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文提出一蓄电池的液检测方法,以便快速自动定位蓄电池液故障点,减少维护人员工作量,降低因蓄电池液带来的风险,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标签: 变电站 蓄电池 漏液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的传代遗传稳定性,确保毒能在传代过程中稳定遗传。方法将建立的主种子批传代扩增制备新的工作种子批,用于规模化生产各血清型原液。原液传代至疫苗代次后第6代(P6)。对各血清型工作种子批、2批原液及P6,按照企业自建标准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通则规定的鉴别试验、病毒滴度测定、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因子检查及遗传稳定性研究等方法进行检定。提取样品总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定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注释。分析传代过程中病毒滴度的变化及各血清型VP7、NSP4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工作种子批、原液及P6的支原体、无菌和外源因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各血清型工作种子批和P6病毒滴度在6.4~8.1 lg荧光转化灶/ml,原液病毒滴度在7.8~9.0 lg荧光转化灶/ml。G1—G4、G8血清型各样品VP7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G9血清型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各血清型样品NSP4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9.8%,且氨基酸突变位点均不在NSP4肠毒素活性区。结论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生产用毒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传代稳定性 多态性,单核苷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者和SARS-CoV-2灭活疫苗者血清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增进对SARS-CoV-2和SARS-CoV-2灭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免疫学特征的了解。方法选取44名COVID-19确诊病例、118名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和273名SARS-CoV-2灭活疫苗者纳入观测,分别收集检测不同时期的血清样本144份、381份和398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水平,结合人群基本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27%(23/44)、23.73%(28/118)和14.29%(39/273),确诊病例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者(χ2=12.106,P=0.001;χ2=34.755,P<0.001);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0%(44/44)、97.46%(115/118)和98.81%(166/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4,P=0.229)。确诊病例中,<40岁人群的IgM抗体浓度低于≥40岁人群(Waldχ2=6.609,P=0.010),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12.402,P<0.001);无症状感染者中,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无接种史人群(Waldχ2=4.530,P=0.033);疫苗者中,<40岁人群的IgG抗体浓度高于≥40岁人群(Waldχ2=9.565,P=0.002)。抗体水平动态分析显示,从第1周到第9周,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浓度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者。结论确诊病例的IgM和IgG抗体水平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疫苗者,≥40岁的确诊病例体内IgM抗体水平较高,有SARS-CoV-2疫苗接种史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IgG抗体水平较高;SARS-CoV-2灭活疫苗全程接种后具备较好的免疫原性,<40岁的疫苗者体内IgG抗体水平较高。

  • 标签: COVID-19 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牛痘疫苗的发明至今,疫苗的研发经历了数个里程碑式的革新,疫苗的种类从传统灭活、减毒活疫苗发展到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疫苗接种显著地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使人类寿命明显延长。疫苗接种率是传染病预防的关键,得益于儿童免疫规划,目前全球儿童疫苗覆盖率为85%,而成人疫苗接种现况不容乐观。当前疫苗研发仍面临许多挑战,一些重大传染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尚无有效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则考验着疫苗研发的速度。

  • 标签: 传染病 疫苗,灭活 疫苗,减毒 基因工程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3接种程序基础免疫后的免疫原性。方法选择≥2月龄健康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分成3组,应用Sabin株含有Ⅰ型、Ⅱ型和Ⅲ型的脊灰灭活疫苗(sIPV)和口服含有Ⅰ型和Ⅲ型的脊灰减毒疫苗(bOPV),按照1剂sIPV+2剂bOPV(1sIPV+2bOPV组)、2剂sIPV+1剂bOPV(2sIPV+1bOPV组)和全程sIPV(3sIPV组)3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分别采集3组基础免疫前和基础免疫后28~42 d双份血清,应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脊灰中和抗体。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共205名受试者完成脊灰疫苗基础免疫后血清脊灰中和抗体Ⅰ型、Ⅱ型和Ⅲ型阳转率均高于97.00%、阳性率均高于98.00%、几何平均滴度(GMT)较基础免疫前均大幅度升高,3组Ⅰ型、Ⅱ型和Ⅲ型基础免疫前后阳性率、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免疫后GMT均为Ⅰ型最高,Ⅲ型次之,Ⅱ型最低,Ⅱ型GMT水平 2sIPV+1bOPV组、3sIPV组均高于1sIPV+2bOPV 组。结论3组基础免疫后血清脊灰中和抗体均处于高水平,对脊灰病毒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不同程序基础免疫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2sIPV+1bOPV组、3sIPV组对Ⅱ型脊灰病毒的免疫原性优于1sIPV+2bOPV组。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免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肝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甲肝疫苗免疫学的影响。方法 将抽取的甲肝易感者按照科学随机原则划分为两组,对之分别予以国内A、B两厂家甲肝疫苗接种,其中,对部分接种者对侧上臂同时予以麻疹疫苗接种,在初次接种时间满1年后对所有受试者加强一剂甲肝疫苗,每次完成接种操作后,分别于24h、48h、72h细致观察受试者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在接种满1.5年后对受试者血清标本中的抗-HAV予以检测。结果 。对受试者接种甲肝与麻疹疫苗后,未产生显著副反应。B厂家苗联合免疫组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较之于单纯甲肝疫苗接种组更高,在A厂家苗族则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不会降低甲肝疫苗免疫学效果,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甲肝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联合免疫
  • 简介:摘要:地铁工程是城市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地铁工程顺利稳定运营,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便利的必然选择,而在实际工作中,地铁通信系统比较复杂,进行维护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地铁通信缆维护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地铁通信缆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对地铁通信缆维护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地铁 通信 漏缆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精准放置管腔内负压引流管的方法。方法两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分别为47岁女性(病例1)和67岁男性(病例2),分别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和“上腹部不适1年”于2019年10月和2019年1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胃镜活检病理分别显示为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病例2的CT诊断结果示胃恶性肿瘤伴小网膜囊淋巴结转移。两例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D2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至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病例1在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6天拔除鼻肠管,术后第7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0℃,术后第8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并精准放置口内负压引流管,见图3。病例2术后第5天发热,体温38.6℃,腹腔引流液颜色浑浊并分层,约1 000 ml,引流液淀粉酶为13 000 U/L。当天透视下确定为EJAL,同时精准放置口内引流管,持续腹腔引流,营养和抗感染治疗。精准放置引流管的方法:透视下放置口内负压引流管至尖端离口3 cm左右;注入泛影葡胺,精准调整使引流管侧孔靠近口,负压吸引。观察指标:观察口内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引流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记录抗生素使用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两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精准放置口内负压引流管,病例1和病例2放置该引流管后分别间断发热6 d和5 d;口内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300 ml和400 ml,患者2第2天引流量不足200 ml;发生后使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10 d和6 d;分别于第24天和第14天诊断为口愈合,并恢复饮食;住院总费用分别为61 297元和63 942元。病例1随访3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病例2随访8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对于EJAL,精准放置口内引流管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肠液流入腹腔、减轻感染、加快愈合,方法简便且易于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空肠吻合口漏 负压引流管
  • 简介:摘要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种是通过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来预防和控制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常规方法。面对当今重大、复杂、突发、高变病原体,传统疫苗学方法难以满足需求,新型疫苗技术是应对未来全球健康挑战的有利武器。未来疫苗技术要着眼于更合理、更精准和更高效,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疫苗效力。此文梳理了目前疫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升对未知病原体的探索和主动防御的共识,促进创新性疫苗技术体系的发展。

  • 标签: 传统疫苗 新型疫苗 病原体 佐剂 疫苗设计技术 免疫原
  • 作者: 陈颖 周弘璐 赵玉良 汪萱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临床研究所,石家庄0500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方法包括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以及模型预测、Meta分析等方法。直接评价通过评价疫苗对所预防疾病发病和(或)感染的保护作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是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的金标准。通过免疫学替代指标间接评价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数学模型、Meta分析等方法也可用于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评价。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分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完善疫苗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评价研究 免疫持久性
  • 简介:摘要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率,但疫苗不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后仍罹患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称之为疫苗突破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多有报道,正确认识疫苗突破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突破性感染的定义、发生机理以及现状做综述,以期获得对疫苗突破性感染的正确认识,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 标签: 疫苗突破性感染 新冠病毒 乙肝病毒 流感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疫苗的接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免疫力低下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这对保障儿童的安全、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疫苗接种已成为一经济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手段,尽管目前对儿童的免疫仍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但整体来说,疫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从家庭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疫苗的接种,会分析孩子在接种疫苗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副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增强孩子们的免疫。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提高免疫效果,减少副作用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因此,本论文还对我国儿童在接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儿童疫苗接种 问题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