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肛门括约肌切断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肛肠手手术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方法治疗,B组患者实施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相似,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A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组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门括约肌切断术 肛肠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对术后水肿及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4月的医院收治的患有重度混合痔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治疗,观察组用PPH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术后水肿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对术后水肿及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肛裂应用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肛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肛裂切断,研究组行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同时间点疼痛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5.21%(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3d、术后5d、术后7d等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针对肛裂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疼痛,应作为主要式加以推广。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肛裂 治疗有效率 疼痛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式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肛肠外科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68例肛裂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治疗方法,研究组使用闭合式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并发症,复发情况,伤口愈合、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并发症,复发情况,伤口愈合、治疗有效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治疗中使用闭合式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更加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内痔 出血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陈旧性肛裂的患者进行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8月—2018年6月间,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肛门括约肌切断进行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S评分上,研究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4d的评分为(3.01±0.20)分、(0.22±0.10)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11±0.45)分、(2.34±0.3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陈旧性肛裂的患者进行肛门内外括约肌部分联合切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排便疼痛等症状,并改善患者病情,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陈旧性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上推广。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部分外括约肌切断术 陈旧性肛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肛裂侧位肛门括约肌切断与原位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其中肛裂侧位肛门括约肌切断包括侧位开放式肛门括约肌切断与侧位闭合式肛门括约肌切断。探讨更适宜的肛裂手术方法。方法将104例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成肛裂侧位肛门括约肌切断组和原位切除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疼痛评分、Wexner失禁评分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种手术方法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失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肛裂侧位肛门括约肌切断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原位切除组(P<0.05)。结论Ⅱ期肛裂治疗中,肛裂侧位肛门括约肌切断对肛管损伤较小,属于微创手术,与原位切除相比较,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同时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不当操作易形成切口感染。

  • 标签: 肛裂 肛门功能 内括约肌切断术 原位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肛裂切除联合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肛裂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治疗,研究组接受肛裂切除联合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75%(P<0.05)。研究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肛裂疾病,采用肛裂切除联合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其疗效突出,出血量低,术后愈合时间快,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应用价值大。

  • 标签: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肛裂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对陈旧性肛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使用单纯肛门括约肌侧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肛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创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的对照组患者的18.60%(P<0.05)。结论肛门后侧位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治疗陈旧性肛治愈率高,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肛门后侧位 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 陈旧性肛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外剥内扎治疗环形混合痔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行外剥内扎肛门括约肌切断的52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等肛肠动力学指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要低(t=2.061,t=1.648,P<0.05)。观察组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698、5.209、3.848;对照上述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4.746、5.217、3.857,上述指标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在排除肛门失禁发生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对患者肛管高压状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与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外剥内扎术 环形混合痔 肛门括约肌切断术 肛肠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式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对肛裂的治疗价值。方法以我院70例肛裂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35,肛裂切除),观察组(n=35,闭合式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患者采用闭合式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裂 闭合式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切断肛门括约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1例表示治疗后排便良好,肛肠动力学未受到影响,4例表示排便较好;对照组患者有5例表示良好,6例表示有所改善,4例排便还有不适。观察组有效率100%,两组良好率对比度11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较好,能够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较好的缓解肛肠压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切断肛门括约肌 痔手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肛裂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方法进行分组,A组(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和B组(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且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87%明显高于B组81.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肛裂采用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与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相比创伤更低且愈合时间短,并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在很大程度提高了临床效果。

  • 标签: 肛裂;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裂患者采用肛门括约肌部分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60例肛裂患者(2020.06-2021.07)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行肛裂切除,观察组行肛门括约肌部分切除,对比两组VAS评分、机体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肛门括约肌部分切除可显著减轻肛裂患者机体疼痛,加快切口愈合,可推广。

  • 标签: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机体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 PPH 、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联合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远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所接治的 66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纳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 PPH 、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联合治疗,对研究对象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由数据结果可知, 66例均痊愈出院,一年后仅 2例复发,复发率为 3.03%,上述患者中及术后均无感染、出血发生。结论:在重度混合痔的治疗之中,采用 PPH 、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兼具安全性、稳定性,远期疗效确切,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重度混合痔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PPH)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初治重度混合痔患者88例,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取PPH治疗,观察组44例在PPH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围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7.337,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t=8.382,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指标如痔核脱出、便血、肛门疼痛发生率为2.27%(1/44)、4.55%(2/44)、4.55%(2/44),低于对照组的20.45%(9/44)、29.55%(13/44)、22.73%(10/44),P<0.05。结论PPH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治疗重度混合痔不增加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较轻,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肛门 内括约肌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痔手术患者100例纳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外剥内扎)与试验组(括约肌切断)。对两组治疗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以及肛管静总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肛管高压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并能够避免影响肛门正常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肛肠动力学 痔手术 影响 肛门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