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牙体牙髓病、牙周炎、牙外伤和遗传性疾病等导致的牙齿缺失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牙根作为牙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牙周组织的连接将牙齿固定于牙槽窝内。深入探究牙根发育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对牙根再生治疗新方法的探索。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上皮和间充质组织间的交流以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本文就牙根发育过程中各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根 牙本质 牙根发育 上皮根鞘 信号通路
  • 作者: 林斐 岳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上皮根鞘在引导牙根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生长期间出现任何问题均可导致各种形式的牙根发育缺陷或异常。当上皮根鞘向牙乳头内过度增殖、卷叠时可发生牙根内陷。牙根内陷在组织来源和发生机制上与成釉器增殖、内卷所致牙冠内陷相似,但该类发育异常的名称、分类,以及牙内陷、牙根内陷和畸形根面沟三者间的关系尚无共识。本文以上皮根鞘在牙根发育过程中所起作用为切入点,探究牙根发育缺陷和异常的表现,重点梳理牙根内陷的发生、分类及其与牙内陷的关系,探讨牙根内陷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影响,以使临床医师对因上皮根鞘发育异常引发的牙齿疾病加深认识。

  • 标签: 牙根 上皮根鞘 牙根内陷 畸形根面沟 牙内陷 内陷周围炎 牙发育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钙人工骨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10岁前牙外伤患者,牙髓坏死致牙根发育完成的前牙75颗。去牙髓后用磷酸钙人工骨进行根尖诱导。定期复查,X线牙片观察根尖发育及根尖闭合情况。结果75例中,73例成功牙根闭合,2例有明显好转。结论磷酸钙人工骨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发育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 磷酸钙人工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牙根发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门诊部接受正畸科单侧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单侧实施垂直位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以对侧同名牙作对照。在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 CT。利用 Dolphin12.0软件测量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对侧同名牙治疗前、后牙根长度。结果 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治疗结束后牙根长度显著大于治疗前,且埋伏牙的牙根长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显著短于对侧同名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埋伏阻生 上颌中切牙 牙根 正畸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对牙根发育的影响及其对上皮根鞘(Hertwig root sheath,HERS)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追踪CDC42在小鼠出生后5 d(postnatal day 5,P5;P3、P7、P14含义依此类推)、P7、P14磨牙牙根的表达情况。将9只8周龄C57BL/6J雄鼠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每组3只),取P3 C57BL/6J乳鼠牙胚于气-液环境下培养1 d后植入小鼠肾被膜下观察牙根发育情况。对照组在小鼠肾被膜下仅植入牙胚,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植入牙胚及吸附PBS的凝胶珠,ML141组植入牙胚及吸附CDC42抑制剂ML141的凝胶珠。通过慢病毒转染敲低HERS细胞中Cdc42表达,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以及划痕实验。对迁移的细胞进行高尔基体(GM130)和细胞骨架(F-actin)免疫荧光染色。通过CCK-8和EdU检测比较对照组和敲低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通过划痕实验比较对照组和敲低组的细胞迁移率。结果CDC42在牙根发育中表达于HERS上皮、高度极化的成釉上皮和成牙本质细胞,以及临近的牙乳头和牙囊细胞中。肾被膜移植结果显示,ML141组牙根长度[(0.61±0.09)mm]显著短于对照组[(1.03±0.19)mm](P=0.007)和PBS组[(0.98±0.10)mm](P=0.021)。慢病毒转染后,敲低组Cdc42相对表达量(0.31±0.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5±0.08)(t=15.38,P<0.001),敲低效率接近70%。转染后3、4、5 d,敲低组细胞活性(分别为0.87±0.04、0.96±0.10、0.59±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9±0.13、1.55±0.32、1.10±0.09)(t=3.16,P=0.016;t=4.23,P=0.002;t=5.08,P<0.01),敲低组细胞增殖率[(1.65±0.64)%]显著低于对照组[(4.02±1.12)%](t=5.21,P<0.001)。Cdc42敲低后,敲低组24和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5.1±4.2)%、(56.4±8.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8±7.4)%、(80.2±7.8)%](t=3.78,P=0.019;t=3.62,P=0.023)。对照组中迁移细胞中高尔基体沿迁移方向定向分布,而在敲低组中高尔基体沿细胞核周围分布。结论CDC42在牙根发育中对牙根长度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影响HERS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介导牙根伸长。

  • 标签: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牙根发育 上皮根鞘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诱导年轻恒牙患牙根发育的作用。方法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1999—2004年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科就诊的256例患者的300颗年轻恒牙患牙,其中前牙40颗,双尖牙220颗,磨牙40颗。牙髓坏死原因分别为外伤29颗、龋病51颗、畸形尖折断220颗。结果290颗牙治疗成功,10颗失败,成功率96.6%。40颗前牙中治疗成功38颗(95.0%),220颗双尖牙中治疗成功216颗(98.2%),40颗磨牙中治疗成功36颗(90.0%)。外伤29颗中治疗成功27颗(93.1%),龋病51颗中治疗成功48颗(94.1%),畸形尖折断220颗中治疗成功215颗(97.7%)。根尖发育完成所需时间为6~24个月。结论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在诱导年轻恒牙患牙根发育治疗中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根尖诱导成形术 年轻恒牙
  • 简介:摘要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皮肤黏膜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有可能导致牙根发育异常,其对牙根发育的影响常在SJS发生多年后发现。本文报道1例有SJS病史的患儿发生恒牙牙根发育不全,以供临床探讨。

  • 标签:
  • 简介: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认为牙齿的牙冠一旦坏掉.残留的牙根便也随之失去了利用价值,只有将牙根拔除后等待假牙修复,其实不然。

  • 标签: 牙根 利用价值 牙修复 拔除后
  • 简介:牙根内吸收是指根管内发生的进行性病理性吸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表现为膨出于根管的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影.有时是根管影像的整体性增宽,严重的牙根内吸收可导致牙齿丧失。

  • 标签: 牙根内吸收 根管内出血 外伤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两种牙根充糊剂充填乳牙根管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根充糊剂的疗效做出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2月到201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需做乳牙根管充填的患者,共97颗患牙,随机将该86例97颗患牙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患者49颗患牙和对照组43例患者47颗患牙,其中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治疗,观察组使用Vitapax糊剂充填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的有28例32颗患牙,有效的有13例15颗患牙,无效的有2例2颗患牙,其中有1例1颗患牙出现根尖周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治疗乳牙根管后,其显效的有21例23颗患牙,有效的有12例13颗患牙,无效的有10例11颗患牙,其中有6例6颗患牙出现根尖周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Vitapax糊剂充填治疗乳牙根管的效果比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的效果更为有效,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术后反应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牙根充糊剂 Vitapax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残根和断根拔除术临床方法。方法对门诊2诊患者中112例牙根拔除术回顾分析。结论采用牙根拔除术时,应注意保护软硬组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牙根拔除术 操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提出了通过牙根管全身给药的假说,目的为探讨一种全身给药的新途径,即通过牙齿的根管将治疗全身疾病的药物通过根尖周组织吸收到全身,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对牙根管全身给药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对其研究内容做了探讨。该假说需要验证及研究的内容包括:牙根管给药药物的吸收、转运、代谢及其对局部和全身的影响,关键是药物能否通过根管经根尖周组织吸收达到全身而发挥作用;给药牙齿的选择;根管内给药的剂量控制;给药的形式与给药的制剂等。

  • 标签: 根管 根管给药 根管全身给药 假说 药物 给药途径
  • 简介:摘要牙根内吸收是由破牙本质细胞活动引起的根管内牙本质缺失的病理性过程。由于其发病具有隐匿性,发现时往往已形成较大病损。前期牙本质层受损是始发因素,持续的牙髓炎症刺激是促进因素。牙外伤、牙髓的慢性炎症、活髓切断术和牙再植术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导牙根内吸收的发生。本文针对牙根内吸收的病因和致病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牙根内吸收的早期阻断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根吸收 牙根内吸收 破牙本质细胞 前期牙本质 牙外伤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牙根吸收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牙根吸收不仅会影响牙体牙周组织,甚至影响牙齿稳定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临床上常用的有关牙根吸收的诊断测量方法以及文献报道的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研究。

  • 标签: 正畸 牙根吸收 诊断 测量
  • 简介:摘要总结牙根折裂(本文限指没有外因情况下的自然牙折)的类型分布、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没有外因情况下的根折牙共70名患者78颗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折牙多为磨牙、大多牙槽骨有吸收、牙齿有松动。结论牙根折裂和牙周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牙根折裂 牙周指数 磨牙 牙槽骨
  • 简介:摘要:乳牙根尖周炎、乳牙牙髓炎等均属于典型的口腔疾病,目前主要采取根管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技术在应用期间涉及到较多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效果均影响到最终根管治疗效果。本文结合当前临床文献资料,对乳牙根管治疗技术中的一些新材料、新方法等治疗进展予以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乳牙根管治疗技术应用。

  • 标签: 乳牙 根管治疗技术 根管填充材料 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