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周旋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医院  云南景洪  666100)  【摘  要】目的:以在我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减轻分娩镇痛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200例在我院分娩产妇,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及试验组(n=100),对照组产妇不采用镇痛措施,试验组产妇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评估和对比两组产妇分娩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结果:T0时产妇VAS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1-T3时试验组产妇VAS评分均较对照低(P<0.05)。结论:为产妇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在促醒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实施同样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28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加用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修订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评价其治疗后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所致的意识障碍方面的促醒作用。结果正中神经电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Glasgow评分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采用穴位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促醒率,缩短疗程。

  • 标签: 正中神经电刺激 脑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围术期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与舒适化医疗的核心环节之一。穴位刺激已证实可有效降低围术期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加速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牵头发起,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规范制订,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共识进行临床问题遴选,最终确定了7个临床问题。基于系统评价结果,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病人偏好和其他资源,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共识形成16条推荐意见,主要内容包括穴位刺激用于围术期疼痛管理的有效性和评估方法、临床操作参数选择、操作人员资质及适应证等,并对每条推荐意见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以期提高穴位刺激在术后疼痛方面的规范使用,为国内麻醉同行进行科学规范的应用穴位刺激辅助治疗术后疼痛提供参考。

  • 标签: 疼痛,手术后 指南 穴位刺激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穴位刺激(TAES)对皮肤不同部位痛阈的影响,以及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变化。方法:20例ASAⅠ级腰麻病人随机分为TAES组(n=10)和shamTAES组(n=10),以2-100Hz电刺激双侧合谷、劳宫、内开和外关30min,分别在TAES前(tl)、TAES30min后(t2)和停止TAES30min(t3)时测定手指、腹壁和颈部皮肤电刺激的感觉阈和痛阈,在TAES组同时间点抽取脑脊液测定其中β-EP和CCK-8的浓度。结果:组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点及组间电刺激的感觉阈与疼痛阈均未见显著性差异;TAES组各时间点脑脊液中β-EP和CCK-8的浓度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TAES(2-100Hz)刺激双侧合谷、劳宫、内阈和外阈30min对不同部位皮肤的感觉阈和疼痛阈没有影响,脑脊液β-EP和CCK-8浓度没有变化。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TAES 痛阈 Β-内啡肽 Β-EP 八肽胆囊收缩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经腹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经皮穴位刺激组(A组)、经皮穴位刺激+药物组(B组)、药物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穴位为足三里、内关及合谷穴,记录术后及次日清晨前恶心呕吐次数,B组采用穴位刺激加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药物组只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D组不采取措施。结果A、B、C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次数均低于D组,A组、B组较D组相比差异更为显著(P<0.01),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人术后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药物治疗与只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相当,单纯使用经皮穴位刺激治疗即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并减少止吐药物的用量。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恶心 呕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足底穴位刺激联合中药足浴在早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男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早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60例作为观察组加用足底穴位刺激联合中药足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足底穴位刺激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可改善早泄患者的射精潜伏期短的问题,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身体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早泄 足底穴位刺激 中药足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低频电刺激在乳汁涩少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40例气血虚弱型乳汁涩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适当增加摄入液体、改善饮食营养等。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并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穴位按摩采用针对乳腺相关穴位来回推拿的方式进行,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进行两次,疗程为连续4周。低频电刺激使用频率为20Hz,脉冲宽度为1ms,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3次,疗程为连续4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30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2.5分和3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60%提高到85%。对照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15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1分和1.5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55%提高到7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按摩联合低频电刺激对乳汁涩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乳汁涩少的症状,增加乳汁分泌量,改善乳房不适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穴位按摩 低频电刺激 乳汁涩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隔药灸所用苗药的不同特性对模型家兔穴位部位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探索苗药隔药灸治疗时,其辛热特性对穴位刺激作用。方法:卵蛋白法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艾灸组、辛热苗药-三百棒组、辛热苗药-白条松组、平性-青风藤组、寒性-三加皮组,空白组只造模不干预,艾灸组采用直接灸的治疗方式,药物组隔药灸治疗,ELISA、PCR方法检测穴位刺激相关神经递质——SP(P物质)、CGRP(穴位局部降钙素相关蛋白肽)含量,比较穴位刺激作用强度。结果:ELISA检测表明,与平性药青风藤、寒性药三加皮相比,辛热苗药三百棒、白条松作为隔药灸用药促进穴位部位SP、CGRP更具显著性(P

  • 标签: 辛热苗药 隔药灸 穴位贮库效应 类风湿关节炎家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局部低频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中医症状积分、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简化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及肿胀评分等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及缓激肽(BK)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SHSS评分、肢体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肢体FMA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GRP、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ET-1、SP及BK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血清学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局部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局部低频电刺激 穴位电针刺激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刺激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半导体激光穴位刺激,对照组服五加生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复旧效果。结果2组术后5d宫底下降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5d宫底下降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1d和术后5d术后恶露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14d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0d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5d红细胞、血色素及血浆粘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穴位刺激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血细胞生成,改善血液黏滞状态,促进子宫复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穴位刺激 剖宫产 子宫复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刺激对健康志愿者的镇静作用。方法选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10~30分的健康志愿者46名,性别不限,年龄22~28岁,体重指数18.5~2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3):经皮穴位刺激组(E组)和对照组(C组)。E组电刺激双侧内关穴和神门穴30 min,C组仅连接刺激仪不给予电流。安静平卧10 min(T0),记录BIS值、HR、SpO2和MAP,电刺激期间每隔10 min(T1,2)记录数据,电刺激结束后15 min内每隔5 min(T3-5)记录数据。随后观察是否进入睡眠,第2天随访睡眠状况及是否发生有关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E组T2-5时BIS值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T3,4时BIS值降低(P<0.05)。2组刺激期间及试验当晚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HR、SpO2和MAP均在正常范围,无试验有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穴位刺激对健康志愿者可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志愿者 清醒镇静
  • 简介: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组23例,治疗4周,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ELT和CIPE-5评分,比较三组的积分变化、有效率、药物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1例患者因腹痛、恶心不能耐受,退出试验。三组均可达到延缓IELT、降低CIPE-5评分的目的。联合治疗组相比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P〈0.05),有效率方面比较,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刺激治疗早泄比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达到减少帕罗西汀用量及药物反应的效果。

  • 标签: 帕罗西汀 中频穴位电刺激 早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刺激对老年衰弱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老年衰弱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Fried衰弱量表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经皮穴位刺激组(TEAS组)。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刺激神门、内关和足三里穴,频率2/100 Hz,疏密波,波幅0.25 ms,根据患者可耐受程度维持电流强度1~30 mA,术后24、48和72 h时选择相同穴位持续刺激30 min;C组在相同穴位内侧4 cm的非穴位部位进行刺激。术后1~7 d采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的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0~8 h(T1)、8~24 h(T2)和24~48 h(T3)时段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及镇痛补救情况,记录POD、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的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EAS组术后补救镇痛率、POD、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降低,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T1~3时段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可降低老年衰弱患者POD的发生。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老年人 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