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的建立。方法于2018年10月,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1例。根据死亡风险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无死亡风险组(153例)和有死亡风险组(18例)。通过文献分析及临床资料的收集,初步筛选与矽肺患者病情相关的变量,观察初筛变量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选择与死亡风险有关联的变量作为最终变量,建立病情评估指数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情评估指数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功能损伤分级、尘肺期别、病情加重和有无并发症5个变量作为矽肺病情评估指数的变量,病情评估指数评分范围1~11分。病情评估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0.747(95%CI:0.590~0.904),能较好地判别矽肺患者有无死亡风险;随着病情评估指数评分升高,死亡风险增加。当截断值为7分时,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效果最好,灵敏度0.667,特异度0.876。病情评估指数对存在死亡风险的判别正确率66.7%。结论病情评估指数可以预测矽肺患者的死亡风险,能够较全面评估病情

  • 标签: 矽肺 肺功能 病情加重 并发症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经过短暂的急性期治疗后,通常进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病期。对于慢病期及其精神残疾程度和康复治疗效果均有相对的评判标准。只有把握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估疗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标签: 标准 慢病期 精神残疾 疗效计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国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临床症状不典型、双肺易受累等特点,易导致漏诊误诊,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困难。发热、咳嗽、肌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可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识别。同时病情进展速度、发热情况、CT表现、缺氧程度、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等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程度的评估依据。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早期识别 病情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评估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8日至2月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31例,均行动态肺部超声检查,观察其肺部超声表现,并进行肺超声评分(LUS),分析LUS与临床分型及血氧合指数(PaO2/FiO2)的相关性,以及当LUS进展为中/重度时与对应的临床分型转变的关系。结果31例COVID-19患者中,2例(6.5%)超声未见明显病变,LUS 0分;29例(93.5%)显示肺部超声异常,LUS 1~26分,主要表现为B线征,6例(19.4%)合并"白肺征",13例(41.9%)合并肺实变征。LUS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rs=0.683 2,P<0.001);与PaO2/FiO2呈负相关(r=-0.864 3,P<0.001)。首次及动态超声检查中,13例患者LUS评为中/重度,LUS评估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准确率为81.3%(13/16)。LUS进展为中/重度的时间较临床分型提前1~3 d。结论COVID-19患者肺部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病变,可合并肺部实变。超声可无创性评估COVID-19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超声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 B 型利钠肽 ( BNP) 、肌钙蛋白 I( TnI) 及同型半胱氨酸 ( Hcy) 水平变化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5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 62 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 ( 患者无休克也无心功能不全 ) 30 例,中危组 ( 患者无休克仅有心功能不全 ) 20 例,高危组 ( 患者同时有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 12 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AXSYM 型 TnI 快速定量检测仪测定血清 TnI 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 Hcy 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高危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且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死亡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升高,且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B 型利钠肽 肌钙蛋白 I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肺栓塞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具有随机性和强时效性的特点,危重病人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脏骤停。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迅速、紧急地开展急救,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开展有效的急救措施,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此外,急诊护理技术要求高,需要护理人员,拥有全面的护理知识和观察病人的状况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病人的状况的评估工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的基本急救和先进理论和操作技术,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紧急治疗,对于患者采取急救和护理。危重症评估工具,可以为医务人员分诊、治疗提供协助、便利,医务人员合理评估病人的病情,有助于急救、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临床上有多种危重疾病评估工具,本文就其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急诊 急危重症 病情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18F-DOPA脑 PET显像对早期帕金森病( PD)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33例早期 PD患者(观察组)与 1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 PET-CT现象资料,分析两组纹状体对 18F-DOPA摄取情况,对比纹状体 -枕叶摄取比( SOR)。结果:对照组壳核 SOR与尾状核 SOR分别为 2.48±0.26、 2.62±0.24,观察组起病同侧与对侧壳核 SOR分别为 2.01±0.23、 1.78±0.25,起病同侧与对侧尾状核 SOR分别为 2.18±0.33、 2.02±0.2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在不同 H-Y分级上 1.5级 SOR降低明显。结论: 18F-DOPA脑 PET显像对早期诊断及评估 PD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18F-DOPA 脑 PET现象 早期帕金森 诊断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淀粉酶升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淀粉酶(amylase,AMS)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DKA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249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得的AMS水平分为正常组(n=176)和升高组(n=73)。对性别、糖尿病类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死亡例数、ICU监护例数、出院后发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次数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对年龄、p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Ca2+、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院内及院外结局的差异。结果AMS升高组ICU监护率为50.7%,ICU监护天数中位数为4 d,总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4 d,治疗费用中位数为2.8万,均高于AMS正常组(P<0.05);病死率、住院期间合并AP、出院后发生AP的比例在AMS升高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既往发生DKA次数、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HbA1c、pH、BUN、Scr,在AMS升高组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AMS升高的DKA患者,需要收入ICU监护病房的可能性增加,在ICU内监护天数、总住院天数及总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期间总体病死率及出院后发生AP的可能性未增加。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淀粉酶 ICU监护 住院时间 治疗费用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的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急诊患者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总有效率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1 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对我院数据库资料进行调取,录入其中符合要求的急诊患者 3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录入 Excel 表格,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 n=190 )与实验组( n=190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选择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患者抢救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院内转运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短,而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时,配合使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和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临床上的抢救效率,对于临床推广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临床研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超声检查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的临床价值,及其与炎症及骨代谢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同期纳入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两组均于入院次日晨起、治疗7 d、14 d时,分别抽取外周血、膝关节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膝关节超声影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OC)、C端肽(CTX)水平变化,并分析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27.11±3.24)ng/L、(15.98±1.96)ng/L 、( 2.56±1.17)ng/L]、OC[(15.47±6.33)mg/L、(11.27±4.14)mg/L、(9.43±2.82)mg/L]、Hs-CRP[(14.95±1.44)mg/L、(9.89±1.23)mg/L、(6.26±0.55)mg/L]、IL-6[(2.73±0.31)ng/L、(1.38±0.13)ng/L、(1.21±0.25)ng/L]均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的CTX[(5.29±1.96 )ng/L、(4.38±1.64 )ng/L 、(3.91±1.85 )ng/L]、OC[(6.24±1.54)mg/L、(5.62±1.06)mg/L、(5.57±1.40)mg/L]、Hs-CRP[(5.78±1.17)mg/L、(4.62±1.02)mg/L、(3.73±0.94)mg/L]、IL-6[(0.17±0.15)ng/L、(0.15±0.03)ng/L、(0.15±0.14)ng/L](t=26.634、8.646、8.365、22.256、7.326、11.065、26.945、6.295、7.186、41.433、6.763,21.773,均P<0.05);治疗后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OC、Hs-CRP、IL-6均较治疗前下降(F=8.262、7.873、18.353、21.45,均P<0.05),早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各时点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超声评分[(9.12±4.27)分]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3.57±1.82)分](t=7.333,P<0.05);同时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呈正相关(R2分别为0.848、0.828、0.821及0.831,均P<0.05)。结论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随膝骨关节炎病情进展而升高,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与上述指标变化呈正相关性,治疗后明显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对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超声检查 疾病进展程度 骨代谢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骨钙素 C端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25)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66例,其中脓毒症55例,脓毒症休克111例;存活150例,死亡16例。比较不同类别及预后脓毒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乳酸(Lac)、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C)、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PACHEⅡ)评分低于脓毒症休克者(P<0.05),脓毒症者血清microRNA-25水平高于脓毒症休克者(P<0.05)。存活者PCT、D-D、Lac、Cyst-C、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者(P<0.05),存活者血清microRNA-25水平高于死亡者(t=10.09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c、Cyst-C、microRNA-25、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86、9.152、0.135、4.359,P=0.034、0.044、0.040、0.004)。结论血清microRNA-25水平下降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可用于临床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标签: 微小核糖核酸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技术(MRI)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用于评估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80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参照相关标准并结合格拉斯哥评分(GCS)评价颅脑损伤程度,将轻度患者纳入轻度组(33例)、其余纳入中重度组(47例);纳入同期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纳入对象在入院当天接受头颅MRI检查,记录受检者基线资料,观察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MRI检查各序列表现及出血灶检出数,分析MRI联合DTI评估患者病情的价值。结果各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患者额叶、颞叶、胼胝体、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出血灶检出数量均少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9、19.270、48.901、23.003、10.112、16.108、13.934,均P<0.001);3组除脑桥左右侧FA值外(F=1.988、1.732,P=0.142、0.181),额叶白质、颞叶白质、胼胝体、脑桥、内囊左右侧FA值、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A=93.570、449.338、58.371、126.061、35.422、15.002、140.938、187.958,FADC=97.790、59.383、58.661、60.141、31.042、40.147、57.696、58.011、30.962、31.741,均P<0.001),且以中重度损伤组FA、ADC值最低,后由低至高依次为轻度损伤组、对照组。结论MRI联合DTI扫描能够全面且清晰显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病变情况,MRI检出出血灶数目越多、DTI检查显示观察区FA值或ADC值越低,提示患者损伤程度越严重。

  • 标签: 颅脑损伤 病情评估 磁共振成像,弥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碱酯酶、乳酸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ICU的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86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2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4例);再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将86例患者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2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呼吸机使用情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胆碱酯酶、乳酸、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28 d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胆碱酯酶、乳酸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胆碱酯酶水平[3 897.30(2 970.70,4 760.15)U/L vs. 2 718.05(2 080.25,3 182.05)U/L]显著高于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而乳酸水平[2.09(1.15,2.99)mmol/L vs. 3.00(2.10,7.00)mmol/L]、APACHEⅡ评分[9.00(6.00,15.00)分vs. 15.50(9.00,19.75)分]及SOFA评分[4.00(2.00,7.50)分vs. 9.50(6.25,13.75)分]均显著低于脓毒性休克组患者(P均< 0.05)。存活组患者胆碱酯酶水平[(3 933 ± 1 484)U/L vs.(2 678 ± 756)U/L]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而乳酸水平[2.14(1.24,2.98)mmol/L vs. 4.55(1.72,12.13)mmol/L]、APACHEⅡ评分[9.00(6.00,14.50)分vs. 17.50(15.00,19.75)分]及SOFA评分[5.00(2.50,8.50)分vs. 10.50(7.50,13.75)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P均< 0.05)。将胆碱酯酶、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碱酯酶是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保护因素,而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则是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胆碱酯酶、乳酸、胆碱酯酶联合乳酸、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对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均< 0.05)。结论胆碱酯酶和乳酸对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均具有预测价值,可协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快速的判断。

  • 标签: 胆碱酯酶 乳酸 脓毒症 严重程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NICaS)监测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分析NICaS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于2019年8月,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和中-重型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APP)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NICaS组68例、经肺热稀释法组(Picco组)67例、经验治疗组(经验组)65例。分析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NICaS组、Picco组和经验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治疗期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Picco组患者AOPP及APP住院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排出量(CO)在2.8~6.7 L·min-1的相关性明显(r=0.738,r2=0.545,P<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410~1 950 d·s·cm-5·m2的相关性明显(r=0.792,r2=0.627,P<0.01)。Bland-Altmen分析显示,Picco和NICaS法所测得CO和SVRI值分别具有97.01%、95.52%的一致性。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和Picco组患者平均每日输液量、每日输注胶体液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获得CO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aS可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有效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无创技术 监测系统 农药 有机磷中毒 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APP) 临床指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降钙素原(PCT)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0例血培养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及18例血培养为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患者(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2组患者均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并分别在诊断为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时记录EVLWI的数值变化,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同时在确诊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时立即行静脉血的采集,采集非抗凝血3 mL,离心后留取血清并行PCT的检测,记录2组PCT值。比较2组确诊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时EVLWI及PCT,对数据行t检验并行Bonferroni校正。绘制EVLWI及血清PCT预测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诊断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95%的置信区间、约登指数、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诊断为脓毒症时,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患者的EVLWI、PCT水平分别为(10.6±1.6) mL/kg、(6.64±1.63) ng/mL,均高于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7.9±1.7) mL/kg、(4.60±1.31)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3、4.206,P值均小于0.05)。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时,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患者的EVLWI、PCT水平分别为(15.0±1.3) mL/kg、(12.87±2.65) ng/mL,均高于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组[(10.7±1.5) mL/kg、(6.29±1.7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08、8.867,P值均小于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可以得知,应用EVLWI及PCT判断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及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5 mL/kg、5.9 ng/mL;约登指数分别为50%、59%,灵敏度分别为50%、70%,特异度分别为100%、89%。EVLWI及PCT判断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休克及非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休克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5 mL/kg、9.2 ng/mL;约登指数分别为90%、95%,灵敏度分别为90%、95%,特异度均为100%。结论EVLWI及PCT可作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评估指标,可进一步提高革兰氏阴性杆菌烧伤脓毒症危险预测性的准确度。

  • 标签: 烧伤 脓毒症 血管外肺水 降钙素原 革兰氏阴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细胞因子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6月入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年龄≥18岁且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于确诊后24 h内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HMGB1、vW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生成素-2(Ang-2)等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脓毒症患者、脓毒性休克患者、健康体检者,以及28 d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各细胞因子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细胞因子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脓毒症患者1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25例,健康体检者30例;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中28 d死亡15例,存活21例。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IL-10、HMGB1、vWF、sTM、VEGFR-2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脓毒性休克组TNF-α、IL-10、HMGB1、vWF、sTM较脓毒症组进一步升高,而Ang-2水平则显著下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死亡者TNF-α、IL-10、HMGB1、vWF、sTM均明显高于存活者,而Ang-2低于存活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入组时HMGB1、TNF-α、sTM、IL-10、vWF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666、0.445、0.430、0.355,均P<0.05),且HMGB1、TNF-α与SOFA评分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3、0.479,均P<0.05);而Ang-2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9、-0.44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vWF、IL-10、sTM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均高于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0.946(0.870~1.000)、0.902(0.790~1.000)、0.877(0.745~1.000)、0.868(0.734~1.000)比0.846(0.700~0.99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vWF、sTM、IL-10是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分别为4.731、0.407、-7.058、-0.887,均P<0.05)。结论HMGB1、vWF、IL-10、sTM等细胞因子均可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细胞因子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同源框同源物1(Six1)基因甲基化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良性疾病组),检测两组Six1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情况,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Six1基因甲基化的差异。对比乳腺癌患者中Six1基因未甲基化与甲基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Six1基因未甲基化率及mRNA表达情况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1937、MCF-7、Hs 578T及Bcap-37乳腺癌细胞中Six1基因为未甲基化状态。乳腺癌组Karnofsky评分<70分、低分化、肿瘤最大径≥ 5 cm、淋巴结转移数目≥ 9个、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 + Ⅳ期患者Six1基因未甲基化率显著高于Karnofsky评分≥ 70分、高、中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淋巴结转移数目<9个、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85.7%(18/21)比58.0%(40/69)、92.6%(25/27)比62.3%(33/53)、90.0%(27/30)比62.0%(31/50)、92.9%(26/28)比61.5%(32/52)、100.0%(14/14)比66.7%(44/66)、90.5%(38/42)比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x1基因未甲基化患者生命质量显著低于Six1基因甲基化患者(P<0.05)。结论Six1基因在乳腺癌中为低甲基化状态,在乳腺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同源框同源物1 甲基化 病情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