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病例资料,采用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并落实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症状改善,无一例复发出血,1例术后7天死亡,其余术后生存期均在3月以上,4例随访24个月仍存活。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落实相应治疗护理,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 标签: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肝动脉化疗栓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导管行超选择栓塞治疗和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轴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法对肝癌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 标签: 微导管 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术 临床应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癌破裂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8年4月的12例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过程。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明胶海绵、碘化油加化疗药物混悬剂作为栓塞剂,对1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12例患者急诊TAE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TAE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1-3次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 标签: 肝癌 肝癌破裂出血 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报告了九例腕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入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及时采血查出凝血时间,做碘皮肤实验,详细介绍术中注意事项,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按五步确任制度认真核对病人情况,对清醒病人通过交谈给予支持,密切观察术中、术后病情变化。对用药情况及时记录,术后观察病人精神状态,评价病人及家属对导管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介入 动脉内 动脉闭塞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产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例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术后1-3天发生出血。结论术前仔细分析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术中尽量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的恰当处理,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 标签: 肝癌 介入性栓塞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下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引入RO-BERTS子宫动脉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结果32例患者均应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止血成功,并保留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止血措施。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该病的危害是动脉瘤突然破裂,导致患者急性出血而猝死。然而,开颅是一种创伤很大的手术,其并发症率、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介入颅内动脉栓塞术,具简捷、微创和疗效确实的有点。现将术中配合及介入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微创介入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了45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术前主要介绍手术一般过程,强调微创性,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术后强调严格卧床24h、患肢制动12h、严密观察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创伤。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 标签: 介入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脾脏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价值分要。方法采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5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介入栓塞后定期和B超及妇科检查,评价其临床疗效,分析其近期及远期的效果。结果动脉插管栓塞介入的成功率达到100%,介入栓塞后随访6~48个月,显示术后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随访6个月,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6%,术后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达74%,18个月时肌瘤体积缩小达82.6%。症状缓解率达84.4%-100%,以月经量减少最明显。8.9%的患者有卵巢功能衰竭,均为绝经期前后妇女。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严重并发症少。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及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尤为适宜。

  • 标签: 动脉介入栓塞 子宫肌瘤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能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HIFU+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方案药物为5-Fu+DDP+EPI+碘化油化疗栓塞,按Seldingerg技术要求,将药物注入肝脏肿瘤供养血管并行栓塞,28d为1周期。对照组60例单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治疗方案同治疗组,2个周期后评价。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甲胎蛋白(AFP)变化、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例及毒性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55.0%,对照组为60.0%,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FP下降率为65.0%,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生活质量稳定改善率分别为75.0%、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NK比例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发热、肝功能损害与骨髓抑制反应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能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肝癌近期疗效与单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肝癌相似,但对肝功能及骨髓造血影响,生活质量的改善,甲胎蛋白(AFP)变化及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例的变化,明显优于常规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介入治疗。高能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能聚焦超声 动脉介入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5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TACE术2次后行3DCRT;对照组仅给予TACE术。结果近期瘤体缩小(CR+PR),治疗组76%(19/25),对照组48%(1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2年、3年的生存率治疗组72%(18/25)、40%(10/25)24%(6/25);对照组分别为52%(13/25)、24%(6/25)、12%(3/25)。两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动脉栓塞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