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坦洛(0.2mg,qn)+(5mg,qd),对照组给予坦洛(0.2mg,qn)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均记录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出现短期轻度头晕,对照组1例轻度头晕,均未予处理。结论坦洛新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单用坦洛,可显著改善Ⅲ型前列炎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

  • 标签: 坦洛新 索利那新 前列腺炎 膀胱过度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女性肾虚湿热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肾虚湿热型OAB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应用治疗43例(药物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新联合治疗45例(联合组)。分别经系统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间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问卷表(OAB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OAB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89% vs.25.58%,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女性肾虚湿热型OAB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女性 穴位贴敷法 索利那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型前列腺炎应用与坦罗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经我院确诊60例Ⅲ型前列腺炎疾病患者(2014年7月—2015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坦罗辛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与坦罗辛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排尿以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与坦罗辛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Ⅲ型前列腺炎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坦罗辛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BPH合并OAB患者240例,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5mg、坦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对照组给以坦罗辛0.2mg,口服,每晚1次,疗程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排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不良事件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储尿期症状评分、Qmax、OABSS、残余尿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排尿期症状评分、Qmax、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均有1例急性尿潴留发生,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0.8%(25/12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5%(9/1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坦罗辛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坦罗辛,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坦罗辛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4例,均来自于本院收入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患者,收入治疗的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2月。随机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坦罗辛治疗,观察组使用坦罗辛联合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PSS、OABSS、Qmax、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IPSS、OABSS低于治疗前,Qmas大于治疗前,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少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PSS、OABSS低于对照组,Qmas大于对照组,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罗辛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可以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病情。

  • 标签: []坦索罗辛 索利那新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治疗小儿后尿道瓣膜症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小儿先天性后尿道瓣膜症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1例,男,3岁8个月。在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镜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查B超示肾和输尿管积水无改善,加用小剂量(5mg/片)1/3片,每日1次。结果服用1月后复查尿路B超示全段输尿管扩张改善为上段输尿管扩张,3月后肾盂前后径左1.0cm,右侧0.9cm,输尿管无扩张,随访15月,无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手术治疗加用小剂量,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小儿后尿道瓣膜致OAB患者的上尿路积水,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剂量 索利那新 后尿道瓣膜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琥珀酸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实验组于术后6小时开始服用琥珀酸新片5mg,一天一次;对照组给与淀粉片安慰剂5mg,一天一次。记录术后72小时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有效每日膀胱痉挛发作少于3次,72小时内少于10次。无效膀胱痉挛发作每日等于或超过3次,72小时等于或超过10次。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对干缓解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有明显疗效,前列腺肥大手术患者术后口服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痉挛,减少膀胱痉挛次数,对于手术后减少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前列腺 TURP 琥珀酸索利那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特拉唑嗪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特拉唑嗪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新进行治疗。用药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尿痛和排尿状况积分、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痛和排尿状况积分为(6.32±3.85)、生活质量评分为(4.28±2.12)、NIH-CPSI总评分为(14.38±6.89),而对照组患者尿痛和排尿状况积分为(8.46±5.68)、生活质量评分为(2.92±1.38)、NIH-CPSI总评分为(20.68±8.32),可见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治愈率为97.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特拉唑嗪 索利那新 III型前列腺炎
  • 简介:我越来越想不起来那个少年的名字了。他们说,他就那样站在水池边。他们说他站在水池边,可以看见水池里倒映的蓝天、白云,身边的果树,池边的青草,以及自己的倒影。实际上他只看了自己的倒影。

  • 标签: 那喀索斯 水池 少年 盆地 名字 房间
  • 简介:目的观察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使用对早期膀肤过度活动症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笔者单位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PVBT)术后并发OAB症状者共32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当日起即口服5mgqd至拔除尿管后3天停药,对照组:不口服。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每日膀胱痉挛次数,总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液转清时间,拔除尿管后3天内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结果拔尿管后3天内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日排尿总量结果: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拔管后3天的24小时平均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琥珀酸治疗PVBT术后引起的膀胱痉挛、尿急、尿频等OAB症状候群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琥珀酸索利那新 膀胱痉挛 膀胱肿瘤选择性光汽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联合坦罗辛在前列腺炎治疗中的运用成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坦罗辛治疗,观察组使用新联合坦罗辛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 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应用于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6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膀胱过度活动行为治疗,试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1.81±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4.33±1.22)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索利那新 下尿路感染 单纯性 膀胱过度活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新和坦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采用坦罗辛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新和坦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炎指数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前列腺炎指数评分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新和坦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Ⅲ型前列腺炎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索新联合盐酸坦洛治疗经尿道等离子解剖性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anatomicalenucleationofprostate,TUAE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overactivebladder,OAB)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接受TUAE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术后分别接受新联合盐酸坦洛(A组)、盐酸坦洛(B组)及吲哚美辛栓(C组)治疗出现的OAB症状,比较各组术后72小时内膀胱痉挛等症状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拔除尿管后1周的排尿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72小时内A组、B组发生OAB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C组(P〈0.01),A组发生OAB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B组(P〈0.05);拔除尿管后1周,A组、B组及C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esymptomscore,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oflifescore,QoL)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C组,A组和B组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veractivebladdersymptomscore,OABSS)明显降低(P〈0.01),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早期联合使用新和盐酸坦洛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OAB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利那新 盐酸坦洛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膀胱灌注治疗后膀胱刺激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NMIBC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初发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NMIBC,术后均用表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TURBT后第一日开始服用药物,观察组口服5mg/d,连续5天;对照组口服安慰剂5mg/d,连续5天。在膀胱灌注治疗第 1、2、5 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手术时间等基本资料之间相比,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灌注治疗第1天、第2天观察组患者OABS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治疗第5天,两组患者OABS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治疗第1天、第2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QO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两例患者出现口干的不良反应。结论:能改善NMIBC患者膀胱灌注后膀胱刺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 索利那新 膀胱刺激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比多尔和洛匹韦/韦在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对象为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冠肺炎患者,共计80例,按照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划分到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组均40例,分别给予阿比多尔抗病毒治疗、洛匹韦/韦抗病毒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7d、14d转阴率无组间对比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冠肺炎抗病毒治疗药物选取中,阿比多尔和洛匹韦/韦均有较高应用价值,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取。

  • 标签: 阿比多尔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冠肺炎 疗效
  • 简介:一吴山离开仙人柱时嘱咐金花,不让她进山打大牲口。他总以为女儿年龄小,怕出意外。金花就笑,露出一对小虎牙,说,嗯哪,我只溜溜套子,下下夹子还不行么?吴山点点头,睃了金花一眼,又摇摇头,哗哗哗地走了,踏着一地碎冰花。走了很远,又收脚,回头喊一句,你可要听爸话啊。知女莫如父。吴山了解自己的女儿,胆大、心野、任性。他有些不相信金花,但又不能不走。日本人把营的人组织成山林队,让他当队长。

  • 标签: 《索利之花》 散文 王跃斌 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采用是否对并发症和性功能有影响。方法:采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手段上加用,对2组并发症情况与前列腺症状、性生活质量、性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新联合沙芭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Ⅲ型前列腺炎患者73例,分为A组(n=23仅口服5mg,每日1次),B组(n=25口服沙芭特160mg,每日2次),C组(n=25按A、B组剂量联用+沙芭特),三组药物使用时间均为12周。评估三组患者NIH-CPSI、OABSS、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变化幅度。结果联用可有效降低NIH-CPSI,OABSS,并降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而副作用的观察则证实两者联用安全,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且不影响治疗疗程的完成。但对于单用沙芭特而言,其NIH-CPSI及OABSS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及两者联用,且单用沙芭特其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的幅度较低。结论新联用沙芭特可明显降低NIH-CPSI及OABSS,其疗效优于上述药物的单独使用,且安全性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