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anC等[10]发现COX-2过表达胆管癌细胞中PGE2产物增强细胞活性,  4.3.3COX-2与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细胞粘附及肿瘤的浸润有关,  4.2.7COX-2与胆管癌多项研究慢性胆管炎及胆管肿瘤组织存在COX-2过表达

  • 标签: 关系研究进展 氧合酶肿瘤 环氧合酶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的意义,及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卵巢癌患者、15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imFIS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并计数,分析其与年龄、TNM分期、腹水、肿瘤标志物、肿瘤疗效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CTCs数目高于卵巢良性疾病及健康受试者(P<0.05)。外周血CTCs检出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T分期、临床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性质、总分期、腹水、N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率与肿瘤标志物HE4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分期越高,CTCs的数值变化范围越大,检出阳性率越高。CTCs与肿瘤疗效评价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相关,CTCs检测可以做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和检测指标,进一步指导分期、治疗和评估预后。

  • 标签: 卵巢癌 循环肿瘤细胞 血清学标志物 分期 肿瘤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及其与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及输血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且术前经胃肠镜病理检查确诊。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3天抽取外周血检测PGE2、IL-2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患者的PGE2、IL-2水平。结果术前1天、术后3天,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PGE2、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围手术期输血量、输血类型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短期内肿瘤复发相关因子PGE2、IL-2水平变化不大。

  • 标签: 胃肠道恶性肿瘤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大小 输血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2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骨转移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n=30)和无骨转移组(n=240)。于术前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捕获外周血CTC,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TC和CTCEMT表型进行鉴定;比较两组患者的CTC检出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及CTCEMT表型分子标志物TWIST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骨转移组中CTC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患者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WIST阳性表达、vimentin阳性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组中TWIST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5,P﹤0.05)。结论术前乳腺癌外周血CTCEMT表型分子标志物TWIST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有关,对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骨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及与肺癌病理分型关系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肺癌患者(n=100)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200例受检者检测结果、不同病理分型阳性率评估。结果检测结果实验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NSE指标可提高小细胞癌阳性检出率,CYFRA21-1指标可提高鳞癌、腺癌阳性检出率。结论肺癌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鞍旁肿瘤肿瘤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及 MRI表现 。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40 例 鞍旁占位性病变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并鞍旁肿瘤病变,并回顾性分析肿瘤样病变的 MRI 表现,主要包括病变部位、最大径、形态、增强表现及信号特点等 。结果: 40 例 鞍旁占位性病变患者中, 23 例脑膜瘤, 7 例包颈内动脉, 10 例侵入 鞍内生长 。结论:鞍旁肿瘤肿瘤样病变的 MRI表现较为典型, MRI可为术前诊断做出正确认识 。

  • 标签: 鞍旁肿瘤 肿瘤样病变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鞍旁肿瘤肿瘤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及MRI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鞍旁占位性病变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并鞍旁肿瘤病变,并回顾性分析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主要包括病变部位、最大径、形态、增强表现及信号特点等。结果40例鞍旁占位性病变患者中,23例脑膜瘤,7例包颈内动脉,10例侵入鞍内生长。结论鞍旁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较为典型,MRI可为术前诊断做出正确认识。

  • 标签: 鞍旁肿瘤 肿瘤样病变 MRI
  • 简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细胞膜上超家族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依赖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激活各种代谢通路。这些代谢通路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生存、迁移、侵袭、凋亡和血管生成有密切的联系,而CHRNA5-A3-B4是编码nAChRα5、α3和β4亚基的一组基因簇。研究证实,CHRNA5-A3-B4基因的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这种突变的多样性,促进了更为主效的基因位点的探索,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本文结合相关研究,从肺癌、食管癌及其他相关肿瘤疾病的发生来阐述CHRNA5-A3-B4相关SNP基因位点,以便获取主效基因位点。

  • 标签: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CHRNA5-A3-B4基因簇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位点 肿瘤
  • 作者: 郭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射洪县中医院妇产科四川射洪629202)【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87-01某天下午医院产科李主任值班,接待的两位孕妇均为妊娠并发卵巢肿瘤患者。第一位患者张女士,年龄29岁,怀孕5个月,有1年的右侧卵巢畸胎瘤病史,通过B超检查发现肿瘤的直径超过6厘米,患者右侧腹痛难忍,李主任通过对病情的分析,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患者转危为安。第二位刘女士今年26岁,怀孕4个月,通过B超检查发现卵巢内部存在肿瘤,但无发热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李主任安排患者进行抽血化验,结果发现恶性肿瘤。卵巢肿瘤与妊娠,通常情况下是在肿瘤出现的情况下产生妊娠的情况,此类疾病在近几年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原因与剖宫产率增加、B超检查广泛应用有关。妊娠期急性腹症发生率低于妊娠并发卵巢肿瘤,该疾病会对分娩和妊娠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也会导致盆腹腔的解剖位置变换和妊娠期的生理改变,治疗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早期进行诊断和预防,避免病情出现恶化。1卵巢肿瘤对妊娠和分娩有什么影响与子宫肌瘤相比,卵巢肿瘤合并妊娠的发病率比较低,近年来在孕前3个月进行早孕检查的人数增加,B超等检查方法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很多没有明显症状的卵巢肿瘤能够及时发现。卵巢肿瘤是否会对妊娠和分娩产生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肿瘤的良性、恶性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肿瘤发生部位等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卵巢肿瘤位于人体子宫的两侧或后方位置,在妊娠期子宫增长的情况下,卵巢肿瘤会提升至腹腔的位置,极易出现破裂以及坏死等方面的问题。在盆腔内部的卵巢肿瘤会对在人体分娩时将产道完全阻塞,导致胎儿无法正常娩出,在子宫压迫和收缩的状体下,肿瘤会出现破裂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发生将会对分娩和妊娠产生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经医生诊断发现活跃度比较大的卵巢肿瘤合并妊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时间为孕期16周左右,以此来降低术中流产的发生率。如肿瘤属于恶性肿瘤,则需要放弃胎儿,直接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针对在妊娠晚期发现的肿瘤,在良性的状态下,可在分娩后切除也可以在剖宫产同时将肿瘤切除。产后或孕期出现卵巢肿瘤与妊娠导致的急性腹痛等症状,需要肿瘤出现感染和破裂的可能性,应当及时就诊治疗,必要时可以直接进行手术,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2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有什么症状早期卵巢肿瘤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怀孕后妊娠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央型肺鳞癌、小细胞肺癌与血肿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联合诊断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7月收治的 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的 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 肺鳞癌与小细胞肺癌形态、密度、阻塞征象及支气管形态的比较( P<0.05); 除CA125、 CEA外, 细胞肺癌与肺鳞癌在CYFRA21-1、 proGRP、 NSE、 SCC方面的对比( P<0.05);除密度外, CT征象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形态、支气管形态、阻塞征象方面的对比( P>0.05)。结论 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使肺癌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中央型肺鳞癌 小细胞肺癌 CT征象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果
  • 简介:本文研究普通法上的代理关系理论,首先表明代理关系缘何成为法律上的专门条目,其次告诉读者:要说明代理关系一出现就会引发的那一系列反常操作,或者背离通则之处,就必须诉诸纯粹常识所不解的某种原因;该原因其实就是古代准则的残留物,这些准则的早期形态体现着家长(基于早已消逝的实质理据)的特定权利和责任,到了现时代,这些准则已被概括为一种拟制,这拟制除了词语形式之外在世界上一无所是,却反作用于法律,并倾向于进一步发扬自己造成的反常操作。本文随后考察主题所涉各分支——侵权、契约、占有、追认——在早期英格兰法上的规定,并表明拟制在每个分支中的效用。最后,本文表明法律的整个轮廓都源于逻辑和常理在一切要点上的冲突。

  • 标签: 代理关系 侵权 契约 占有 追认
  • 简介:美国坚持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将如何走向,但大致是平衡的处理处理美国对台湾以及对中国的关系

  • 标签: 关系论述 国与国关系 论述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诊断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5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3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均取血清进行化学发光法测验,并分析三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CEA、CA125、CA153、CA199跟良性组、健康组相比,较后者更高(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4.83%,灵敏度为86.54%,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明显优于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血清CEA、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卵巢癌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检测,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四川成都6104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65-01恶性肿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如今,癌症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位居导致人口死亡原因排行榜前五位。据悉,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增长,然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大部分人在癌症早期时也是可以治疗痊愈的,因此如何预防癌症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癌症的相关知识吧。恶性肿瘤和癌症到底是什么关系?肿瘤是我们普遍都知道的一种疾病,是指人体内某个部位在致癌因素的破坏下,导致该部位中的细胞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的一种疾病,这些突变基因由于人类控制不了,因此开始无限制繁衍、增生出新的细胞,新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肿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个大类,良性肿瘤的突变速度相对来说比较迟缓,生长也比较缓慢,除了在人体内占据重要位置之外,对人的生命安全并没有危害。而恶性肿瘤之所以被称为恶性,正是因为它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吸食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导致人体营养供不应求,同时它的迅速增长破坏人体结构,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任由恶性肿瘤发展,则会危及人类生命,这样的恶性肿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癌症。当然,虽然恶性肿瘤就被叫做癌症,但却比癌症的范围更大,因为癌症只是恶性肿瘤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肉瘤,其危害性也十分巨大。引发恶性肿瘤的因素是什么?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跟自身免疫功能、遗传因素、身体激素等方面有关,外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1.引发癌症的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多为我们常说的有害气体,包括汽车尾气、烟草的有害气体、煤气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气体。除此之外,变质的食物和蔬菜里面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这些物质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同时,工业用品和工业原料,铬、砷等化学元素同样会导致癌症发生。2.引发癌症的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辐射性物质,比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等,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极易引发皮肤癌。同时,对身体的慢性刺激,比如慢性胃溃疡等,都可能出现癌变的风险。3.导致癌症的生物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指人体所产生的疾病,比如和肝癌有关的病毒性乙肝、丙肝,和女性宫颈癌有关的人乳头瘤病毒等,胃癌则跟各种细菌类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