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细胞检测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都分别采用T细胞检测、涂片抗酸染色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检测,对所有检测方式的准确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统计后,三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各有差异。T细胞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3.75%,图片抗酸染色诊断准确率为28.75%,PCR荧光探针检测诊断那准确率为73.75%。可以看出,T细胞检测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种种检测方式,同时PCR荧光探针检测准确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T细胞检测 结核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感染科在近期接诊的37例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36例患者组成B组,对全部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涂片,比较各类检查结果。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比较显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检查。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应用该种诊断对肺结核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肺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T2WI、T2WIFS、DWI及增强T1WIFS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方法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比较分析横断位T2WI、T2WIFS、DWI及增强T1WIFS序列上肛瘘的显示价值。结果对于主瘘管的检出,四个序列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T2WI89.06%、T2WIFS84.38%、DWI68.75%以及增强T1WIFS95.31%。结论肛瘘常规的四种MRI序列,增强T1WIFS序列诊断价值最大,DWI序列诊断价值最低。T2WI序列具有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主瘘管的显示,但对于炎性水肿的显示,还需要借助T2WIFS或增强T1WIFS序列。

  • 标签: 肛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 T波改变的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这一段期间内接收诊治的心电图 T波改变患者 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心电图 T波改变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生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并采用 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开展心肌酶谱和病毒学相关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肌酶谱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引起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有 12例,占比 15.0%;原因为中毒的有 4例,占比 5.0%;原因为呼气频繁的有 8例,占比 10.0%;原因为心脏功能紊乱的有 32例,占比 40.0%;原因为受体功能兴奋的有 8例,占比 10.0%;原因为心肌炎的有 16例,占比 20.0%。 80例患者中,出现心脏早搏的共有 54例,占比 67.5%。经心肌酶谱检测示, 80例患者中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有 56例,占比 70.0%;表现为谷草转氨酶的有 16例,占比 20.0%;表现为 LDH-L升高的有 24例,占比 30.0%;表现为 CK-MB升高的有 12例,占比 15.0%;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引起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中毒、呼气频繁、心脏功能紊乱、受体功能兴奋以及心肌炎等原因,患者多表现为心脏早搏,临床针对心电图 T波改变患者应及时给予心肌酶谱检测,从而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T波改变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T波改变的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这一段期间内接收诊治的心电图T波改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心电图T波改变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生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并采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开展心肌酶谱和病毒学相关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肌酶谱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引起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有12例,占比15.0%;原因为中毒的有4例,占比5.0%;原因为呼气频繁的有8例,占比10.0%;原因为心脏功能紊乱的有32例,占比40.0%;原因为受体功能兴奋的有8例,占比10.0%;原因为心肌炎的有16例,占比20.0%。80例患者中,出现心脏早搏的共有54例,占比67.5%。经心肌酶谱检测示,80例患者中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有56例,占比70.0%;表现为谷草转氨酶的有16例,占比20.0%;表现为LDH-L升高的有24例,占比30.0%;表现为CK-MB升高的有12例,占比15.0%;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中毒、呼气频繁、心脏功能紊乱、受体功能兴奋以及心肌炎等原因,患者多表现为心脏早搏,临床针对心电图T波改变患者应及时给予心肌酶谱检测,从而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 标签: 心电图T波改变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按照是否发生ST-T段改变分为两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ST-T段存在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69.59%,ST-T段无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3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T-T检查无动态改变的患者,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诊断肠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例肠结核患者、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皮试(TST)和T-SPOT.TB检测。结果13例肠结核、20例克罗恩病和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TST阳性分别为7例、3例和3例,T-SPOT.TB阳性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TST检测活动性肠结核灵敏度53.8%(7/13),特异度85.0%(34/40)。TST和TSPOT.TB方法用于检测肠结核灵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POT.TB方法可以作为肠结核诊断的一个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法 结核菌素皮试 克罗恩病 肠结核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压低的83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26例,年龄33~82(56.0±5.2)岁,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无ST—T动态改变分为A、B两组,并且对SR—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A组44例ST—T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30例,符合率68.18%,而B组39例ST—T无动态改变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仅l3例,符合率33.33%。结论ST—T无动态改变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较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价值相对较大;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捷、记录时间长、重复性好且无创性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 标签: ST&mdash T改变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126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2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91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有35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5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冠状造影阳性患者40例单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6例,51例多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结论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知道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冠心病检出率并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静息心电图冠心病患者检出例数为13例,检出率为24.53%,冠脉造影冠心病患者检出例数为44例,检出率为83.02%,静息心电图冠心病检出率明显低于冠脉造影检出率,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共计51例患者动脉狭窄,占96.23%,多只冠脉狭窄病变患者为9例,出现ST-T段改变患者为4例,占44.44%,单只冠脉狭窄病变患者为42例,出现ST-T段改变患者为9例,占21.43%。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检出率较低,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不能仅凭该项检查指标进行病情诊断

  • 标签: 静息心电图 ST-T改变 老年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能谱成像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T3、T4分期的患者60例,术前1周内均行宝石能谱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宝石能谱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胃癌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19例为T3期,41例为T4期。根据浆膜面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5%、81.2%及84.6%,根据脂肪间隙CT征象诊断T3和T4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5%、66.6%及76.4%,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和T4期胃癌邻近周围脂肪间隙碘浓度有差异,且静脉期较动脉期明显。结论: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T3和T4分期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对胃癌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分期,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宝石能谱CT T3和T4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联合检验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甲状腺疾病患者96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0例(甲亢组)、甲状腺功能衰减患者48例(甲减组);以同时期的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9月,比较三组T3、T4与TSH水平。结果:甲亢组T3与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甲减组T3与T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T4与TSH指标水平检验可为甲亢及甲减疾病鉴别提供可靠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衰减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对其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ST-T动态改变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ST-T动态改变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临床冠心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冠心病确诊率。临床心电图ST-T诊断没有动态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应该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ST-T改变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晓东薛艳霞张维忠张瑞美(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4期
  • 机构:心电图的诊断经常出现ST-T异常的报告。ST-T产生机理是什么?ST段指ORS波解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它代表心室除极完毕尚未复极的一段时间,在心脏电生理活动中为动作电位2位相,此时相主要是细胞膜上钙离子内流过程,为缓慢复极期。T波为心室复极波,为动作电位3位相,此时相细胞内钾离子外流产生膜电位,为快速复极期[1]。因此,ST-T的电生理活动为维持心脏正常运转起重要作用,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约为10%。T4期结肠癌预后较差,T4b期更甚,5年生存率仅为15.8%~27.9%。目前T4期结肠癌外科诊疗缺乏准确的临床分期评估手段以及系统的围手术期诊疗体系。笔者认为,分期评估仍应以传统CT为主,CT结肠成像可以应用于因肿瘤梗阻结肠镜无法探及全程的患者以及传统CT不易判断的患者。围手术期诊疗方面,T4a期结肠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的治疗策略,T4b期患者可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的治疗策略,新辅助放疗可考虑应用于肿瘤较为固定的患者。此外,应成立多学科合作小组针对复杂T4期结肠癌患者进行讨论。

  • 标签: 结肠肿瘤 影像学评估 新辅助治疗 多学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