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对急性肺栓塞(APE)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急诊科APE患者74例,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5.1±16.6)岁。根据BNP和TnT水平分为3组,BNP+TnT均阴性为A组40例,单纯BNP阳性为B组24例,BNP+TnT均阳性为C组10例。测定所有患者BNP、TnT水平;记录患者入院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2.5%vs.16.7%),与B组比较,C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16.7%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T与住院总时间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BNP、TNT均是APE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两者均升高的APE患者应积极处理。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脑钠肽 肌钙蛋白T 晕厥 症状缓解时间 住院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诊断及与病情预后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增强CT检查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历资料,通过记录CT检查评分、胰腺坏死程度、分析局部并发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76例病人中,其中29例胰腺假性囊肿,16例胰腺脓肿;胰腺坏死的范围、部位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和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周坏死、CT严重指数与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有关。结论CT增强扫描可确立重症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诊断,对病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增强CT扫描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在评估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呼吸、危重病科收治的102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即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PLT),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SIRS组、非SIRS组比较,SIRS组PT、APTT较后者低,而FIB较后者高,两组PL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死亡组PT、APTT明显低于存活组,FIB高于存活组,而PLT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PT、APTT、FIB、PLT与APACHEⅡ评分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0.499、0.509、0.434,且PT、APTT、FIB、D-dimer、PLT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APACHEⅡ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凝血功能出现显著异常,其中PT、APTT、D-dimer、PLT对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 AECOPD APACHEⅡ评分 SIRS
  • 简介:摘要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必要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分析,尽可能正确判断,及时提供病情变化信息,不误抢救时机。

  • 标签: 病情观察 认真仔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与凝血因子联合检测对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评估价值。方法3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体检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凝血因子检测,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细胞计数检测中的WBC、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因子检测中的PT、TT、APTT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细胞计数中的WBC和L%与肝功能损害指标的Tbil、Dbil比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而凝血因子中的PT、APTT与肝功能损害指标的ALT、DBil、AST、TBil比较,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细胞计数与凝血因子联合检测可以反映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损害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细胞计数 凝血因子 急性乙型肝炎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我院对0—2岁儿童进行佝偻病发病抽样调查,共调查1989名儿童,发病率为34.54%,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5%。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小儿发病高达46.72%。通过调查了解了本地0-2岁小儿佝偻病发病规律,并提出系列降低佝偻病发病率的紧急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手段对比MEWS(早期预警评分)同APACHEI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2种评分标准用于低年资护士对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2例在我院采用上述2种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的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在各类治疗及病房中的构成比及治愈率、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在用于低年资护士中对于两种评分标准在不同分数段潜在危重病患者在HDU(专科普通病房)、ICU以及普通门诊治疗和急诊治疗各类中的构成比;及患者在接受评分治疗后的治愈率及预后情况。结果2种评分标准的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收治进HDU及ICU的概率越高。但与APACHEII相比MEWS鉴别的灵敏度及所需时间等均优于APACHEII。结论2种评分标准用于低年资护士对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评估及预后分析中均正确可靠,但相比而言MEWS不仅评分操作简捷、用时短、效率高;而且经济实惠。

  • 标签: 2种评分标准 低年资护士 危重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78例患者(男60例,女18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7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62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组同时积极治疗糖尿病。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重,空洞发生率、病变累及范围、痰菌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及痰菌涂阳率均重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病情复杂,但经早期应用胰岛素,积极降糖,规范抗结核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可以取得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近的疗效。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胰岛素 疗效
  • 简介:摘要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感染诱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心肺衰竭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且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故应早期进行识别。本文从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可以预测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病 病情进展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骨科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坠落伤、锐器伤、车祸伤、意外交通和机器压榨伤者等,该科室患者常有多发性骨折,并伴其他部位系统损伤,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短期可直接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夜间护理方面对护士观察能力要求较高。作为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工作时间较短的低年资护士,更应当加强对自身夜间观察病情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才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增强患者治疗舒适度。本文主要研究骨科低年资护士夜间病情观察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如何加强观察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骨科 低年资护士 夜间病情观察能力 影响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妇女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希望为促进妇女健康水平提供可靠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与社区联合组织的已婚妇女体检为研究对象,重点收集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体检的684位已婚妇女健康调查资料,统计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生殖感染问题。结果在调查过程内出现常见病症状人数为184人,占总数的26.9%,在常见病患者中,白带异常患者人数68例(9.94%),腰腹疼痛患者人数61例(8.91%),外阴瘙痒患者人数47例(6.87%)。30-39岁妇女认知率最高,60岁以上妇女认知率最低。结论加强社会健康教育力度,推广妇女健康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妇科常见病发病几率,适合在各大社区与医院内推广。

  • 标签: 社区妇女 妇科常见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有效的心理支持,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5例结脑病人治愈好转3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结脑病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通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行血液净化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饮食控制依从性、患者满意度上升。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行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结核病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007-2012年结核病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6年发现结核病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8.9×10^-5;新生入学体检时发现结核病42例,结核病年平均检出率231.2×1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1,P〈0.05)。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5.8%,新生体检发现的结核病占患病学生的67.7%。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强化对患结核病学生的治疗监管,加强在校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学生 结核病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地区人群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3名甲状腺肿住院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同时随机抽取96名社区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名病人,其中甲状腺肿大49人,癌症30人,另外23人尚未明确诊断。甲状腺肿患者与文化水平、人均月收入、食用海带紫菜、大蒜、做饭用水种类、发脾气或生闷气、负性生活事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史、经常接触手机电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大患者与普通人群在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甲状腺肿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