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皮肤黏膜淋巴综合患儿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而降低心血管损害。方法分析42例住院皮肤黏膜淋巴综合患儿病例资料,分析该组患儿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情况。结果42例皮肤黏膜淋巴综合患儿中,发热42例(100%),伴随皮疹38例(90.5%),结膜充血30例(71.4%),出现口唇皲裂42例(100%),颈部淋巴肿大28例(66.7%),有指趾端脱皮34例(80.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40例(95.2%),血沉增快38例(90.5%),C反应蛋白增高38例(90.5%),血小板增多31例(73.8%),冠状动脉扩张10例(23.8%)。所有确诊病例均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冠状动脉瘤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并足量应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降低心脏等血管损害发生率。

  • 标签: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治疗应用 冠状动脉 儿童
  • 简介:摘要对我院2005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66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患儿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川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川崎病进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心脏损害的护理;结果通过对28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认识到及时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耐心细致地对症护理,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及健康宣教,对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川崎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对35例患儿特别是合并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患儿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对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尽快掌握其护理要点,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护理
  • 简介:皮肤黏膜淋巴综合是小儿时期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已成为皮肤黏膜淋巴综合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发病第5~10天应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退热,并能明显减少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但有报道发现部分皮肤黏膜淋巴综合患儿对丙种球蛋白的初始治疗无效,

  • 标签: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治疗应用 肝功能损害 儿童
  • 简介:摘要患者男,52岁,因“劳累后呼吸困难2个月,发现皮肤结节1个月”于2016年5月就诊我院,皮肤结节病理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淋巴病理符合结节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肤结节缩小消失,但纵隔淋巴进行性增大,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最终诊断结节病合并结核感染可能性大,抗结核疗程18个月,随访5年病情稳定。

  • 标签: 皮下结节 淋巴结肿大 结节病 结核感染
  • 简介:摘要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炎(periodic fever,aphthous stomatitis,pharyngitis and adenitis,PFAPA)综合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复合病因和异质遗传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是儿童周期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迄今为止,已经探究了许多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免疫机制和遗传易患性,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同时由于缺乏规范的诊疗标准,致使许多患儿接受了不必要的检查及不合理的治疗。该文旨在从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PFAPA综合,以期制定更具体的诊断标准及更规范的治疗方案,使PFAPA综合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

  • 标签: PFAPA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淋巴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愈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模式下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不良反应护理的综合护理,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依从性也有所提升,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综合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38例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率达到100%,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综合症进行临床诊断,同时再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且给予早期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 非典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殖。好发于儿童,老年人罕见。本文探讨1例发生于老年人的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肿瘤细胞簇状排列伴有噬血现象。免疫表型支持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子检测存在BRAF V600E突变。发生于老年人的LCH伴有噬血现象病例少见,病理诊断缺乏经验,容易误诊或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冷球蛋白的检测对检测时的温度要求较高,并非临床常规开展的项目,有时会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病程中曾有皮肤紫癜、肾功能损伤、呼吸衰竭、心包积液的病情危重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经检查,确诊冷球蛋白血症合并小B细胞淋巴瘤。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冷球蛋白血症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浅表淋巴活检的指。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23年6月接受浅表淋巴活检的住院或门诊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儿童浅表淋巴活检的手术指。结果  10年间共收集98例,通过分析其年龄、发病持续时间、诱因、有无发热、白细胞和CRP、超声观察淋巴大小、形态、周围有无粘连等相关因素,最终通过病理结果证实为三种类型,良性、恶性、及交界性。结论  淋巴大小、发病时间、血液相关指标不能作为浅表淋巴活检的指标,而超声中淋巴形态是独立客观的预测因素,这种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作为一个辅助指标确定淋巴活检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儿童 浅表淋巴结 活检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发生率很高,重度营养不良一旦出现再喂养综合,有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患者,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出现再喂养综合,同时合并淋巴结核,经过消化内科、营养科、大肠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讨论、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 标签: 克罗恩病 再喂养综合征 结核,淋巴结 营养不良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血磷 多学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