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组织放疗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晚期妇科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徒手近距离放疗的局部复发转移晚期妇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依据病灶大小、部位、复发前无进展生存(PFS)等情况分组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复发后PFS,组比较行log-rank(Mantal-Cox)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复发后PFS影响因素。总结急性及晚期放射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共20例患者入组,全组ORR为80%(16/20)。亚组分析显示,复发转移病灶长径<4 cm的13例患者均客观缓解,≥4 cm的7例患者中3例客观缓解,两组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阴道内复发转移的13例患者均客观缓解,阴道外复发转移的7例患者中3例客观缓解,两组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复发前PFS时间<6个月的6例中的3例和≥6个月的14例中的13例均客观缓解,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中位随访6个月(1~13个月)。至随访结束,9例(45%)患者进展。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复发转移病灶长径<4 cm(≥4 cm比<4 cm:HR=4.192,95% CI 0.992~17.710,P=0.029)、复发前PFS时间≥6个月(≥6个月比<6个月:HR=0.163,95% CI 0.038~0.696,P=0.004)、放疗剂量≥15 Gy(≥15 Gy比<15 Gy:HR=0.207,95% CI 0.049~0.881,P=0.016)者复发后PFS较好,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不是复发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20例患者均未出现3级及以上直肠、膀胱放射损伤。结论组织放疗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晚期妇科肿瘤效果明确,且安全性好。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复发 肿瘤转移 近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取2007年10月30日至2009年2月1日手术+放疗与根治性放疗后宫颈癌局部复发患者20例,行组织放射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20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完全缓解者达14例(70%)、部分缓解者达6例(30%)。有效率为100%。结论组织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是一种近期疗效好,疗程短,毒副反应轻的新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组织间插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装腔内/组织近距离治疗(IC/ISBT)与传统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相比较的剂量学差异及其近期疗效。方法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及ICBT方法进行后装近距离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A1、A2)、D90%、D100%以及膀胱、结肠、直肠、小肠受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IC/ISBT比ICBT放疗A点剂量显著提升(P<0.05);并且IC/ISBT的D90%、D100%也均明显高于ICBT (P<0.05)。外照射后残存肿瘤直径≥3 cm时,IC/ISBT比ICBT可获得较高的靶区剂量提升(P<0.05)。IC/ISBT与ICBT的膀胱、直肠、结肠、小肠D2cm3、D0.1cm3相近(P>0.05)。疗后1、3、6个月的近期疗效IC/ISBT与ICBT相近(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残存肿瘤直径≥3 cm)后装近距离治疗中IC/ISBT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及降低近期疗效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靶区、A点剂量,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

  • 标签: 宫颈肿瘤/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疗法 宫颈肿瘤/腔内近距离疗法 剂量学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CT图像引导下单纯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与腔内联合组织治疗(IC+ISBT)两种后装方式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剂量学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放疗四科治疗的宫颈癌ⅢB期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近距离治疗前妇科检查和盆腔MRI检查的结果确定肿瘤残留大小和宫旁浸润情况,分为ICBT组与IC+ISBT组。比较两种后装治疗方式的D90%、D100%、V100%以及膀胱、直肠D2cm3,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所有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3%、71%、68%。与ICBT组相比,IC+ISBT组高危临床靶体积D90%均>85 Gy,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但膀胱和直肠D2cm3剂量分别显著降低7、8 Gy (P值均<0.01),且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显著提高(P=0.009)。高危临床靶体积>60 cm3 5年局部控制率在IC+ISBT组显著提高(P=0.029)。结论后装腔内联合组织治疗ⅢB期宫颈癌能够保证靶区覆盖的同时,显著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显著提高大体积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 剂量学 疗效
  • 简介:在我们老家,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家里生了男孩,长辈都要在院子四周种上几棵树。家里人对这几棵树像抚养孩子一样上心,及至孩子长大成人,建房娶亲了,树也长成材了。选一两棵成树伐了,做梁做柱,做檩做椽——人与树,俱成大器。

  • 标签: 树植胸 胸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3D打印个体化模板(3D-PIT)辅助CT引导后装组织治疗中央型复发妇科肿瘤的术前计划与术中实际物理剂量学参数,评价3D打印个体化模板辅助下CT引导的组织治疗的剂量准确性。方法纳入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中央型复发妇科肿瘤患者38例,均行3D打印个体化模板辅助CT引导192Ir后装组织治疗。大体肿瘤靶区(GTV)处方剂量10~36 Gy,2~6分次,5~6 Gy/次。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时计划的90%靶区体积剂量(D90)、100%靶区体积剂量(D100)和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和结肠2 cm3体积接受的剂量(D2 cm3)。近距离治疗质量参数包括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同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研究共纳入治疗194例次,单次中位针6(5~13)根,单次处方剂量5~6 Gy。术前和术中的GTV D90、D100、V100、CI、HI、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中危及器官膀胱和结肠D2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直肠D2 cm3剂量略高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35,P=0.027)。结论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高剂量率192Ir后装组织治疗计划完成质量良好,达到术前剂量设计要求。

  • 标签: 3D打印个体化模板 妇科肿瘤 高剂量率后装 组织间插植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PSA联合宫颈中心加量方式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IC/IS)治疗中剂量学方面优势。方法选取宫颈癌(ⅡB期)经调强放疗45 Gy分25次后局部病灶≥5 cm患者46例,行宫腔管及针植入,在CT图像上勾画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直肠、膀胱、乙状结肠及宫颈加量区宫颈中心(HR-宫颈),采用IPSA优化。根据宫颈中心是否加量,分成IC/IS+宫颈中心(HR-宫颈)组(A组)和IC/IS组(B组),比较A、B组剂量学差异。结果A组宫腔管驻留时间较B组明显提高(P<0.001);宫颈中心的V150%和V200%由原来B组63.94%和30.80%分别提高到91.54%和64.06%;A组D90%及D100%低于B组(P<0.05);危及器官受量相近(P>0.05)。结论IPSA联合宫颈中心加量方式可满足高危临床靶体积D90%受量及危及器官限量,并可提高宫颈中心区剂量。

  • 标签: 近距离疗法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疗法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放疗(IC/ISBT)中的剂量。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出40例为研究的对象,按照IC/ISBT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药物为丙泊酚,观察组实施局部麻醉,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者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 D2cc、D1cc、D0.1cc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直肠、小肠的D2cc、D1cc、D0.1cc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腔内联合组织放疗(IC/ISBT)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均可以实现疾病的治疗,但是全身麻醉下,患者直肠、小肠的D2cc剂量是最低的,且疼痛程度较轻,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麻醉 局部晚期宫颈癌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 剂量
  • 简介:背景:文献报道腰椎融合治疗腰椎疾病,有近20%不能达到有效的融合,出现治疗后疼痛、椎间隙塌陷、迟发性后凸畸形等一系列并发症。目的:进一步验证兔腰椎前柱结构切除后髓核组织对椎体骨融合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剥离前纵韧带+骨组在L3盘水平剥离前纵韧带,使其与L3盘前缘形成间隙,植入同种异体髂骨。②切除1/3组织骨组切除L3前1/3组织,终板植入同种异体髂骨,缝合同剥离前纵韧带+骨组。③切除1/3组织+内固定组在切除1/3组织骨组的基础上行前柱的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定:剥离前纵韧带+骨组治疗后12周融合节段垂直拉伸力明显优于其他2组,能够承受更强的外界拉伸力。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切除1/3组织骨组12周植入骨块吸收,椎间隙无新生骨长入;切除1/3组织+内固定组12周椎有连续骨桥形成;剥离前纵韧带+骨组12周完全骨性融合。组织学观察:切除1/3组织骨组12周未见骨组织生成;切除1/3组织+内固定组12周少量的成熟骨小梁及成骨细胞;剥离前纵韧带+骨组12周大量成熟骨小梁及骨细胞,重塑后的板状骨及哈弗氏结构。结果证实腰椎前柱的稳定性对椎体骨融合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切除前1/3组织后,游离的盘、髓核物质影响了植入骨融合,有效地恢复前柱稳定性能够促进椎体骨融合,但仍不能达到有效融合。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脊柱 腰椎 椎间盘 椎间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骨融合与椎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骨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融合情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骨融合。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 简介:1卡滞现象。在2005年的机插秧实践中,笔者遇到6例离合器凸轮卡滞现象:正常插秧时,一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以后就结合不上(只离不合),有时,空转一段时间,又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卡滞现象 离合器 插植 凸轮 机插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高危临床靶体积(HR-CTV)下单纯腔内治疗与腔内联合组织(腔内+)治疗技术在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并探讨HR-CTV是否存在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63岁,中位年龄51岁。根据后装治疗技术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腔内治疗组(45例)、腔内+治疗组(55例)。按患者每个计划的HR-CTV大小分为6个体积范围进行分析,即HR-CTV≤40 cm3、40 cm3<HR-CTV≤50 cm3、50 cm3< HR-CTV≤60 cm3、60 cm3<HR-CTV≤70 cm3、70 cm3<HR-CTV≤80 cm3、HR-CTV>80 cm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种后装治疗技术在不同体积范围内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参数。结果当HR-CTV≤40 cm3时,单纯腔内治疗组的靶区剂量(D90、D100)、靶区覆盖度(V100)及靶区高量(D50、V150、V200)均高于腔内+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6~3.927,均P<0.05),但靶区适形指数(CI)、OAR膀胱和直肠D2 cm3(2 cm3的OAR体积接受的最低照射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6、1.871、0.258,均P>0.05)。当70 cm3<HR-CTV≤80 cm3和HR-CTV>80 cm3时,腔内+治疗组的靶区剂量(D90、D100)、靶区覆盖度(V100)、CI、OAR直肠和膀胱D2 cm3剂量均显著优于单纯腔内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72~3.782,均P<0.05),而2种治疗技术的靶区高量(D50、V150、V20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3~1.918,均P>0.05)。当40 cm3<HR-CTV≤70 cm3时,2组的靶区剂量(D90、D100)、靶区覆盖度(V100)以及直肠D2 cm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59~0.710,均P>0.05),但腔内+治疗组的CI显著优于单纯腔内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0、-4.577、-3.144,均P<0.05)。结论对于小体积靶区(≤40 cm3),单纯腔内治疗技术在不增加OAR剂量的情况下能更好地提高靶区剂量和靶区内高剂量体积;当靶区体积较大特别是>70 cm3时,腔内+治疗技术能在显著提高靶区处方剂量和适形度的同时更好地保护OAR。

  • 标签: 宫颈肿瘤 三维后装治疗 腔内治疗 组织间插植治疗 高危临床靶体积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横突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横突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横突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孔椎体骨与单纯后外侧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80例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后外侧骨(PLF)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孔椎体骨(TLIF)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脊柱融合率、Cobb角恢复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孔椎体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 标签: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 单纯后外侧植骨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旁近距离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经鼻内镜鼻咽、咽旁后装放疗,加强心理护理及前、中、后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将施源器准确插入肿瘤区,位置100%合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及前、中、后护理能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放疗疗效。

  • 标签: 鼻咽肿瘤 插植 后装放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椎前路Cage骨融合与椎骨钛板固定治疗颈椎体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名,术前X片、CT及MRI排除骨折、脱位以及椎管内肿瘤。随机分成两组,A组18例(Cage组),B组17例(钛板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术式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高。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Cage骨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长。椎骨融合钛板固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需取髂骨,但融合时间短。两种术式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 标签: 颈椎间盘 Cage 植骨融合 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骨融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螺钉无折断、松动,椎骨融合良好,融合率为96.3%,无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根据JOA评分系统,优1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5%。讨论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体骨融合术,可以充分减压并且保持脊柱稳定。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