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文思 张洁尘 胡立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与护肤品功效评价研究中心,广州 510091,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40,天津医科大学免疫微环境与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0052
  • 简介:摘要目前研究认为,老年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的发生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炎症("炎症性衰老")有关,但是炎症的来源一直未知。有研究显示,老年表皮功能异常可能是老年炎症的根源。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表皮功能的变化包括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皮肤表面pH值升高以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恢复速度减慢,这些改变均能导致皮肤炎症。瘙痒症好发于老年人,瘙痒引起的搔抓可进一步破坏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和诱发炎症。皮肤持续轻微的炎症有可能导致系统炎症。在老年小鼠和老年人的研究均证明,改善表皮功能可以降低循环血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量,提示老年表皮功能异常可能是老年炎症的根源,改善表皮功能可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老年病。

  • 标签: 表皮 炎症 老年病 皮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老年人养老问题日趋严重。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决定了 ,“居家养老”将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建筑等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分析住宅设计对“养老”问题的应对方法,期望以此推动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

  • 标签: 老龄化养老模式适老建筑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共 142例,把病人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包括 71例病人,非老年组包括 71例病人,结合高血压治疗指南分析病人的血压水平,对比两组的情况。结果:在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差等方面,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有着显著差异,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高血压病人出现眼底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方面的例数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可能利用个性化治疗措施,结合他们的特点保障平稳的血压,关注并发症对于病情的影响。

  • 标签: 老年 非老年 高血压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有哪些影响因素,并寻求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共326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9月,自制问卷调查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护理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将其作为自变量,与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相对应,从中查找出影响老年患对护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以此为突破口,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结果:在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治疗费用、文化程度、年龄是几大关键的影响条件。另外,共12例患者表示不需要护理服务,对应比值为3.68%,需要护理服务者所占比值为96.32%,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因多数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差,故对老年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需求。因此,相关部位及医院可以从老年健康体检工作的开展、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护理管理力度的加强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老年护理 需求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在医院治疗的 300例慢性疾病老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以血糖监测、血压监测、健康指导和用药指导为主,需求率均在 50%以上;经 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月收入、 ADL、文化程度、患病种数都是影响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P< 0.05)。结论: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患病种数越高、越多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具有更多的护理服务需求,对于上述类型老年人应进行重点关注。

  • 标签: 老年人老年护理 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老年教育及老年医学教育越来越凸显重要,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目标是关注精神健康,注重智慧培养。沉思冥想是提升幸福感、获得智慧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沉思应用于老年教育及老年医学教学中有助于让老年人和医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减少偏见,加深对衰老及老年医学的理解,值得尝试并推广。

  • 标签: 沉思 老年教育 老年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服用降压药后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压变异性 (BPV)、血压晨峰 (MBPS)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等指标变化,探讨服药时间与降压疗效间的关系。方法:将 61例高血压病 1级患者分为早、中、晚 3个不同时段服药组,行 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IMT。结果: 3组经治疗后血压均下降。晚服药组白天平均收缩压 (dmSBP)较早服药组高 (P为 0.031)。晚服药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 (nSSD)较早、中服药组均高 (P分别为 0.036、 0.003),而 MBPS较早、中服药组降低 (P分别为 0.047、 0.008)。 3组间 IMT无明显差异。结论:晚间服药能使夜间收缩压下降更明显,减少血压晨峰,但也增加 BPV。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患者 降压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药问题。 方法: 以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收治的 800 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计算出老年患者在用药方面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总结出其影响因素。 结果: 800 例老年患者中,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 8.10% ( 648/800 ),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联合用药、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自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未遵照医嘱用药、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等。 结论: 想要提升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就要准确分析出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建立起完善的用药制度,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力度,从医护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