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不同方法学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总结一种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便于推广普及,便于标准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 甲型肝炎IgM抗体首先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检。结果 2021年01月~2022年0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科办理健康证体检人群27463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初筛阳性15例;15例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4例。结论 化学发光法便于标准化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未来发展方向,用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标本再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复测验证,可解决化学发光敏感性过高的问题,能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甲型肝炎IgM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核酸测定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在 2020年 2月 -3月期间医院发现的疑似丙型肝炎的患者当中选择出 10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及核酸测定工作,诊断出患者所患病症是否为丙型肝炎。结果 100例患者中,实际存在丙型肝炎的患者有 85例。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 80例,核算测定检测结果为 75例。结论 病毒抗体及核酸测定在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医院需要研究如何融合应用这两种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工作准确率。以方便后续拟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序完成丙型肝炎的治疗工作。

  • 标签: 丙型肝炎 病毒抗体 核酸测定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阳性孕妇的筛查、诊断、流行病学、妊娠结局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丙型肝炎防控及母婴安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46例抗-HCV阳性孕妇资料。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χ2检验、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6例抗-HCV阳性妇女孕前已明确感染者80例,其中HCV RNA阳性率85%,但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妊娠者仅16例;通过妊娠期产检发现HCV RNA阳性166例,HCV RNA阳性率为81.93%。感染途径与出生队列的关系中,各段出生队列抗-HCV阳性孕妇传播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01);随着出生队列的后延,经吸毒感染构成比降低(P<0.001),针刺感染(P=0.043)、婴幼儿期住院史的构成比升高(P=0.005)。抗-HCV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中,HCV RNA<5.0 E+02 IU/ml与≥5.0 E+02 IU/ml组比较显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χ2=4.73,P=0.030)、妊娠高血压疾病(χ2=8.65,P=0.003)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治疗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产后第1年治疗率最高,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P=0.004)。结论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抗-HCV筛查率较低,孕期HCV筛查应作为重要的补充,加强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产妇产后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视产后1年内的管理,能显著提高育龄女性患者的治疗率。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并发疾病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在丙型肝炎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对 50例丙型肝炎阳性患者组和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进行检测; 探讨 HCV-RNA与 ANA、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CV-RNA阳性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 明显高于 HCV-RNA阴性组。随着疾病进展,自身抗体的产生趋缓。结论 自身免疫反应在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与丙型肝炎及肝功能检测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检出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对检出阳性、阴性患者的丙型肝炎抗体以及肝功能检测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检出阳性患者共计140例,构成比为70.00%(140/200),检出阴性患者共计60例,构成比为30.00%(60/200)。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组患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检测结果与丙型肝炎抗体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存在密切关系,以上指标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确切,值得重视。

  • 标签: 丙型肝炎 核糖核酸 抗体 肝功能 检测
  • 简介:1985年,噬菌体展示(Phagedisplay)由Smith最早提出,1994年McCaffery等最先构建了噬菌体多肽和抗体展示文库,开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广泛应用的新时代.10多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被用于抗体的制备,多肽及蛋白质和酶的制备,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越性被广泛认识,使用范围不断扩展.根据其基本原理一系列不同的噬菌体文库的构建使本技术的应用得到不断扩展.

  • 标签: 噬菌体展示技术 肝炎病毒抗体 展示文库 蛋白质 优越性 多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与抗-HCV及ALT值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中心血站检测的抗-HCV双试剂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252例,对HCVRNA含量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测,对抗-HCV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测,之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值。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为HCVRNA或者抗-HCV阳性,HCVRNA阳性占78.97%,抗-HCV阳性占93.75%。ALT值异常的患者有163例,正常者89例。HCVRNA水平和ALT异常率为正相关,和ALT水平则无相关性。结论进行丙型肝炎诊断时,通过检测HCVRNA、抗-HCV的含量,能够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HCVRNA水平和ALT异常率为正相关,和ALT水平则无相关性。

  • 标签: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丙型肝炎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稀释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间传染科采集的220份血清标本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后按照操作说明稀释150,1100,1500,11000倍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经150标本稀释,仅检出HBcAb阳性12例。通过将标本按照1100,1500,11000稀释后再次检测,结果显示HBcAb阳性检出率逐渐增加,当稀释比例达到11000时,HBcAb阳性检出率为70.0%。结论高滴度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在较低稀释倍数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临床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选择11000稀释倍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核心抗体 标本稀释 影响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肝炎(简称戊肝,HE)的流行现状,为戊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本院体检及就诊的无肝炎人群1746例为对照组,同时选择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患者1320例,慢性丙型病毒肝炎(简称丙肝)患者615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戊肝抗体-IgG(抗HEV-IgG),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肝炎人群戊肝流行情况。结果1746例对照组血清抗HEV-IgG阳性率为3.49%(61/1746),其中男性4.22%(39/925),女性2.68%(22/821);1320例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为10.9%(144/1320),其中男性12.29%(93/700),女性8.23%(51/620);615例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为10.2%(63/615),其中男性12.35%(42/340),女性7.64%(21/275)。乙肝组和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9.405,P〈0.05),乙肝组与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4,P〉0.05),戊肝以男性流行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3-4.025,P〈0.05)。结论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肝炎人群抗HEV-IgG阳性率高于无肝炎人群,戊肝流行率以男性高于女性。因此,开展对慢性肝炎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降低戊肝流行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型病毒肝炎中的特征。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在我院诊治的 50 例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组)患者和 54 例乙型病毒肝炎( HBV 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 50 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阳性检出率及血清中自身抗体指标 [ (抗平滑肌抗体( SMA )、抗核抗体( ANA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LKM-1 )、抗肝细胞胞质抗体Ⅰ型( LC-1 )、抗线粒体抗体Ⅱ型( AMA-M2 )、可溶性肝抗原 / 肝胰抗原( SLA/LP ) ] 。结果   AIH 组 ANA 阳性检出率均高于 HBV 组和对照组( P<0.05 ) ; HBV 组 ANA 以 1∶100 低滴度为主,以核匀质、核颗粒型为主, AIH 组以 1∶320 、 1∶1000 的高滴度为主,以核颗粒型为主,也可见核匀质和核膜型 ;AIH 组 SMA 、 LKM-1 、 SLA/LP 阳性检出率高于 HBV 组和对照组( P<0.05 ), LC-1 、 AMA-M2 与 HBV 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自身抗体,乙型病毒肝炎含有低滴度自身抗体,且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SMA 、 LKM-1 、 SLA/LP 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有助于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乙型病毒肝炎 ; 临床特征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antibodies in autoimmune hepatitis and viral hepatitis B.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 AIH group ) and 54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B ( HBV group )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 and 50 cases of health examinatio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e autoantibody indicators in the three groups [ ( 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 SMA ), anti-nuclear antibody ( ANA ), anti-hepatorenal microsomal antibody ( LKM-1 ), and anti-hepatocyte cytoplasmic antibody type I ( LC-1 ), 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type II ( AMA-M2 ), soluble liver antigen / hepatic pancreatic antigen ( SLA/LP ) ].Results  The ANA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n AI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BV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P<0.05 ) ; ANA in HBV group was mainly with a low titer of 1 : 100. Mainly , the AIH group was dominated by high titers of 1 : 320 and 1 : 1000 , and the nuclear granule type was the main type. The homogeneous nuclear and nuclear membrane types were also seen; the AIH group was positive for SMA , LKM-1 , and SLA / LP the r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BV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HBV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LC-1 and AMA-M2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05 ) .Conclusio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contains high-titer autoantibodies , hepatitis B virus contains low-titer autoantibodies , a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SMA , LKM-1 , SLA / LP antibodies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hepatitis are relatively high. By detecting the level of autoantibodies , it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 标签:
  • 简介:在感染人类SARS病毒株中尚未发现具有抗体依赖的病毒入侵增强作用的抗体。该抗体作用因能影响疫苗抗病毒能力甚至会加重疾病,而一直备受疫苗研制者们的重视。迄今为止,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并未在感染人SARS-CoV病毒株系中发现,这也许能减轻人们对疫苗这种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产生的忧虑,但在该类疫苗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动物模型试验。

  • 标签: 病毒入侵 病毒抗体 SARS-COV 加速 增强作用 疫苗研制
  • 作者: 余滢滢 王嗣予 涂波 沈颖娟 邱琴 栾俊庆 王福生 孟繁平 施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三○二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39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四病区,北京 100039,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国家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四病区,北京 10003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抗体治疗对于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影响。方法入组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接受PD-1抗体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29例HBV慢性感染肝癌患者资料,以上患者均同时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肿瘤应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开展回顾性研究,了解整体安全性及抗肿瘤治疗效果,HBV的变化情况,HBV变化与PD-1抗体抗肿瘤疗效的相关性,高病毒载量患者治疗情况,以及HBV再激活的安全性问题。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抗肿瘤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良好,客观缓解率达到27.6%,发生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随访12周,患者HBV DNA和HBsAg定量出现下降(P < 0.05);与疾病进展的患者,疾病稳定和部分应答的患者HBV DNA和HBsAg定量下降更明显(P < 0.05)。5例HBV DNA≥104 IU/ml的患者治疗肿瘤应答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1例患者出现HBV DNA和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未出现HBV再激活和相关肝损伤。结论接受联合治疗的HBV相关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疗效和安全性。PD-1治疗对HBV有一定的影响,肿瘤应答患者相比于无应答患者,有更好的抗病毒治疗疗效。高病毒载量患者治疗安全性可控,无HBV再激活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发生。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 简介:摘要通过探究类风湿因子(RF)浓度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消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的依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作准备。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检测抗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于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筛查出的抗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者36例,分析ELISA法检测结果。结果抗HEV-IgG与抗HEV-IgM同时阳性有27例(75.00%),抗HEV-IgG阳性而抗HEV-IgM阴性有8例(22.22%)。结论ELISA法检测HEV-IgM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在操作中避免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能够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 标签: ELISA 抗戊型肝炎病毒 IgM抗体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乙型及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乙型及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球蛋白G类抗体采用印迹法、自身抗体谱IgG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67例乙肝患者、264例丙肝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检测,生化项目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BS-800检测,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结果丙肝感染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28.4%,乙肝感染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19.3%,均高于正常对照(6.6%).均为低滴度,且有自身抗体产生的感染者与无抗体产生的感染者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均有差异.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触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可能是HBV、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关键词乙肝感染;丙肝感染;自身免疫性抗体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验证胶体金发和酶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方面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抽取相同量的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液。实验组患者使用胶体金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抗体。并将两组实验的结果通过SPSS进行u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u检验的P>0.05,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临床上检测丙肝病毒抗体的疗效相似。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