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科危机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潜逃等严重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各种危机行为的发生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其他病员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或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机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机行为进行分析。

  • 标签: 危机行为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4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获取临床观察前瞻性数据。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自闭症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总结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并运用CARS量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仅有10.1%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语言、社交障碍或行为异常;对照组中严重语言和言语发育障碍发生率为7.7%,明显社交障碍发生率为7.7%,异常行为表现发生率为15.4%,主要表现为动作刻板、重复及姿势奇特、行为怪诞、感觉迟钝、行为定式等。观察组主诉症状、异常行为表现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病发于脑,脑作为元神之府,患者先天感觉、思维、语言等功能皆受脑影响,后天表现为情志、精神失常也是因受脑控制,应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主诉症状,改善基础病情。

  • 标签: 自闭症 中医精神 行为异常特征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调查,分析其行为心理特征,以此作为依据,从而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结果从精神卫生中心的受众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看,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主要有对建筑设计的室外场地注重舒适化与休闲化;功能空间要加强安全感和领域感;装饰及细节注重人性化与便捷化。

  • 标签: 行为心理学 设计对策 精神卫生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47例患者不存在攻击行为,3例存在轻微攻击行为,并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存在攻击行为精神病患者时,给予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攻击行为次数,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4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我中心2014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所的全部暴力行为者,全年共累计124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提请鉴定方、犯罪特征、作案工具、既往有无精神异常史,精神疾病诊断、结论等。结果1、犯罪嫌疑人大多为男性青壮年、汉族、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多等特征。2、50%案例由家属提请鉴定。3、、犯罪嫌疑人多以各种刀具及铁制农具为凶器,其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直接导致77人死亡,其杀人动机不明。4、诊断数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无精神病者仅2人。其中精神分裂症导致68人死亡。5、既往有精神障碍者有62人。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法教育,积极、科学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促进精神障碍的康复,最大限度减少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行为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其特点,寻求适宜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文调查了2013~2014年两年期间,我院精神病房的86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占同期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2.29%。该86例患者中自杀致死1例。结果(1)发生自杀行为男多于女。(2)自杀方式以撞头最多,割血管次之。(3)自杀时间入院后第5天内发生率52.33%;1年之中,3月、6月~10月为高发季节;1天之中10∶00~12∶00之间,15∶00~17∶00之间发生率高。结论掌握病员自杀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病房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 标签: 自杀行为 自杀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行为以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行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护理效果良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危险行为 预见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做出过攻击行为,统计、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诱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攻击行为的主要高危因素。结果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攻击行为的原因最多的是情绪易激惹,占到67.8%,而幻觉妄想症状群、敌意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医务人员采用强制手段让患者入院、医务人员言行失当等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正确、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防止出现伤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83-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险性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其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精神科接受治疗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探究。首先,调查并分析240例患者的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而后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至A、B两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出现的危险行为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A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仅20次,占总危险行为次数的18.18%,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B组患者住院后发生危险行为的次数为90次,占总发生次数的81.82%,两组不同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危险行为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次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危险行为 精神分裂症 常规护理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氟哌啶醇与利培酮在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86例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3)与观察组(43),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MAI评分、痴呆病理行为评分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利培酮应用到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精神行为症状 痴呆 利培酮 氟哌啶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行为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70例BPSD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奋乃静行药物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行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①两组治疗4周后BEHAVE-AD量表总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与对照组77.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0.0%,两者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BPSD疗效同奋乃静相当,但是起效时间更快,且安全性高,具推广意义。

  • 标签: 利培酮 BPSD 奋乃静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另一组按照结合常规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得分的差异判断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和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NOSIE量表中的激惹因子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冲动组(18例)和非冲动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非冲动组患者的各项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冲动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为83.3%,显著高于非冲动组患者的2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惹因子评分测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患者施以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避免或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冲动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奥氮平对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比较,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且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期间给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阿尔兹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总结本科收治的1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觅酒行为的原因、获取手段和途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护理措施有:加强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和安全检查、给予健康宣教、实施人性化护理。认为通过实施以上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和爱好,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等。

  • 标签: 精神障碍 酒精依赖 护理 住院患者 觅酒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对住院患者实施医疗行为干预存在的护理缺陷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制定良好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例实施医疗行为干预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存在的护理缺陷均与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操作不当、护理流程做法不到位、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有关。结论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有计划的考核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和沟通技巧的教育,是降低护理缺陷和完善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医疗行为 干预 护理缺陷
  • 简介:采用家长式领导行为问卷、运动价值观问卷、运动动机问卷和运动员精神问卷,对495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教练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员精神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家长式领导行为对运动员精神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动动机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2)运动价值观在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运动价值观得分越高,这种正向关系也越强;(3)运动价值观对家长式领导行为与运动员精神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部分地通过运动动机为中介而产生。

  • 标签: 家长式领导行为 运动价值观 运动动机 运动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