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90例脑出血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症及生化结果,使用Braden量表对其进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每日观察病人压力损伤的发生情况直至其离开急诊科,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急诊脑出血人中发生压力损伤15例(16.67%),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入急诊时间、白蛋白水平、Braden量表总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摩擦力和剪切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量表总分低、白蛋白水平低是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继发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2000年,Burmester在Nature上首次报道在人和小鼠脑内存在一类新的携氧蛋白——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而今NGB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尤其在基因序列、定位和蛋白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脑红蛋白 继发性脑损伤 缺血缺氧性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医疗技术的发展,原发性视障群体数量逐渐递减,而各种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视障群体相对百分比增加。后者在工作、学生、生活上遇到断崖式的坠落,一系列的压力足以让他们喘不过起来。如何帮助这些面临各种压力的学生走出人生低谷,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坚信视障后仍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能,实现家庭的精准扶贫,是特教工作者的职责。

  • 标签: 继发性视障学生压力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及168h不同时间段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进行GCS评分,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WBC和PMN之间的关系。选取10例健康自愿者行WBC及PMN计数检查。结果颅脑损伤以后WBC及PMN先升高后下降,分别于伤后24h和48h达到高峰(P〈0.05);伤后WBC及PMN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GCS〈8分组WBC和PMN计数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WBC及PMN呈正相关(P〈0.05);GOS评分与WBC及PMN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WBC及PMN明显升高,且与伤情、出血量、水肿体积及预后有关,可能跟WBC及PMN对颅脑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害有关,WBC和PMN计数有助于对伤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炎性细胞 GCS 脑出血量 脑水肿
  • 简介:摘要创伤颅脑损伤(TBI)是由外部创伤致使脑组织损伤、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暂无优良的治疗方案。TBI可根据发生时间初步分为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开始寻找微小RNA(miRNA)等有效生物信号分子,以期尽早发现并干预TBI后强烈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miRNA作为小型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病理生理条件下神经功能的有效调节因子。本文通过综述miRNA影响神经细胞凋亡、炎因子表达、血脑屏障修复三大途径中不同的干预作用,探讨miRNA对TBI的发生发展与恢复作用,以期促进miRNA在TBI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微小RNA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2例闭合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认真做好各项护理。结果27例保守治疗,5例行选择肾动脉栓塞术,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保肾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对闭合损伤合并继发性出血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积极抗休克,绝对卧床休息,持续膀胱冲洗,加强对选择肾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损伤 出血 保守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继发性损伤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患者的继发性损伤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癫痫患者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降低患者的继发性损伤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癫痫 集束化护理 服药依从性 继发性损伤
  • 简介:由于脊髓原始损伤后发生的生物学级联反应继续损伤健康的神经细胞会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因此及时减轻级联反应可能会减小脊髓进一步损伤。但是,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运输效率非常受限制。运用结合纳米微粒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副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应用的主要探索领域。基于纳米微粒的材料属性,它可以通过运输药物到特定的组织治疗脊髓损伤。将纳米技术融入神经损伤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将会带给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新的视野。

  • 标签: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纳米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发生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畅发生在骨隆突处或与医疗或其他医疗器械有关的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联合剪切力科导致压力损伤出现。压力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性,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压力损伤的发生将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的护理和行为的依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力损伤工作的重点,根据压力损伤的分期及护理以提高对压力损伤的认识。

  • 标签: 压力性 损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颌髁突软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软骨不同,它是在种系发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继发形成的,称为继发性软骨(secondary-typecartilages),包括下颌髁突软骨、喙突软骨、下颌角软骨等,它既受局部因素的影响又受生长因素的影响。而长骨骺软骨、蝶枕软骨...

  • 标签: 继发性 原发性 下颌髁突软骨 肋软骨 甲状旁腺激素 骺软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对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腰椎腹腔分流术,n=37例)、研究组(脑室-腹腔分流术,n=37例),对两组脑脊液压力情况、不良反应进行比对。结果: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比较,无显著差异,(t=0.040 ,0.037,P=0.968 ,0.037>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较对照组16.22%更低,差异明显,(2=3.945 ,P=0.047<0.05)。结论 :对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治疗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安全较高,疗效显著。

  • 标签: 继发性 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20例,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20例,接受常规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室周水肿改善时间、认知障碍改善时间、步态障碍改善时间、排尿障碍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继发性肠套叠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9例继发性肠套叠的手术患儿,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28例患儿在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肠套叠复发及相关并发症;另外1例患儿在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了粘连肠梗阻,在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继发性肠套叠常发生于年龄偏大的患儿,且易反复发作。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继发性肠套叠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继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的补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病人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不限水、钠入量,按需补入,同时给予扩容治疗;对照组限水、钠入量,使病人处于轻度的脱水状态。结果伤后1月根据GOS分级,实验组在死亡率、恢复良好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CS评分于伤后1周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实验组血液粘滞度改善较快。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采用个体化补液,适当扩容,能起到促进病人恢复、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等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 液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