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脾寒酒精脂肪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脾寒酒精脂肪肝炎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T、ALB高于对照组,AST、TBIL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脾寒酒精脂肪肝炎的效果理想,安全高。

  • 标签: 柴胡桂枝干姜汤 胆热脾寒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金虎 江克清 钟伏弟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近年来,酒精脂肪肝炎(NASH)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主要肝病之一。由于其复杂和异质,至今尚无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目前关于NASH治疗方面的研究很多,故本文对最近几年的最新治疗研究进展加以整理综述并提出NASH治疗的潜在发展方向。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炎是肝脂肪变性与肝损伤和炎症共存的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二次打击”学说。中医药治疗酒精脂肪肝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经过对文献整理,结合其发病机理,总结出本病多以“瘀血湿热内阻”为主,并以“祛湿降浊,益肝健脾”为原则,创立了参泽舒肝胶囊,为临床上治疗瘀血湿热内阻酒精脂肪肝炎提供了中医药治疗的新方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参泽舒肝胶囊
  • 简介:酒精脂肪肝病(NAFLD)是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酒精单纯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酒精脂肪肝炎(NASH)和脂肪肝硬化三种类型。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率升高,NAFL和NASH相继增多,本文就46例NASH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单纯性脂肪肝 环境因素 NAS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巨噬细胞在酒精脂肪肝炎(NASH)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价值。方法通过给予8周龄雄性Alms突变(foz/foz)小鼠高脂饮食6、8和10周,给予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7 d、3周和4周分别构建NASH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分别给予普通饮食和MCD对照饮食。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NASH模型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的F4/80 mRNA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照组小鼠和NASH模型小鼠肝脏中的巨噬细胞。lysM-Cre/DTR转基因小鼠予MCD饮食5周后,分为转基因实验组(给予白喉毒素清除巨噬细胞)和转基因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注射)。检测转基因实验组和转基因对照组小鼠肝脏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并对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炎症评分。通过细胞因子分析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巨噬细胞调节NASH中炎症的作用机制。通过AML-12肝细胞和RAW264.7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共培养观察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氯膦酸脂质体清除野生和NASH模型小鼠中的巨噬细胞,证实其在NASH预防中的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ASH模型foz/foz小鼠高脂饮食饲养6、8和10周时肝脏中的F4/80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鼠(1.49±0.19、1.70±0.15、1.93±0.04比1.05±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6、4.92、7.92,均P<0.05);NASH模型小鼠MCD饮食饲养7 d和3周时肝脏中的F4/80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鼠(2.70±0.99和3.08±1.71比1.00±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3.54,均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NASH模型小鼠MCD饲养4周时肝脏中F4/80+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1巨噬细胞增多,F4/80+CD206+的M2巨噬细胞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清除后转基因实验组小鼠的炎症评分、肝脏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低于转基因对照组[(0.69±0.32)分比(1.95±0.74)分、(43.97±13.24) g/mg比(63.09±14.85) g/mg、(24.84±6.21) nmol/mg比(37.91±8.91) nmol/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2.72、2.41,均P<0.05)。细胞因子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巨噬细胞清除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蛋白质水平(差异倍数分别为-3.98、-2.74,均P<0.05)。转基因实验组小鼠细胞核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蛋白质减少。体外研究发现RAW264.7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促进AML-12肝细胞中脂肪聚集;MCD培养基处理的AML-12肝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向M1极化。经氯膦酸脂质体处理后的野生小鼠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低于MCD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45.33±14.59) g/mg比(63.10±16.02) g/mg、(2.11±0.48) nmol/mg比(2.73±0.17) nmol/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2.73,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经氯膦酸脂质体处理后的NASH模型小鼠肝脏中的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肌醇需求酶-1α、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葡萄糖调节蛋白78、磷酸化真核起始因子2α的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未经氯膦酸脂质体处理的NASH模型小鼠(1.84±0.36比3.05±0.83、1.50±0.84比6.65±1.47、0.87±0.12比2.28±0.52、1.68±0.43比4.76±1.13、1.42±0.19比2.75±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5.28、4.56、4.41、2.85,均P<0.05)。结论NASH中巨噬细胞发生M1极化,并与肝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炎症因子分泌、脂肪合成因子上调、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引起NASH进展。巨噬细胞清除剂氯膦酸脂质体是预防NASH潜在的新途径。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巨噬细胞 肝细胞 转基因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炎(NASH)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急速上升趋势,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我国NASH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目前,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至今尚无经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药物。近年,NASH的研究备受关注,取得诸多原创成果。本文就NASH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其药物研发及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致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酒精脂肪肝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临床与病理确诊的酒精脂肪肝炎的肝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并对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有乏力、纳差、右上腹胀满不适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肥胖与酒精脂肪肝炎相关,肝组织病理分析,G125例、G218例、G37例、G42例,其中S112例、S24例、S31例、S41例,有肝组织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到位于Ⅲ带的大泡或大泡为主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核位于细胞的边缘,汇管区无界面炎;邻近的肝细胞从肿胀变性至气球样变;肝纤维化程度多较轻微,可观察到腺泡3区的窦周纤维化,少数病例可见汇管区周围细短纤维间隔。典型的Mllory小体少见。结论酒精脂肪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一定临床与病理特点的慢性肝病,肝穿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活检 病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儿童酒精脂肪肝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肥胖门诊就诊的91例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非酒精脂肪肝炎进行分组,记录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25羟基维生素D3、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受控衰减参数、肝脏硬度值等临床资料。对两组的各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肥胖儿童酒精脂肪肝炎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91例患儿就诊年龄6岁1个月至14岁11个月,男女比例1.33∶1,诊断为酒精脂肪肝病为46例,其中非酒精脂肪肝炎13例(14.3%),包括男9例,女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空腹胰岛素、受控衰减参数、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控衰减参数(OR=1.022,95%CI:1.003~1.041)和肝脏硬度值(OR=1.689,95%CI:1.077~2.648)是肥胖儿童酒精脂肪肝炎的相关因素(均P<0.05)。受控衰减参数及肝脏硬度预测肥胖儿童酒精脂肪肝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95%CI:0.748~0.931)和0.794(95%CI:0.672~0.915)。结论受控衰减参数、肝脏硬度值与肥胖儿童酒精脂肪肝炎有相关且对其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肥胖 儿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受控衰减参数 肝脏硬度
  • 简介:摘要酒精脂肪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肝脏兼具脂肪变性及炎症/纤维化的生化和组织学改变,而非酒精引起的肝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逐渐流行,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各种该病的发病机制,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带来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发病机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酒精脂肪肝病(Non—alc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基本疾病谱有两种:酒精脂肪肝(non—alcohlicfattvliver,NAFL)和酒精脂肪肝炎(Non—alcohlicsteatohepatitism,NASH)。NASH为NAFLD中的一种组织学亚型,除了脂肪浸润外,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炎症和纤维化。“二次打击”假说认为,传统上认为如果肝脏能够适应脂肪变性的发生。则仅表现为单纯脂肪肝:如果不能够适应,则发生脂肪肝炎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liver 生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清肝胶囊对酒精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酒精脂肪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清肝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胶囊对酒精脂肪酒精肝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清肝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脂保肝汤治疗酒精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治疗的300例酒精脂肪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多饮水等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脂保肝汤治疗。方剂组成蒲黄10g、柴胡10g、郁金10g、陈皮10g、山楂15g、鸡骨柴15g、平地木15g、白术15g、苍术15g、丹参15g、黄芪30g。水煎服,日2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105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0例,总有效率为4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脂保肝汤治疗酒精脂肪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降脂保肝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血脂 肝功能
  • 作者: 付景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13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31期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精脂肪肝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间的96例酒精脂肪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将患者的数据录入以后进行整理,同时将同时段本院接治的96例单纯肝炎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比较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实验组同样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单纯肝炎患者相比,酒精脂肪肝炎治疗效果更差,所以需要非常重视,寻找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酒精脂肪肝炎模型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w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8w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_ST)、总胆固醇(1、c)、甘油三酯(TG),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血脂、肝组织TC、TG、MDA升高。SOD、ISI降低,伴典型的脂肪肝炎。模型组血清和肝组织TG、TC分别为(0.88±0.063)mmol/L和(1.20±0.04)mmol/L、TC分别为(3.81±0.57)mmol/L和(3.32±0.55)mmol/L;治疗组血清和肝组织TG、TC分别为(0.78±0.062)mmol/L和(0.52±0.05)mmol/L、(2.95±0.31)mmol/L和(1.63±0.20)mmol/L。模型组和治疗组ALT分别为(110.5±25.7)U·L^-1和(77.5±16.1)U·L^-1、AST分别为(273.5±27.5)U·L^-1和(226.2±17.8)U·L^-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益肝冲剂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酒精脂肪肝炎

  • 标签: 脂肪肝 肝炎 大鼠 降脂益肝冲剂