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切除术是治疗食管癌的基石,作为食管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肺部并发被认为是预测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预防肺部并发的发生在食管癌术后有着重要意义。术后肺部并发一直是食管切除术的研究热点,近期国内专家共识的发表规范了术后肺炎的诊疗措施,但关于肺炎的定义目前仍未得到统一,同时外科新技术的普及仍面临挑战。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iley、Sciencedirect、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回顾以往食管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和指南,进行归纳和总结,从术前状态、手术因素和术后管理3方面阐述食管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肺部并发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科室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8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干预,肺部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最小意识状态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护理,合理营养支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最小意识状态患者 肺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氨溴索是一种新型粘液溶解剂,近年研究表明,它除了祛痰作用外,还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就氨溴索雾化吸入在防治术后肺部并发中的应用近况作一简单的综述,着重介绍其在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效果、用药时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有关问题。

  • 标签: 雾化吸入,氨溴索,术后肺部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次行择期胸腔镜肺切除术且肺功能正常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前48 h内最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白蛋白血组(<35 g/L)及正常白蛋白水平组(≥35 g/L),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2组患者基线信息和术中及术后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并发(PPCs),分为并发组和无并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PCs的危险因素。纳入1 127例患者,并发组306例,无并发组82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血是肺切除术患者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643,95%可信区间1.201~2.249,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正常白蛋白水平组498例,低白蛋白血组178例。与正常白蛋白水平组比较,低白蛋白血组PPCs总发生率和肺炎发生率升高(P<0.05)。综上所述,术前低白蛋白血是肺切除术后患者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低白蛋白血症 手术后并发症 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实施老年大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进行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分析96例患者资料,老年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为53.1%(51/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OR=0.293,95%CI:0.100~0.865,P=0.026)是肺部并发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驱动压力>18 cmH2O(1 cmH2O=0.098 kPa)(OR=3.300,95%CI:1.148~9.434,P=0.027)和术中出血量>500 ml(OR=4.444,95%CI:1.091~18.180,P=0.037)是肺部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腹部大手术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值得关注,腹腔镜手术是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驱动压力>18 cmH2O和出血量>500 ml会增加肺部并发发生的风险。

  • 标签: 肺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腹部
  • 简介:摘要术后肺部并发(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因其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高发生率、高致死率而受到人们关注,但目前其诊断、治疗等存在很多争议。文章就PPC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风险预测指标,肺保护通气策略各部分,在围手术期所能采取的手术、麻醉、护理等多方面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介绍近年来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广为接受的新时期,须多学科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降低PPC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氢气对病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病人110例,年龄45~75岁,体重指数18~23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5):氢气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于麻醉前吸入66.7%氢气60 min;C组病人吸入33.3%氧气60 min。于单肺通气前5 min(T0)和单肺通气1 h(T1)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记录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驱动压和肺动态顺应性,采集通气侧肺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浓度。记录病人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组T1时氧合指数和肺动态顺应性升高,气道峰压、平台压、驱动压、肺泡灌洗液IL-6浓度、术后7 d内肺部并发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氢气可降低病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肺炎症反应,改善肺顺应性有关。

  • 标签: 胸腔镜 肺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大量输血是指一次输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到1.5倍,或1小时内输血大于1/2的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大于1.5ml/(kg.min)。因为大量输血的定义也不统一,一般指24h内成年人输注超过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自身血容量1~1.5倍或1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输血速度>1.5ml/kg/min也视为大量输血。

  • 标签: 大量输血 并发症 发热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测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内容运用于患有风湿免疫疾病且存在肺部并发患者的护理干预功效。方法:这次报告中分析资料源自 2018年 04月 --2020年 04月本医院诊治的 62例患有风湿免疫疾病且存在肺部并发患者有关数据内容,开展组别仔细构建后各纳入人数 31例,予以构建组别方式凭借随机数字表方法,试验组选择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内容,参照组选择基础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内容,统计出现并发总体占比率 、住院治疗所用总天数、住院治疗所用总花费、满意临床护理干预总体占比率 。结果:试验组出现并发总体占比率 评比参照组涉及具体数据情况下降( P<0.05);试验组住院治疗所用总天数、住院治疗所用总花费评比参照组涉及具体数据情况下降( P<0.05);试验组满意临床护理干预总体占比率 评比参照组涉及具体数据情况升高( P<0.05)。结论:在患有风湿免疫疾病且存在肺部并发患者选用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服务内容显示出较优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本科接诊肺癌根治术病患54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肺部并发等指标。结果:针对肺部并发发生率,试验组0.0%,比对照组14.81%低,P<0.05。针对满意度,试验组100.0%,比对照组81.48%高,P<0.05。结论:于肺癌根治术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利于肺部并发的预防,满意度的改善。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肺癌根治术 满意度 肺部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创伤(TBI)是发生于头部的外伤,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TBI的死亡率居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之首。因此,无论战时或平时对TBI的抢救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TBI后4种主要的难治性并发如低钠血症、硬膜下积液、间脑发作以及长期昏迷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以期通过立足于临床,将上述TBI难治性并发的治疗置于TBI患者临床管理的重要环节,探索合理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颅脑创伤 并发症 低钠血症 硬膜下积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血气、生活质量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呼吸功能、血气值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予以评估,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VC%、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H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避免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计划性肺部功能锻炼 食管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乳糜性及血性腹水、肝性胸水、少见病原菌感染的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心肌病、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肝硬化神经系统损伤等肝硬化少见并发,临床医生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或及时有效的诊治。现介绍上述肝硬化少见并发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术后肺部并发(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中高风险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炎性因子、肺部氧合情况和PPC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对PPC中高风险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24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年龄≥18岁,ASA分级Ⅱ、Ⅲ级,PPC中高风险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62例。L组在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给予利多卡因1.5 mg/kg,术中持续泵注利多卡因(1 mg·kg-1·h-1),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1 h(T1)、机械通气2 h(T2)、术毕(T3)、术后24 h(T4)检测患者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s, CC16)、IL-6、IL-10水平,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 index, 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 A-aDO2)、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 RI)。记录术中机械通气时间、术中液体输注情况、患者住院时长、ICU入住率、术后30 d PPC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2、T3时血清CC16、IL-6、IL-10水平及L组T4时血清IL-6水平高于T0 (P<0.05)。L组患者T2、T3时血清CC16水平及T3、T4时血清IL-6水平低于C组(P<0.05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T1、T2时OI及L组T3时OI高于T0(P<0.05),T1、T2、T3时A-aDO2和RI高于T0(P<0.05)。T2、T3时L组OI值高于C组,A-aDO2值低于C组(P<0.05 )。两组各时点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注情况、输血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住院时间短于C组(P<0.05),术后30 d PPC发生率低于C组(P<0.05 )。结论静脉使用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PPC中高风险患者行腹部大手术后的肺损伤,改善肺部氧合,降低围手术期PPC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利多卡因 并发症 风险 炎症反应 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