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湿头痛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顽固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湿头痛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头痛治疗顽固性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湿头痛治疗发作期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发作期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各50例。中药组采用湿头痛治疗,西药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联合组以湿头痛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计分、血清电解质、MEK变化。结果中药组和联合组其总有效率、头痛程度和头痛持续时间评分、血清K+、Mg2+浓度、血浆MEK浓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湿头痛治疗发作期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发作期紧张型头痛 湿感头痛散 氟桂利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苍耳子治疗鼻渊头痛疗效。方法采用加味苍耳子治疗鼻渊头痛96例,并与头孢呋辛钠为主治疗的8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苍耳子治疗鼻渊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头痛 中药治疗 苍耳子散 治疗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芎茶调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川芎茶调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6%。结论川芎茶调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头痛属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若久治不愈,则易形成顽固性头痛。在诊疗上,除辩证、立法正确外,必须善于运用和掌握药物性能配伍。药物的灵活应用,不仅能起到协同作用,而且会产生桴鼓之效。偏头痛之因,多与风、火、痰、气、瘀相关,风邪上犯,客于脑,或气郁生痰动火,风火痰上扰,气血逆乱,脉络瘀阻,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多由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又由于各种刺激引起血管的异常痉挛或持续扩张致使血流障碍或阻滞,从而使缓激肽、组织胺、五羟色胺等致痛物质增多并释放,导致偏头痛发作。

  • 标签: 偏头痛 川芎茶调散 尼莫地平片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顽固性头痛是临床多发病,临床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头痛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病患的工作及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湿邪致病多重浊,粘滞,从这一角度考虑,顽固性头痛符合湿邪致病的特征。针对这一情况临床中运用藿香正气治疗顽固性头痛,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藿香正气散 治疗 头痛
  • 简介:摘 要:共通理论告诉我们人类中普遍存在共通,尤其是在“判断”、“知识”、“感情”和“感觉传达”上显得很突出。作者认为民族、语言、文化不同者之间之所以能沟通,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共通,共通自然就成为其交际的基础,翻译则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翻译活动是译者结合共通依靠源语和目的语间的转换来实现的,是语言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之间共性的反映。因此,共性使得翻译活动行之有效。

  • 标签: 共通感 审美 翻译 共性 可行性
  • 简介:《儒门事亲》是张子和的代表著作,也是中医古籍里最为显著的医书之一,仅存十五卷,集中反映了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极善用“汗”、“吐”、“下”三法。张氏善用浚川,此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通过研究发现,浚川在《儒门事亲》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治“湿形”篇中的应用尤是如此。通过对浚川在《儒门事亲》中治“湿形”的应用分析,希冀对后来者有所启发,望诸同行不吝指导,同促祖国医学之兴举。

  • 标签: 浚川散 湿形 下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炎患者采取金黄湿敷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静脉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金黄湿敷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患者的静脉炎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金黄湿敷联合优质护理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金黄散湿敷 静脉炎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偏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均以偏汤为主方,辩证加减进行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愈9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偏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西药治疗以扩张血管为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适当缓解,但是停药以后,头痛病又会反复发作。防风通圣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满意,且不易反复发作。

  • 标签: 防风通圣散 治疗 血管性头痛
  • 简介:慢性头痛是常见疾病,包括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两大类。我们3年来运用川芎茶调加黄芩方治疗慢性头痛5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川芎茶调散 黄芩方 慢性头痛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偏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偏汤加减治疗40例顽固性头痛患者。结果痊愈3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偏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显著。

  • 标签: 散偏汤 顽固性头痛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整理阎洪臣教授从湿论治头痛的病例及医案,总结阎洪臣教授从湿论治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阎洪臣教授从湿论治头痛的病例,将患者的首诊病历信息录入MicrosoftExcel2003中,进行数据规范后应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药物频数、药类频数、常用药物组合及常用药对,并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共收集头痛病例200例,涉及中药95味,总频数为2247次,对频数≥20次的中药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共21味,总频数为1906次,总使用频率达84.84%,使用频数≥100次的中药共计8味,依次为:甘草、清半夏、茯苓、陈皮、菊花、白芷、枳实、竹茹,总频率为56.72%,常用的药物类别为解表药及理气药。对用药频数≥2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茯苓、清半夏、陈皮、菊花、白芷,枳实、竹茹、远志、龙齿,天麻、白术、全蝎、蜈蚣3个药物组合及茯苓和陈皮,全蝎和蜈蚣,天麻和白术,枳实和竹茹4个常用药对。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阎洪臣教授从湿论治头痛的常用药物,包括药组及药对,为今后阎洪臣教授经验总结奠定了基础,为今后临床治疗头痛提供了宝贵的辨证治疗经验。

  • 标签: 阎洪臣 头痛 用药规律 从湿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