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几种措施可以使身体尽快做好严格高水平跳远训练的准备,尤其可以避免由于肌腱损伤或者其他伤病造成的时间浪费。力量的准备包括核心力量和弹跳力量,关节的可活动性和肌肉的伸展性,高速跑、跳远技术和物力学分析,这些都可以作为鉴别力量强弱的依据,并可以依此来降低损伤的概率。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减少损伤的措施。

  • 标签: 跳远 肌腱损伤 预防措施 助跑技术 恢复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根肌腱缝线埋线修复肌腱损伤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43例手部屈肌腱断裂或损伤患者,切割伤21例,机器压砸伤13例,肌腱移植或转位9例。Ⅰ区3例,Ⅱ区9例,Ⅲ区11例,Ⅳ区13例,Ⅴ区7例。单根3-0强生肌腱缝线采用核心抗张力+周边连续加固缝合法修复断裂或损伤肌腱,将线结埋于断端,保持肌腱表面光滑,石膏托固定3~4周。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屈伸活动功能:31例优,9例良,3例差;优良率93%。3例手指屈伸功能差的患者行二次屈肌腱松解术,术后行手指功能训练,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单根肌腱缝线埋线法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肌腱损伤的方法

  • 标签: 手损伤 腱损伤 单根肌腱缝线 埋线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15岁以下儿童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治疗临效果。方法排除皮肤缺损、血管断裂、屈肌腱损伤患儿,选取伸指肌腱撕裂患儿共50例53指。治疗方法均为伤后24小时内行伸指肌腱一期修复。治疗效果用ASSH(美国手外科)手指活动能力评定和Miller’s疗效评价系统评定。平均随访时间是2.1年。结果术后患指ASSH评定98%患儿为优良,Miller’s疗效评价95%优良。但是长期随访中发现仍有17%患儿存在手指伸直受限或屈曲受限。

  • 标签: 伸指肌腱 儿童手外伤 肌腱修复
  • 简介:腱病主要是因为过度使用所导致的疲劳性损伤,明确重复负载下肌腱中分子反应不仅有利于理解腱病发展,而且有利于发现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本文综述了运动后和疲劳负载下,肌腱中胶原的合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以探讨肌腱疲劳性损伤早期的分子机制、资料研究表明,不同运动和疲劳负载下肌睫中胶原亚型表达不同,并具有载荷剂量依赖性;在这些机械刺激下一些生长因子如生长因子(TGFβ-1)、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白介素-6(IL-6)等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肌腱 疲劳性损伤 胶原
  • 简介:第1例左手拇长屈肌腱完全性断裂患者男,19岁,1个月前左手拇指掌指关节处被玻璃划伤,左拇指屈曲困难,经乡医院门诊缝合后左手拇指仍不能屈曲,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软组织肿胀,到我院就诊后超声检查显示:左拇长屈肌腱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挛缩错位,粗细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腱损伤 拇长屈肌腱 掌指关节 偏低回声 强回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肌腱损伤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方法随机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中选出21例,共59指肌腱受损,对这些患者采用外科矫正支架联合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术后恢复,并对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询问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率超过90%。结论在对手部肌腱受损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早期康复训练,其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指功能恢复率,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小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例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进行手术修复,平均随访5个月(3~6个月),根据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优199例,良88例,一般25例,差13例;优良率88%。结论对于Ⅱ区屈肌腱损伤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缝合方法,腱鞘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肌腱损伤 修复 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7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分别针对患者的肌腱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TAM康复优良的患者有32例,TAM康复良好的患者有23例,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96.49%,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康复率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总活动
  • 简介:近年来,我们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无人区”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及功能恢复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随访了3~5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3例,男63例,女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6岁;示指32指、中指28指、环指14指、小指4指;切割伤36例,挤压伤切割伤25例,电锯伤12例,撕脱伤10例;屈指浅肌腱98条,其中同屈指深肌腱同时断裂28条;断腱均利用显微外科器械,无损伤缝线、手术显微镜手术,断腱全部缝合,创口Ⅰ期愈合。

  • 标签: 肌腱损伤 显微外科 屈指浅肌腱 屈肌腱 切割伤 无张力
  • 简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术后手指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摘要 随机将68例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患者分为2组,损伤部位在Ⅰ区13例19指

  • 标签: 修复术 屈肌腱 指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下Ellman 3度冈上肌腱部分关节面肌腱撕裂(PASTA)损伤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收治的47例因冈上肌腱关节面侧部分撕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49.7±4.4)岁,年龄范围为34~70岁,所选患者均为Ellman 3度,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穿肌腱修补组(n=24)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组(n=23),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 (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的Constant评分[(73.4±6.5)分、(73.1±6.5)分,(83.0±4.9)分、(84.3±5.8)分]、ASES评分[(76.6±5.2)分、(77.4±3.7)分,(84.3±5.2)分、(84.6±5.3)分]、UCLA评分[(28.3±2.6)分、(28.5±1.9)分,(33.7±1.5)分、(33.0±1.9)分]均高于术前[(30.4±5.6)分、(31.2±4.7)分,(36.9±5.3)分、(37.8±4.9)分,(8.3±3.1)分、(9.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的三项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肌腱修补法和转化为全层后修补法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冈上肌腱 部分关节面肌腱撕裂 肩袖部分损伤 穿肌腱修补 转化为全层后修补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改良kessler法修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效果。方法对78例132指手部指屈肌腱断裂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以修复。术后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按TAM评价法评定患指功能,优72指,良47指,可13指,总优良率为90.2%。结论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屈肌腱具有抗张力强,缝合处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术后康复训练开始越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越高。

  • 标签: 腱损伤 康复 kessler法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手部肌腱损伤中的应用。方法自2009年11月-2013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35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中探查情况均与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相符。肌腱损伤后断端吻合口的形态及内部回声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准确判断手部肌腱损伤的形态及断裂部位,无损伤,对肌腱损伤及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肌腱损伤 手外伤 辅助检查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双侧手足多发肿物5年,右手屈伸运动受限2年,伴桡侧半感觉麻木2个月余来诊.病人5年前四肢远端趾、指出现小肿物,质硬,约"黄豆"大小,反复出现红、肿、热、痛,以第一足趾背明显.4年前曾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四肢肿物,诊断"痛风结节",症状好转.但不久以上症状复发,以右腕部较明显.2年前右手指屈伸运动受限,并逐渐加重,2个月前出现右手桡侧半麻木、迟钝、无力.

  • 标签: 肌腱损伤 神经 腕管 运动受限 第一足趾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防止屈肌腱断裂术后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通过对34例48条屈指肌腱术中的修复、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术后共随访3~6个月,疗效优者20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达91.2%.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高质量的缝合,再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

  • 标签: 腱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