0.97,1.04),Z = 0.23,P = 0.82]、ICU住院时间[MD = -0.18,95%CI(-2.00,1.64),Z = 0.20,P = 0.84]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在严重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间QTc间期延长[RR = 1.18,95%CI(0.83,1.67),Z = 0.92,P = 0.36]、锥体外系症状[RR = 1.07,95%CI(0.69,1.67),Z = 0.31,P = 0.76]、过度镇静[RR = 1.90,95%CI(0.77,4.66),Z = 1.40,P = 0.16]发生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啶醇不能预防危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且对预后也没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氟哌啶醇 谵妄 危重病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哌啶醇与利培酮在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86例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3)与观察组(43),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哌啶醇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MAI评分、痴呆病理行为评分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利培酮应用到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精神行为症状 痴呆 利培酮 氟哌啶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谵妄采用利培酮和哌啶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老年谵妄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租(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哌啶醇治疗,给予观察组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与对照组的9.09%(4/44)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谵妄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确切,且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谵妄 利培酮 氟哌啶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和哌啶醇组(对照组)各54例,分别予以阿立哌唑和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临床整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2、4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并记录用药量。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和哌啶醇组的最高平均治疗剂量分别为(10.5±2.5)mg和(7.3±2.3)mg,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1.3%和82.8%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5.2%和74.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第2周为明显,除锥体外系反应外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和哌啶醇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均具有较好疗效,但阿立哌唑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更高。

  • 标签: 儿童抽动障碍 阿立哌唑 氟哌啶醇
  • 简介:氯硝西泮和哌啶醇对照治疗42例急性躁狂发作(均为男性,年龄26.4±10.5岁)。氯硝西泮治疗量4~10mg/d,分二次肌肉注射,7~10天为一疗程。治疗后BRMS总分明显下降。临床总有效率77.78%,与哌啶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药具有较强的抗躁狂,抗焦虑作用,起效快,且无锥外系和抗胆碱能副反应,治疗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氯硝西泮 氟哌啶醇 急性躁狂发作 对比分析 疗效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替啶复合哌啶预处理对腰麻后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腰麻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哌替啶进行处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哌替啶结合哌啶进行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注射处理药剂之后的身体相关变化,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54%,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无寒颤反应48%,显著高于对照组2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哌替啶复合哌啶预处理腰麻后寒颤反应,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效果,临床医学上可以适当推广使用。

  • 标签: 哌替啶 氟哌啶 腰麻后寒颤
  • 简介:摘要为比较肌注氯硝定安和肌注哌啶醇对急性精神病的疗效和副反应,对连续住院的有精神病性破坏行为病人随机双盲肌注氯硝安定2mg22例(男性16例,妇性6例)、哌啶10mg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肌注前后分别用OAS评定冲动破坏行为,BPRS评定严重程度。结果显示,所有病人OAS评分在注射后2小时及24小时明显下降,氯硝安定组不良反应轻微。提示氯硝安能迅速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破坏行为,和哌啶醇疗效相当,副反应轻微。

  • 标签: 氯硝安定 氟哌啶醇 精神病性破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使用哌啶醇联合芬太尼的患者谵妄发生率是否较单用芬太尼的患者更低。方法选取食道癌根治术术后进入ICU监测治疗的患者,总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使用哌啶醇联合芬太尼治疗,对照组不用哌啶醇,单用芬太尼镇痛,分别统计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谵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谵妄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26%,P﹤0.05。结论食道癌术后使用哌啶醇联合芬太尼的患者谵妄发生率较单用芬太尼的患者更低。

  • 标签: 氟哌啶醇 谵妄 食道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哌啶醇联合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93例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予以哌啶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BPSD严重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BEHAVE-AD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结论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经哌啶醇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后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具推广价值。

  • 标签: 痴呆 利培酮 氟哌啶醇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哌啶醇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哌啶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穴位针刺治疗,8周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2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YGT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为9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浆DA、5-H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哌啶醇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YGTSS评分以及DA、5-H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 针刺 氟哌啶醇 多巴胺 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