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肿胀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右额水肿十七年,面部肿胀半年入院。患者于十七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额部水肿红斑,触之不痛不痒,反复发作。

  • 标签: 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医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手肿胀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本院收治1例MHD患者,因强直性脊柱外周关节损害引起肿胀手伴疼痛的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规律血液透析,出现左上肢肿胀伴疼痛,以左腕部为重。左腕关节及左掌指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局部皮温略高。患者既往强直性脊柱病史20余年,目前每日10 mg强的松口服治疗。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为强直性脊柱外周关节损害活动导致。结果予甲强龙静点抗、抑制免疫,联合MTX抑制免疫,同时给予阿法骨化醇、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另对症加强营养、纠贫、血液透析等综合对症治疗后患者左手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活动受限好转。结论肿胀手综合征是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由于内瘘侧中心静脉狭窄或者闭塞引起造瘘手的肿胀,但也存在其他疾病所致的可能,肾内科医师在查找常见病因的同时,要结合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注意鉴别诊断。

  • 标签: 肾透析 脊柱炎,强直性 手关节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户外运动、竟技运动及交通运业的增加,创伤骨折病人呈上升趋势。肿胀是骨折后出现的常见症状,肿胀严重者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致骨筋膜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肿胀常影响复位,亦是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骨折治疗中,除良好的复位及正确的固定外,尽快使其消肿是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闭合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寻找探索闭合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的更优方法。

  • 标签: 闭合性 肿胀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骨关节(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肿胀与疼痛程度的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08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与疼痛阶段问卷、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患者人口学及临床学资料进行收集,并采取Pearson分析患者疼痛水平、疼痛自我管理阶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结果围术期血红蛋白变化以51(47.22%)的概率为引发肿胀原因之首,患者肿胀72 h后,伴有64(59.26%)的患者评估为中度肿胀,其中临床针对该现象,大多以盐水冰袋联合弹力绷带42(38.89%)对其进行护理;患者与术后第2天的静态、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术后1 w至1年后的静态、动态评分之间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2天的HSS评分与术后1 w至1年后的院膝关节评分(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A患者TKA后肿胀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KOA患者TKA后因围术期血红蛋白变化、假体类型、体重指数等肿胀原因、盐水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川黄乙加减定向透药等不同肿胀护理及肿胀严重程度的差异,致使其在术后1 w、15 d、1个月等时间段内的疼痛程度均有多不同,同时随着患者肿胀严重程度的降低,其疼痛程度也将随之下降,并对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伴有重要作用。临床需采取规范、科学化的评估量表,尽早发现患者肿胀相关表现,以前瞻、预防与针对的护理尽早改善其肿胀现象,避免因长期且逐渐严重的疼痛状态,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肿胀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急性外伤肿胀,又称弥漫肿胀,是指外伤早期(多在4~14h内)由于脑血管急性扩张、脑血流量及血容量剧增,引起一侧或双侧脑组织广泛肿胀,是目前临床上致死的主要原因。我院于2002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外伤肿胀病人14例,对14例急性外伤肿胀病人施以积极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即观察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的病人进行体位的护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颅内压的监护、脱水治疗同时应每天查病人的电解质、肌酐等,以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以防止发生低钾症状,对术后的病人做好基础护理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外伤性脑肿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肿胀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8例经CT检查证实为急性弥漫肿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死亡率在手术组与保守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手术不能降低死亡率,而且手术中极易出现恶性脑膨胀而导致关颅困难,应采取综合降低颅内压的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脑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TACS)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5月的54例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4例中存活24例,其中轻残和中残16例,重残8例;死亡30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外伤性 脑肿胀 手术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肿胀(PADBS)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5年6月收治PADBS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按GOS分级:Ⅴ级5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2例、Ⅰ级(死亡)12例.结论PADBS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加强脱水、激素、过度换气、巴比妥疗法、全身支持等,如果合并颅内血肿应予以手术治疗.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C T诊断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患者开展中医熏蒸+针灸治疗对关节肿胀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类风湿关节患者,样本共计95例,经随机抽选法均等划分为均组47例的参照组(采用中医熏蒸)与48例的干预组(采用中医熏蒸+针灸),研究时间为2022.3截止至2023.12,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疗效(95.83%)高于参照组(80.85%),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患者开展中医熏蒸+针灸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恢复,改善炎症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类风湿 关节炎 中医熏蒸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7例弥漫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弥漫肿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亚低温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米祈:我最近打篮球的时候,总觉得胸部提不起劲。晚上洗澡的时候我就特意检查了自己的前胸,发现我的左边乳房里面有一些小疙瘩,并且伴随有乳房肿胀的现象。一个19岁的男生出现乳房肿胀,是不是病?难道男生也会得乳房疾病?

  • 标签: 乳房 雌性激素 生理性增生 青年男性 大学生 性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创伤弥漫肿胀的法医临床分析进行研究。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局法医门诊2007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所接触的23例急性创伤弥漫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查、症状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另外12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8例患者有所好转,4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创伤弥漫肿胀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医师在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析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存活率。

  • 标签: 急性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法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清醒状态下肿胀麻醉在肿胀技术吸脂中的经验总结。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杭州同荣丽格医疗美容门诊要求吸脂患者560例,男7例、女553例;年龄19~50(32±3)岁。在未加镇痛剂的清醒状态下,单纯用局部肿胀麻醉进行吸脂术,对肿胀液注射方法及抽吸技巧等进行改良。532例(95.0%)患者在肿胀液注射及抽吸过程中感觉良好,有轻微不适,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该方法舒适和安全较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体形不佳 肿胀技术吸脂术 清醒状态 肿胀麻醉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内服痹病双补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2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的骨关节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从入院治疗开始一直内服痹病双补膏,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静点药物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两组患者膝关节镜术后,皆不采用其他止痛镇痛药,比较两组患者肿胀值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第1日两组髌骨中点肿胀值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第3日、第5日、第7日、第10日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服痹病双补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行膝关节镜术后的疼痛和肿胀,能有缓解患者疼痛,加快消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内服痹病双补膏 膝关节骨节性关节炎 膝关节镜手术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外伤弥漫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对象主要为2005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亚低温治疗外伤弥漫肿胀的患者共45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22例,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确诊需要手术治疗后应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3例,主要采用常温组进行外伤弥漫肿胀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3.46%,X2=11.3834,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外伤弥漫肿胀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急性弥漫肿胀(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ADBS)指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充血、肿胀造成脑移位和颅内压增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ADBS患者35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患者总数的4.5%.

  • 标签: 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合并症 治疗
  • 简介:主治医师:请实习医师报告病历。实习医师:本患者男,4岁。因发热、左颌下肿胀8天,于1984年11月15日入院。8天前突然发热38℃以上,次日增至39℃,第三天增至40℃,以后持续不退,以夜间为甚。病后第2天左颌下肿胀,中心稍硬,有压痛。病后第4天双眼睑发红。用青、庆大霉素无效,而改用庆大霉素和红霉素亦无效。病后5~8天有腹痛、腹泻,每天大便2~4次,稀便,有较多粘液,无脓血。在院外查便常规红、白细胞(+)、脓细胞、吞噬细胞(+)。3天前双手指普遍红肿,口腔轻度糜烂。

  • 标签: 实习医师 轻度糜烂 双眼睑 冠状动脉瘤 脓细胞 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在骨折早期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骨折早期肿胀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研究组(n=35例)与参照组(n=35例),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是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骨折早期肿胀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肿胀是临床危急重症,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病情发展快。影像学技术进步为临床诊断患者提供了科学参考,诸多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肿胀治疗方法的出现也为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本文就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肿胀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对疾病发病机制、CT诊断及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