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肝衰竭(acutehepaticfailure)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迅速大量变性坏死或急性脂肪变,导致肝脏代谢异常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目的讨论急性肝功衰竭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肝衰竭治疗原则是主要是采取综合基础疗法,维持生命,为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赢得时间。

  • 标签: 急性肝衰竭 治疗
  • 简介:急、慢性肝功衰竭分别为12及16例,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共56例次,每次历时6~8h,每隔1~3天治疗1次。结果: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分别较治前下降31.47%、29.15%和35.91%(均P〈0.01);14例经2次以上治疗后较前下降75.70%、69.03%、55.30%。

  • 标签: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慢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治疗 结合胆红素 肝功衰竭 总胆红素
  • 作者: 徐红瑞 王鑫 王亚东 申川 赵彩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7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开封 475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8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
  • 简介:摘要肝功衰竭是肝脏组织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预后差,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肝功衰竭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研究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对肝功衰竭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探索肝功衰竭中细胞自噬与坏死、凋亡的关系,并就自噬在肝功衰竭各阶段的作用机制及表达水平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肝功衰竭的深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胞自噬 肝衰竭 细胞凋亡 坏死 SIRT1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衰竭属于临床上多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该病病因主要是由于药物引发肝损伤、免疫性肝炎或者病毒性的肝炎等,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的症状严重,黄疸发展快速、出血,而且会先后发生多种并发症,具体的临床过程是发展性多器官的功能逐渐衰竭。目前,排除因中毒导致的急性肝功衰竭病患能以解毒药进行治疗之外,对于其它因素导致的急性肝功衰竭,在目前没有特效的疗法,临床病死率十分高。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肝移植、植病因学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等。如下笔者关于急性肝功衰竭的诊治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暴发性肝功衰竭(fulminantliverfailure,FLF)又称急性肝功衰竭,是一种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的临床危重症。FLF既往采用内科治疗,部分患者能获得康复,但病死率高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实FLF患者较其他终末期肝病患者是更理想的肝移植受者。因此做好FLF患者术前评估以及移植术后的预后判断,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实现供肝资源最优化配置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暴发性 肝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急性肝功衰竭预后恶劣,死亡率高达70%~80%。其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急诊急救及临床护理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衰竭(acutehepaticfailure,AH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关于急性肝功衰竭的定义和命名,至今未获统一。1970年Trey等最初提出暴发性肝功衰竭的定义。1986年Bernuau等把急性肝功衰竭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V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诊断为暴发性肝衰竭或亚暴发性肝衰竭。1993年O’Grady等主张将急性肝功衰竭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功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2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显著(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12例患者7例存活(存活率58.3%).结论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衰竭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部分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 简介:摘要慢加急性肝功衰竭(ACLF)是肝衰竭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虽然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给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手段,但是肝衰竭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肝衰竭是临床诊治的热点也是难点,并且肝衰竭确实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就ACLF的定义、发病机制、预后、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治疗学 预后 综述
  • 简介:75%~80%Ⅳ期肝性脑病的ALF患者发生脑水肿,有人报道用人工生物肝治疗ALF 18例,肾功能衰竭 约50% ALF患者发生少尿性肾功能衰竭

  • 标签: 治疗研究进展 肝功能衰竭 衰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在抢救和治疗重型肝炎、肝性脑病、重症黄疸的作用.疗法:治疗组7例患者行股静脉插管进行床边持续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监测生命体征、血清酶学、黄疸指数、血氨、肾功能等.结果:治疗组7例神志转清6例(85.71%),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7例(100%);对照组10例,神志转清2例(28.57%),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1例.治疗后两组的黄疸指数、血钠、血氨改变均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死亡8例,治疗组死亡仅1例.结论: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肝炎、重症黄疸、肝性脑病疗效肯定,尤其是近期疗效.能显著提高肝功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建议在肝功衰竭诊断明确后尽早采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救治 肝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疗效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肝功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损伤和失控性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被认为可以用于治疗肝功衰竭。然而,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肝功衰竭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未能有效改善预后,反而增加了感染机会而危及生命。可能与肝功衰竭患者存在糖皮质激素抵抗有关。现以肝功衰竭的失控性炎症反应为背景,分析P-糖蛋白逆转运糖皮质激素、细胞内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障碍以及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糖皮质激素抵抗及作用机制。以期评价肝功衰竭患者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为评估糖皮质激素疗效及用药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类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 简介:患者,男性,50岁,主因误服涂料60ml1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生命体征平稳。立即予以生理盐水10000ml洗胃,20%甘露醇250ml导泻,洗胃后抽血化验生化指标示ALT126u/L,AST94u/L,TBIL19.3u/L,DBIL9.7u/L,血小板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予以静点葡萄糖、甘草酸制剂、乙酰谷酰胺,2h后患者神志转清,患者自诉腹胀,时有恶心,厌食明显。12h血生化示ALT1156u/L,AST978u/L,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涂料 误服 凝血酶原活动度 20%甘露醇 血生化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提高毒蕈中毒致急性肝功衰竭治愈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肝功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治愈率94.5%。结论彻底清除胃内、肠道内毒物,早期采用血液透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是抢救毒蕈中毒致急肝功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毒蕈中毒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对急性肝功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57例急性肝功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针对性的对其提出急救护理方式,实施急救,以及饮食、心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在参与研究的57例急性肝功衰竭患者中,有22例患者被治愈,16例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效,19例患者的治疗无效,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结论对于急性肝功衰竭而言,其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密切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救护理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