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和素(copeptinCOP)、脑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的水平与心衰患者关系?。方法先心无心衰组15例,先心心力衰竭组30例,健康对照组为15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免疫测定法定量检测血清BNP、和素水平。将心功能各级间与对照组进行血清BNP和Copeptin水平的比较,观察血清BNP和Copeptin水平与心功能各级的关系。结果1.心衰患者血清BNP与心功能Ross分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对照组比较,心衰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2.心衰患者Copeptin水平与心功能分级Ross分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对照组比较,心衰患者血清Copeptin显著升高(P<0.05)。结论Copeptin可作为心衰的血清标志物并与BNP平行相关,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 标签: 和肽素 脑钠肽 心衰
  • 简介:抗菌具有理化性质稳定、杀菌谱广、抗肿瘤等特点,在生防、医药及农作物抗病育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家蚕中已鉴定了35个抗菌肽基因,分别属于6个不同的基因家族,即Cecropins、Moricins、Gloverins、Attaclns、Enbocins、Lebocins。本文综述了家蚕中各个抗菌家族的抗菌活性、结构与理化性质,以及基因结构等特点。

  • 标签: 家蚕 抗菌肽 基因 抗菌活性 结构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是蛋白质的功能性片段,是一类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小分子因其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更易被机体消化与吸收,正在被重点开发并逐渐应用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改善生活品质的诸多生产和生活领域。本文归纳总结了小分子在食品保健、医药、畜牧、化妆品等行业应用的主要作用和应用情况,为小分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分子肽 蛋白 应用
  • 简介: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摩尔数之比称为F值(Fischerratio)。作文叙述了已报道的高F值制品经注射或口服均可改善肝性脑病病人血液氨基酸的功效,并对其药理及临床实效进行了简介。本研究以玉米黄粉为原料,经过二次选择性酶解,制成低聚混合物,并以活性炭选择性地分除芳香族氨基酸或,从而制得F值>20的高F值功能低聚混合物,其得率(产品含氮量:黄粉含氮量)为15%左右,无苦味.研究以大鼠进行的动物试验证实了所得产品具有防治肝性脑病的功效,其效果等于(或微优于)市售相应的晶体氨基酸的配制品。预计本研究所得产品的成本将远低于市售者。

  • 标签: 生理功能 药理 药品 肝性脑病 玉米黄粉 高F值低聚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古欣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骨质增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古欣注射液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古欣注射液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古欣肽骨肽注射液 骨质增生 疗效观察
  • 简介: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并先后发现了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等阿片,随后发现了孤啡肽。对阿片类物质的发现及功能,以及贝类体内的阿片神经进行分析阐述。

  • 标签: 阿片肽 阿片受体 贝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肽图,用于质量控制。方法用C18色谱柱,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波长254nm,测量5批心肌肽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结果共九个色谱峰,保留时间的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心肌肽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心肌肽 肽图
  • 简介:脑钠(BNP)是一个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类激素,首先在猪脑中发现,心房心室肌细胞均可分泌,心室肌是主要产生部位,这提示BNP与其他利钠尿肽相比心室疾病更敏感,更特异的指标。近来研究表明循环血浆BNP水平在许多疾病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时浓度会升高,临床上可用于辨别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和识别心脏移植排斥等,特别是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高的价值。

  • 标签: 脑钠肽 BNP 高血压 心室肌细胞 诊断 分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钠是脊椎动物调节循环和体液平衡的一组激素。具有促进排钠、利尿和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和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工具。四足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的利钠有三种亚型,它们是心利钠(atrialnatriureficpeptides,ANP)、脑利钠(brainnatfiureticpeptides,BNP)和C型利钠(C—typenatfiureticpeptides,CNP)。所有的利钠系统都包含一个保守的17个氨基酸通过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对于受体的结合很必要,其中二硫键对于利钠系统的活性很重要。

  • 标签: C型利钠肽 心功能 容量负荷 缩血管作用 脑利钠肽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氨碘注射液英文名称:AmiotideInfection汉语拼音:AndiantaiZhusheye【成份】本品有效成份为有机碘和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本品辅料为:聚山梨酯-80。

  • 标签: 谷氨酸 有机碘 注射液 多肽 聚山梨酯-80 有效成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包括禁食、胃肠道减压、补液治疗及纠正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联合药物奥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虽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病症缓解时间、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奥曲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奥曲肽 常规治疗 肠梗阻 起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五及其衍生在体外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活性。方法根据胸腺五结构分别设计合成4种衍生如下①胸腺五P5;②直肽链P10;③直肽链P12;④环肽P环。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衍生的杀菌活性。结果P5、P10、P12对G+菌和G-菌有一定杀菌活性,其杀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P12>P10=P5,P环没有杀菌活性。结论胸腺五及其衍生P5、P10、P12对G+菌和G-菌有较弱的杀菌活性,P12环经过修饰成环状后,无杀菌活性,这可能与其疏水性和分子结构有关系。

  • 标签: 胸腺五肽 衍生肽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胸腺五联合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P<0.05)。结论胸腺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COPD 急性加重期 胸腺五肽 生存质量
  • 简介:CSFV的病毒囊膜蛋白调节CSFV和细胞表面分子结合..允许CSFV随后进入宿主细胞。然而.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蛋白和他们的结合序列是未知的。结果显示蛋白E1、E2andEros在T7噬菌体表面展示。E2和Ems噬菌体克隆和宿主细胞具有高度亲和性。E2噬菌体克隆和其他细胞相比与宿主细胞具有更特定的相互作用,而Ems噬菌体克隆可与所有的受试细胞相互作用。

  • 标签: 宿主细胞 病毒感染 典型猪瘟 噬菌体表面展示 连接肽 鉴定
  • 简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董巍等,选取健康仔猪24头,分为试验I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组,每组8头并称重。每天配料1次,上午8:00、下午3:00共饲喂2次。按照仔猪饲养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预饲期10d,试验期31d。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0.05g杆菌锌(天津市百奥生物制品厂生产)/(kg饲料),试验Ⅱ组13粮中添加0.03g杆菌锌/(kg饲料),试验Ⅲ组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猪的行为,并作好记录。

  • 标签: 健康仔猪 杆菌肽锌 增重效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饲养管理
  • 简介:摘要1例57岁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因服用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改用二甲双胍0.5 g口服、3次/d,阿卡波糖0.1 g口服、3次/d,利司那注射液20 μg皮下注射、1次/d。并用药物有甲钴胺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厄贝沙坦和比索洛尔。治疗前患者血压为116/71 mmHg(1 mmHg=0.133 kPa)。首次注射利司那2 h后患者出现面部潮红、轻微恶心,血压上升至179/98 mmHg,口服尼群地平10 mg后血压下降至125/74 mmHg。次日减量给予利司那10 μg皮下注射,患者再次出现面部潮红和血压升高(160/90 mmHg),口服尼群地平10 mg后血压恢复正常。此后停用利司那,患者未再出现血压升高。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降糖药 高血压 利司那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