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指导,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本时间内接受治疗的80助骨骨折患者,根据所有患者是否出现肺部并发进行分组,其中发病组有15人,未发病组有65人,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讨论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出现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组间差异较小,发病组患者在有吸烟史、患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等5项中占比人数更多,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有吸烟史、患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等均是影响患者并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肋骨骨折患者在患病、治疗期间,患者是否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治疗方式选择等均会对其并发出现的产生影响。

  • 标签: 肋骨骨折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予以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并发预防护理对肺部并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72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并发预防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并发症预防护理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后肺部并发(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65岁,ASA分级Ⅰ~Ⅳ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术前并存疾病、吸烟和饮酒史、术前最后1次实验室检查结果;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情况、体温监测、液体出入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PPCs和PONV发生情况、补救镇痛情况、住院时间和围术期输血情况等。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PCs分为PPCs组和未发生PPC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PPCs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 204例患者,有75例患者发生PPCs,发生率为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SA分级Ⅲ或Ⅳ级、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后转入ICU和围术期输血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PPCs的危险因素,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PPC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SA分级Ⅲ或Ⅳ级、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后转入ICU和围术期输血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PPCs的危险因素;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PPCs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髋关节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外科手术肺部并发(POPC)的早期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B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并对其护理成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及科室因素的影响,两组中均有POPC病例出现,但是相比之下B组POPC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再加上长期患病的影响,胸外手术后极容易出现POPC,针对并发风险因素从多个层面开展早期综合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减少POPC的发生,促进其恢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胸外科手术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从该院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间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当中选取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均分成2组,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重点观察2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即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风湿免疫疾病病人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病人免疫功能,肺部功能以减少和防止肺部并发,同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急诊外科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例入院的100例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肺部并发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55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处理时间、肺部基础疾病、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咳痰情况、肋骨骨折数目等因数与肺部并发有关(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吸烟史、肋骨骨折数目在7-12根、咳痰情况差是肺部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吸烟史、肋骨骨折数目在7-12根、咳痰情况差的创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在临床上应更加关注,早期予以预防性干预。

  • 标签: 创伤性 肋骨骨折 危险因素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术后肺部并发(PPCs)评估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2008年墨尔本团队评分(MGS)标准、2015年欧洲围术期临床结局(EPCO)标准和2018年围术期医疗标准化终点(StEP)标准评估PPCs。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PPCs组和非PPCs组。记录3种标准的PPCs诊断率,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不同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标准诊断的PPCs与不良预后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397例患者。MGS标准PPCs诊断率明显低于EPCO标准和StEP标准(P<0.001),EPCO标准PPCs诊断率高于StEP标准(P<0.001)。EPCO标准与StEP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好(κ=0.624,P<0.001),而EPCO标准、StEP标准与MGS标准诊断一致性均较差(κ=0.101,P<0.001;κ=0.210,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CO标准和StEP标准诊断的PPCs可增加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风险(P<0.001)。结论EPCO标准和StEP标准用于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PPCs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优于MGS标准,EPCO标准的诊断敏感性最高。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 简介:摘要:风湿免疫性疾病是指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由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进程且降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为降低患者患肺部并发的发生几率,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有效护理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的预防性治疗和护理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因肺部并发产生的痛苦。

  • 标签: 风湿免疫系统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术前肺康复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的影响。方法检索近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 、Embase、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和Wiley Online Library公开发表的肺癌术前肺康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对术后肺部并发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32~0.55,P<0.01]。以干预时间的长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时间为1周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6,95%CI:0.24~0.55,P<0.01],干预时间>1周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8,95%CI:0.33~0.68,P<0.01]。以术后的不同评估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评估时间为1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8,95%CI:0.34~0.68,P<0.01];评估时间>1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9,95%CI:0.08~1.85,P=0.24]。除肺炎或肺部感染、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外,肺癌患者其余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少1周包含呼吸训练在内的运动是术前肺康复的常见干预模式。术前肺康复干预有利于减少肺癌术后整体和1个月内的术后肺部并发发生,对评估时间超过1个月和具体术后肺部并发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肺肿瘤 肺康复 术后肺部并发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纳入85例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满意率和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漏斗胸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漏斗胸行NUSS术患儿 9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措施进行肺部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将吹气球改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部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儿手术后肺功能,肺部并发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漏斗胸患儿中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功能锻炼,可提高患儿的FVC、FEV1,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呼吸训练器 漏斗胸 患儿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前供、受者基本特征及术中情况对于术后肺部并发、围手术期存活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的31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受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患有术后肺部并发,并将受者分为术后肺部并发组(189例)和无术后肺部并发组(124例)两组。将两组受者术前及术中资料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受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受者年龄、合并慢性病、术前血小板计数低、术中大量出血(>1 500 ml)、灌注后严重低血压都是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术后肺部并发组比较,术后肺部并发组受者ICU停留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延长,再次气管插管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增加(P<0.05)。良性肝病肝移植受者中,无术后肺部并发组受者的围手术期总存活率优于术后肺部并发组的受者(P<0.05)。结论年龄、合并慢性病、术前血小板计数低、术中大量出血(>1 500 ml)、灌注后严重低血压会增加原位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术后肺部并发发生风险,对受者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到本院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共196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满意度 住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病患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选择罹患风湿免疫疾病的病例120例,来源是我院,执行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照组60例展开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60例展开临床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数据对照,实验组病患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肺部并发发生率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病患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成效。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是一种常见的屈光矫正手术,手术量逐年提高,特别是新型ICL(V4c)的应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ICL手术,对于V4c等应用中出现的并发有必要进行总结。本文总结ICL用于近视矫正术后发生的常见和罕见并发,重点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拱高等异常情况。与V4相比,V4c型IC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前囊下白内障及瞳孔阻滞等并发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光学相关并发、拱高异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7-103)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可引起众多系统的并发,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骼运动、神经系统等。咳嗽及其并发对数量庞大的慢性咳嗽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医疗资源的使用增加。本文将就慢性咳嗽常见的并发以器官系统分类进行介绍,以引起大家关注。

  • 标签:
  • 作者: 尚凯茜 金亮 张功伟 李雪霏 余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成都 610041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麻醉科,成都 610041,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乐山 61400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麻醉科,成都 6102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PPCs)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患者术后24 h内血常规并计算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术后2 d至出院,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PCs将其分为非PPCs组和PPCs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PCs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患者699例,其中非PPCs组620例,PPCs组79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ASA分级Ⅲ级、肺段切除、肺叶及以上切除、多孔胸腔镜手术和术后SII升高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术后SII预测PPCs的AUC (95% CI)为0.636(0.599~0.671)(P<0.05),其预测截断值为1 05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4%和57.3%。结论BMI≥25 kg/m2、ASA分级Ⅲ级、肺段切除、肺叶及以上切除、多孔胸腔镜手术和术后SII升高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SII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PPCs的发生。

  • 标签: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预防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研究组为5.00%,对照组为30.00%,前一组更低(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率,值得将这种护理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癌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肺部并发症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84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56.21±2.16)岁,男77例,女107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分为肺部并发组47例和无肺部并发组137例,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相关因素。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肺部并发组47例中,吸烟史13例(27.66%)、年龄≥60岁12例(25.53%)、男27例(57.45%)、肺动脉高压11例(23.40%)、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26例(55.3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28例(59.57%)、机械通气时间≥30 h 33例(70.21%);无肺部并发组137例中,吸烟史12例(8.76%)、年龄≥60岁10例(7.30%)、男50例(36.50%)、肺动脉高压14例(10.22%)、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43例(31.39%)、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53例(38.69%)、机械通气时间≥30 h 66例(4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7、11.051、6.312、5.182、8.552、6.196、6.838,P<0.001,P=0.001、0.012、0.023、0.003、0.013、0.009)。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354)、男性(OR=2.349)、吸烟史(OR=3.983)、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OR=2.707)、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2.336)、机械通气时间≥30 h(OR=2.536)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的高危因素。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与年龄、男性、吸烟史、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 标签: 肺部并发症 心脏瓣膜置换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