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刑事和解是解决已然犯罪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实体性,即一种解决已然犯罪的结果,以道歉、赔偿等方式实现部分或全部刑事责任;二是程序,即刑事和解实现的过程,目前可通过三种司法方式——国家司法、协商司法和恢复性司法实现。刑事和解解决了部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或者说其内容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刑事和解是在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被害人在追究犯罪的程序中地位上升,犯罪嫌疑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对较轻。

  • 标签: 刑事和解 实体性 程序性
  • 简介:文章根据安徽省电力公司ERP系统在运行过程对二次开发程序能优化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ABAP程序能分析方法,详述ABAP程序常用和非常用性能优化方法,并对程序优化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

  • 标签: ABAP 程序 性能优化
  • 简介:现代认知心理学依据知识的不同表现方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其中程序知识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较为明显。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学科。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而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侧重于程序知识,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侧重于陈述性知识。

  • 标签: 创造性思维培养 程序性知识 地理环境 学生 社会文化环境 陈述性知识
  • 简介:程序环境违法行为适用按日连续处罚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必要。根据差别化的需求,程序环境违法行为适用按日连续处罚应采取合理的适用路径。以“立法适用”为基础的路径无法穷尽和预设多样化的程序环境违法行为。程序环境违法行为适用按日连续处罚的合理化问题实质上就是“执法适用”的合理化问题,对程序违法行为适用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路径应作方向性调整,即在明确“立法适用”的前提下转向完善“执法适用”。

  • 标签: 程序性环境违法行为 按日连续处罚 适用路径
  • 简介:一、由“零”到“整”,体会程序知识的“结构美”从数学学科的整体分析,很多知识都具有程序的特征,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出现频率也会逐步提高。《角的度量》属于以操作技能的形成作为主要目标的内容,事实上,其背后还蕴含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意图。这种经验一方面是直接的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测量活动”整体感知的一种间接经验。

  • 标签: 程序性知识 教学过程 数学学科 出现频率 操作技能 数学活动
  • 简介:借鉴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的学习理论,结合职业教育学习特点,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特点;分析程序知识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阐述程序知识是以"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的产生式及产生式系统为表征。在职业教育中应创设出触发动作的情境,并在相应的情境下指导学生实践。阐述程序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陈述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对职业教育教学策略的不同要求。

  • 标签: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OM)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11/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程序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程序性护理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 简介:在整节课的实施中,立足于学生的课前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知识学习的课外延伸,维持学生对'角的度量'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欲望。

  • 标签: 角的度量 电子书包 知识建构 探究
  • 简介:【摘要】 GLP-1是一种由肠道分泌的内源性激素,有降低血糖和控制体重的效果。通过对近年来有关 GLP-1受体激动剂的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汇总,本文对已上市的 GLP-1受体激动剂的临床药效以及安全进行了综合叙述 , 望为应用该类药物治疗的医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药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1例在临床上罕见的抗GABA_B受体脑炎男性飞行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治,并对该疾病的预见性给予前瞻展望。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MRI、脑电图、肿瘤病理检查等方面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及相关文献分析。结果该患者呈亚急性起病,病前无感染史,因眩晕入院,后以抽搐起病,病情进行加重,脑电图提示轻-中度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蛋白及葡萄糖正常,白细胞39×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自身免疫脑炎相关抗体:抗GABA_B受体-IgG强阳性。头颅MRI示双侧颞叶海马区异常信号。肺部CT及全身PET-CT扫描未见典型恶性肿瘤样高代谢病灶。结论抗GABA_B受体脑炎在飞行员中发病极为罕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行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ncephalofluctuographytechnology,ET)检测及血清学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

  • 标签: 抗GABAB受体脑炎 飞行员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或脑脊液中的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是否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指标。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中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行腰椎穿刺检查的新生儿为感染组,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和培养结果分为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以同一时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病房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根据出生体重分为〈2000、~2500、~3000、~3500和〉3500g亚组,根据孕周分为〈33、~35、~37、~39和〉39周亚组。对照组取新生儿在出生后的脐带血;感染组于急性期或稳定期行腰椎穿刺检查,24h后取静脉血标本。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或脑脊液标本中的CX3CL1水平,比较各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69例,感染组24例。中枢感染(化脓脑膜炎)亚组8例,败血症亚组10例,非败血症亚组6例(脑积水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新生儿惊厥2例、高胆红素血症伴食管气管瘘1例)。对照组脐血CX3CL1水平为(97.8±13.3)pg·mL^-1,脐血CX3CL1水平在不同体重亚组以及不同孕周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X3CL1水平在感染组血浆(95.1±8.2)pg·mL^-1和对照组脐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9)。CX3CL1水平感染组脑脊液中(210.0±11.9)pg·mL^-1高于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中的中枢感染亚组、败血症亚组和非败血症亚组脑脊液CX3CL1水平分别为(243.1±13.3)、(208.2±20.1)和(168.7±20.6)pg·mL^-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中枢感染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败血症亚组与非败血症亚组比较(P=0.180)、中枢感染亚组与败血症亚组比较(P=0.1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3CL1表达水平相对稳定

  • 标签: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炎症 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Nurr1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urr1引物,采用PCR法从Nurr1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酶切后与pHBAd-EF1-MCS-GFP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验证后,与骨架质粒pHBAd-BHG共同转染293细胞,通过反复冻融传代提高病毒载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具有目的基因NURR1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

  • 标签: NURR1 过表达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底前脑(BF)多巴胺D1受体是否参与调节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BF微注射模型并随机分为D1受体激动剂(chloro-APB)组,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组和生理盐水(Saline)组,n=8。观察BF微注射SCH23390、chloro-APB或Saline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BF微注射chloro-APB加速丙泊酚麻醉苏醒(P<0.05),对麻醉诱导无明显影响(P>0.05);微注射SCH23390产生相反的效应;微注射Saline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无影响(P>0.05)。结论BF多巴胺D1受体参与调节丙泊酚麻醉苏醒和皮层EEG觉醒,没有参与麻醉诱导过程。

  • 标签: 基底前脑 多巴胺 丙泊酚 苏醒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膜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简介:在年度摄影佳作巡回展上,一幅题为'投入死亡'的照片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照片上是一个正在划火柴的小姑娘,蜡烛旁摆着许多漂亮的礼物,背后却有一个美丽的少妇,面对照相机,正从窗外飞身下落。照片下有这样一段说明:'这张惊人的照片,由巴特·肯尼迪于某日晚上9时30分摄于其布鲁克林的摄影室。当肯尼迪先生按下快

  • 标签: 投入死亡
  • 简介:一山县义雄并非生物学家,他只是东京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过,他暴戾的性格与莘莘学子的身份有些相悖,这也许与其骄横恣肆的血统有关。山县家族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是这个岛国的将门豪族,其祖上曾两度组阁,在岛国近代史上势侵政坛几十年,惯于高视阔步傲顾民众。山县义雄身上搏动着先祖的血脉,又从小耳濡目染,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 标签: 死亡 生物学家 东京大学 明治维新 独善其身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50例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血糖仍控制不佳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分别加艾塞那肽和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治疗16周,观察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艾塞那肽组FBG、2hPBG、HbA1c及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减轻体重。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艾塞那肽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